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Q新時代-C03讓人失去自由的繩
可能你會認為人們對每一樣東西的體會、感受都是不一樣的,例如:眼裡所看到的東西、風景,或由其他身體感官去覺受到的,如吃、喝,或聽到的聲音,聞到的氣味等,對不同的對象都各有不同的分別、體會。但是當你一深入其中、真正沉入裡頭時,它只不過是一個單純的能量而已,而且這些能量根本都是相同的。或許你會問:那麼,這些不同的感受、體會是來自那裡呢?就是這過去經驗,外來的知識、資訊、文化、教育、傳播、成長背景,等經驗之統合,這個語言人類的分別。
可以說每一樣語言精靈相都被它的衍生者設定了一個符號,連貫性的語言精靈讓符號和行動、覺受落實於語言相裡頭。為什麼你對於痛苦、煩惱、快樂、失望、成功與喜悅會有各種不同的感受?因為你的感受其實就是這些不同語言相的比較感覺。而經驗則來自過去心對「相」的記憶之統合。語言精靈的心﹝也稱為信仰、信念、意念、念頭等﹞活動在種種空間裡頭,統合再統合,我們稱呼它為「知識」、「創造」、或「因緣」。
其實實相能量本來就是在那裡,從過去到未來都在那裡,它並沒有時間、空間,沒繼續向前、擴大,也沒有過去、未來。但處在身體裡的語言人類,卻以為有過去、現在、未來的種種比較,及各種善、惡的差別。他的各種分別比較的心根本是離不開外來的舊經驗的。但是語言人類卻讓他自己﹝也就是我們大家﹞把一切事情的發生都當真了,把信念、思考、堅持都理所當然了。我們已忘了自己只不過是這個人生舞台的一個演員、大自然的過客、亦如那魔術師的幻物及幻影而已。我們都曾經拼命的想要去擁有什麼或獲得更多,但這個身體在最後終將消失於無形,也不再能擁有任何東西,這到底是誰在想要或不要的呢?是誰在享受?誰想要實現?「我」從何來?思考者是誰?這個能思考的又是什麼?
不要輕易的下答案,請仔細的看清楚這個答案的由來、特性、本性,及「你」和「原因」之關係。若是含含糊糊或是粗糙的,則它將仍是一條無明、難解的繩,讓人從生至死失去自由。
2008年3月11日 星期二
0Q新時代-C02是誰在操控?
0Q新時代-C02是誰在操控?
我曾經說過,在語言精靈人類的實相裡頭,並沒有一個「真正」的你和我。這句話可能有人會誤解成「沒有你和我」,這麼一來意思就會差很遠了。因為人與人、萬事、萬物之間,或對自己本身的各種覺受,本來就是很清楚的存在著,故不能說「沒有」。其實生命之間只是一種很單純自然的存在現象,卻被層出不窮的語言精靈薰染複雜了。否則同樣一件事情的遭遇,經過一段不同時空的變遷,在當事者的心中,那份感受可能已由刻骨銘心而變成雲淡風輕了。中國人有句話:「事緩則圓」,有時候想想,也不無道理。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有機會遇到一些大大小小事件的衝擊。其中有一些事在發生時當事者心理可能會有無法接受,或痛苦得活不下去的感覺,但經過了一段或長或短的時空移轉之後,原先那份強烈的感受,可能已變淡了一些,或已可坦然面對。甚或有些人還會覺得奇怪,自己當初為什麼會有那種心態反應?為什麼對同樣的一件事,同樣的一個人,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他的思考會有這麼大的改變?有些事情甚至在很短時間裡,就可能令人改變心態。問題是,當初是誰想不開的?現在想得開的又是誰?請不要輕易的回答這個問題,每一個人都可能有過一些痛苦的經驗,先假設如果那是發生在自己身上時,你要用什麼樣的能量去克服?就像有一些當媽媽的,對自己的小孩有著太高的期待心,因此,孩子的種種表現則常常會牽動她們情緒的好壞。但是請問:到底是誰在操控那個情緒的好與壞?這個操控的力量和我們有多密切的關係?我們到底屬於這力量的那一部份?為什麼當我們在做決定時,常常會舉棋不定,又常會感覺後悔?到底是誰在後悔?同一個人怎麼會有這麼多的心?今天人類的各種煩惱、問題為什麼會比以前的人多?現代的科技不是已經非常發達了嗎,為什麼人心卻更加的沒有安全感?以前的人不需要保險,一樣在過日子,但現在的人卻需要各式各樣的保險來加強自己的安全感。到底是誰感覺沒有安全感?誰需要保險?人類的各種需求可以被加強擴大嗎?這些都是那些不願意糊裡糊塗的活在這個世間的人想找的答案 吧。
我曾經說過,在語言精靈人類的實相裡頭,並沒有一個「真正」的你和我。這句話可能有人會誤解成「沒有你和我」,這麼一來意思就會差很遠了。因為人與人、萬事、萬物之間,或對自己本身的各種覺受,本來就是很清楚的存在著,故不能說「沒有」。其實生命之間只是一種很單純自然的存在現象,卻被層出不窮的語言精靈薰染複雜了。否則同樣一件事情的遭遇,經過一段不同時空的變遷,在當事者的心中,那份感受可能已由刻骨銘心而變成雲淡風輕了。中國人有句話:「事緩則圓」,有時候想想,也不無道理。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有機會遇到一些大大小小事件的衝擊。其中有一些事在發生時當事者心理可能會有無法接受,或痛苦得活不下去的感覺,但經過了一段或長或短的時空移轉之後,原先那份強烈的感受,可能已變淡了一些,或已可坦然面對。甚或有些人還會覺得奇怪,自己當初為什麼會有那種心態反應?為什麼對同樣的一件事,同樣的一個人,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他的思考會有這麼大的改變?有些事情甚至在很短時間裡,就可能令人改變心態。問題是,當初是誰想不開的?現在想得開的又是誰?請不要輕易的回答這個問題,每一個人都可能有過一些痛苦的經驗,先假設如果那是發生在自己身上時,你要用什麼樣的能量去克服?就像有一些當媽媽的,對自己的小孩有著太高的期待心,因此,孩子的種種表現則常常會牽動她們情緒的好壞。但是請問:到底是誰在操控那個情緒的好與壞?這個操控的力量和我們有多密切的關係?我們到底屬於這力量的那一部份?為什麼當我們在做決定時,常常會舉棋不定,又常會感覺後悔?到底是誰在後悔?同一個人怎麼會有這麼多的心?今天人類的各種煩惱、問題為什麼會比以前的人多?現代的科技不是已經非常發達了嗎,為什麼人心卻更加的沒有安全感?以前的人不需要保險,一樣在過日子,但現在的人卻需要各式各樣的保險來加強自己的安全感。到底是誰感覺沒有安全感?誰需要保險?人類的