2007年10月16日 星期二

川人觀記63

川人觀記63
C:從3月19日的圖像上看,大日宮半臥在榻上,在她的一條腿腳上立著一隻金雞,師認為西洋女王雖說是未顯人形相,但已使用圖像語言表示出她來了。金雞立在腳上表雞足,人形體表山,故知為雞足山,而雲南雞足山乃西洋女王之道場,故知這個圖像語言是表西洋女王到。
一般來說,行觀中天尊使用的圖像語言,均是盡可能能讓你理解和明白的。在《修》書中介紹的各種情況,無論是敍事還是故事,都極可能是天尊們使用的圖像語言。一種語言總有最基本的文字符號或是語音符號,而語言就是運用這些符號的組合來表達彼此均可理解的意思,即意。這個意不是通過嘴、耳進行機械式的傳達,而是通過心印,即心相應展現在目前。
為了方便,為了有一套與天尊相互溝通的語言符號,是故師一集集、一篇篇的寫了很多文字而成就了《修》一書,內中的內容,就相當於一部辭典,掌握這部辭典是為了溝通方便。師反復強調要認真閱書,其重要性就在於,一旦你進入第五層次後,上方打給你的圖像語言你看不懂,猶如對牛彈琴。故知,《修》一書僅僅是個方便,是個工具,是幫你理解圖像語言。

下面是1月30日的行觀記錄。
這一天的一上午,總是連續的耳音,隱中有人反復念“中華昆侖兩相應,嬌娥彩女天地飛”,雲中客。
後來我行觀半壁山,只見一個身穿紅色暗花古裝服的“我”飄了過去……又見碧霞元君坐在半壁山師處,那紅衣女慌忙雙手體側一扣,向元君道個萬福。
此時又見白娘笑嘻嘻的飄落,一進屋就笑曰,龍鳳會,鳳飛天,青娘白雲飄……
隨後是九天玄女飄來……圖像又出現一輪巨大的紅日,照在了半壁山,呀!是大日金毛獅子,她不下來,僅是在上面照著。
紅衣女就像個“小傭”,殷勤的讓坐、泡茶,又請白娘身後的青娘入坐。那青娘笑笑,坐著品茶,可那笑中一股傲勁。她穿的是一身茶青色衣裙。
那青娘品一口茶,放下茶杯卻斥道,沒長進的東西,就知道閑玩!也不看看現在都是什麼時候了?你總不會要把這些都氣死才算甘心?
紅衣女忙陪笑道,又哪里敢喲,只是那和尚說,“別忙,還有幾十年呢……再說人生也是難得……”所以我才忙中偷閒的玩玩。不過,從明天起我保證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心不離諸位娘娘半步,如若是騙你們,那就是臭狗屎!
又見紅衣女走到文姬和元君面前說,現在三個已能通氣了,煙霧一過就是正客了,心也就會定了,遠方的紅日總會出現在目前,它山的……(這時腦中突然一片空白,後面說的都是什麼卻無論如何也是記不下來了,而且能記下來的紅衣女說的這些話,也不明白是什麼意思。)
只見師也坐在桌旁,曰,這小子什麼都還行,磨煉磨煉就出來了。它山之石總是要大放光彩。管它什麼龍虎鬥也好,只須記住自己是在修行就行。大浪淘沙……大浪已過……須是把心放平,目要看前方,把握住航向。千里之行……不要去管他人之事,在自己的跑道上行。只要舵正航就不會錯,而舵是把握在自己手中,那書也僅是個航標,不是舵。
此時我放下筆問道,請問誰是舵?
曰:滿江明月。
後,我又觀本三小姐,與本小姐、本二小姐相比來看,依然是老氣的多,而本二小姐己與本小姐十分接近了,但不如本小姐端莊。
A:三魂顯像也是一種語言,是表示修心的層次,同時也明確了修心的目標,即,三魂無差別。
甲:滿江明月又是何解?
A:江表航道,滿江明月光是指長江光帶,對個體的人而言,江又表中脈,在修法上具體就是以目前明月返照中脈。以月行大觀叫照徹乾坤。以月返照,叫印透山河。
甲:別人沒說什麼,為何青娘開口就斥?
A:她是教官。
甲:雲中客反復念的“中華昆侖兩相應,嬌娥彩女天地飛”,此句又何解?
A:中華即中花,引申為如今的學人。昆侖系指玉龍,暗含雪山青蓮。嬌娥暗指月,彩女暗指日。總體看就是學人應心系青蓮與青蓮相應,修出月並與日相照,如此方可天地飛。而青蓮使者又是九天玄女,十二峰站當中。
從史前史看,巫山表中華,中華即巫山。故而“中華昆侖”又暗指巫山十二峰與玉龍十二峰的相應。巫山十二峰上應十二宮這已知道了,只是玉龍十二峰又是何物?
乙:從3月上旬的行觀記錄看,本小姐下令要川人每日打坐七個小時,川人被逼得無法,電問可否邊打毛衣邊打坐?
A:師說那是最好不過,效果比枯木坐要強的多,師說他寫書從來都是打坐寫,而不是單單打坐什麼也不做。以前曾要求學人閱書時必須打坐閱,目的是對學人的基本功訓練。
學人的打坐初訓,可以聽錄音為主,再以後的打坐方式及時間均由自己的天魂安排。在沒有天魂指導時,幹打坐是沒什麼意義的,此時的打坐一定要聽錄音或是閱書,以期儘快從相應中完成與天魂的同步、接軌。
一般來說,學人總是要與社會接觸,與家人接觸,這種接人待物勢必就留下了影。在這種情況下打坐,影就會產生幻,導致不真實的幻視、幻聽、幻覺。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打坐時聆聽錄音就可抵制心亂如麻產生的幻。其原理就是,心散亂使影成幻,錄音帶使你集束定向。下面研討1月30日的行觀記錄……
行小九拜時,一狐仙前來報名,軍名翠玉,小九拜之後,我打坐,只見一位中年女子也在盤腿打坐,其身著古裝,服色淡雅,她身後映著一輪金紅色的太陽,就像是人們畫仙佛圖時,每個人頭後都有一輪日。但是,在實際行觀中,這輪日要比畫的大的多,它不只是腦後那一點,而是整個身後是一輪大日。此時耳音說,李清照!隨後李清照起身,身上立時變成貴婦豔裝,衣裙很長,她看著我笑笑……
當她起身時,我還以為是要給我道個萬福,誰知也沒把我放在眼裏。在以後的行觀中才發現她極有可能是黎山聖母轉世。
甲:她的名字很有說道,李,隨老子俗姓。清照,亦為三清照,或一清照。
乙:你這屬於瞎貼,接著看記錄。
躺在床上時,又見魯迅來了,他身後還有幾位衣著樸素的夫人。
2月8日晨記錄,來了個小瘦子,面貌喜劇,身著朝庭官服。他用單腿旋轉一圈,說了兩個字“宋朝”。與半壁山聯繫……
甲:師說,寇准也跑出來了?
川:這老頭又出現了,一副滿不在乎的樣,頭微動,帽上的兩個翅上下搖個不停。他說,他不想走啦,想留在半壁山,問行不行?我請他坐,問他是幹什麼的,有什麼話要說?
給了個圖像,似蓮心的光團,他說,等到花開月來,說完就只管坐著也不理我!
甲:師說,可以請他上昆侖位……
川:寇大人,才剛方知你這個小老頭也是個人物,師還說你挺了不起!那你就開示幾句嗎?
曰:哪里,哪里。老朽豈敢開示,才疏學淺,不敢登大雅之堂……
川:老先生,才剛多有不周之處,大人不怪小人之見,我的昆侖位也不算是大雅之堂,上面還有不少的麻花鴨子,你老就湊合著上吧?晚輩這邊有禮了。忽見本二小姐出現在寇大人面前,雙手一扣道個萬福……
B:這個案例可簡單的說幾句。在心相應中,自己的言與念,其音魂往往都會去實施。修到此步時,平素盡可能不要持惡念。持了惡念,雖說自己並未去種那惡因,可音魂種的因也要由你來收秋。這無形之中就增加了西闖西門峽時的很多麻煩,因為帳本在西門峽。這就是師反復強調盡可能不要用法術治人,否則西門峽處可是有帳算了,一是軍棒,一是蹲獄,任選一樣。

接著看行觀記錄。
只見本二小組雙手一扣,在左面作個萬福。那寇老頭頓時眉飛色舞,就像是個京劇裏的喜劇演員,一副的三花臉樣。他連聲道,唉呀呀,唉呀呀……這可如何是好?真是折殺老夫也……本人只不過是人盡其才而已。我說丫頭,老夫就與你說上一說……好好修,慢慢來,心不慌,意不亂。那寇准正是……我就是!見不見,戲中戲。我說,沒功夫跟你聊了,我得去上班了。只聽他悄聲道,死丫頭,老夫還沒說完呢……

A:有關陰曆二月十五日的行觀記錄不知如何寫好?這個記錄比較特殊,當時沒有用文字記錄,而是使用了錄音。是把錄音整理出來寫上呢?還是省點事,不整理也不寫,直接把錄音交給南京城或棗莊站由他們去處置呢?
B:按理這是第二次錄音,第一次錄音是96年陰曆八月十五日。當時師並沒想要錄行觀記錄,只是把答錄機放在裏面一間小屋,關上門讓它空錄。師在外屋做事,腦子不好,關上裏屋門就忘了錄機開著一事了。在外屋研討,恰恰心月狐、八妖等分別臨場。
過了些日子,師重放那盤帶,想聽聽空錄之音又會是何音?結果一放,竟是與心月狐及八妖對話的行觀記錄。那記錄卻恰恰涉及婚法,心月狐憂心重重擔心其子上不去,希望師去幫一把。師說,你也不用急,時間尚早,順其自然為好。八妖是發愁小翠,在上面空等不成了小寡婦?
此時正值川人行觀,川人提出天上的婚法應變革,女的在天上空等,那男的不上去,在下面一世又一世的輪回,世世都娶個新老婆,上面的還只得幹看著。乾脆,上面的也不等,不上來就算了,在上面改嫁再找一個!
那答錄機恰恰錄上了師說,恐怕是不行吧?你問問心月狐和八妖?心月狐說,不合天法。八妖卻說,那倒是好……只是……說不過去……

很多學人已經準備進入第五層次的通靈行觀訓練,還有不少學人,已經步入了這個階段,有很多問題解釋不清,也不知如何處理。這裏面有很多難點,其中一個難點,就是這些圖像和耳音展現的時候,它沒有時間順序,它不是按照時間順序去展現。也就是說,它過去時態,現在時態和未來時態,也就是將來時態交替出現,甚至於同時出現。那麼,哪個是過去發生的?哪個是現在、眼前正在發生的?哪些是未來、將來、就是明天以後才會陸續發生的?這就需要學人自己去判斷。
這些圖像語言,它不使用我們人類語言的那種時間狀語。比如說,過去怎樣怎樣,這你一聽就知道了,它講的是過去,已經發生過了。它又說現在如何如何,你知道,那就是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又說將來怎樣怎樣,你知道,這個是以後的事情,跟現在還沒有什麼關係。
就是說人類的語言,它使用大量的時間狀語,過去啊,已經啊,這些時間狀語,但是在圖像語言和耳音裏面,他們不使用這些時間狀語。所以,只有依靠比較長時間的大量的行觀,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有大量的記錄。只有通過對這些大量的記錄,反復去分析,去綜合,也許才能夠知道個所以然。這就叫什麼呢?得意洋洋,得意洋洋。過去這個成語,叫得意洋洋,就是得意于洋洋。得意洋洋之後,通過這個洋洋大觀的記錄,你還要洋洋得意。什麼叫洋洋得意呢?就是通過這些洋洋大觀中,最後你還要覓之,覓得那個意。這就是過去的兩個成語,一個是得意洋洋,一個是洋洋得意,就是得意于洋洋,還要從洋洋中去覓得意。
有些學人,他目前這個光團已經很亮了,但就是沒有圖像,這裏面關鍵是還要認真閱讀《修行者》教材。同時,通過觀香訓練,只有心相應——心相應就是調台,就是把你的這個頻道,這個波段能夠調准了,調准了以後,圖像就出來了。比如,你就是一台電視機,打開以後呢,螢光屏也很亮,那就說能量足了,但可就是沒有圖像,沒人影,那就是說,你上面沒有調台。你不調台的話,你打開它挺亮,又沒聲音,又沒有圖像。那麼通過閱讀《修行者》教材和通過觀香調零的這個訓練呢,就是在調出這個台來,調出這個節目來。不然的話,你就看不成戲啦。
這個調台,是個不能著急的事情,你得慢慢地、一點一點地慢慢調,而且,別人也幫不上忙,只有自己慢慢調。心相應了,真正的心相應了,再通過觀香,這個台就會調出來。對於通靈行觀的這些內容呢,不宜在社會上去招搖,因為社會不會理解這些東西的,所以呢,也不宜宣傳。就是同修之間,內部相互交流、交流就可以了。但是,交流中要記住一條:別人的東西再好,它對你來說,也只能是參考,而不能照搬。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跑道,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外緣,這就決定了在行觀中,不僅有共性的東西,更多的是你的特殊性,是你的獨自特點。那麼,這個就象大顛和尚說的,家珍外求是沒有的,外來的不是家珍,必須要從自己流出,才是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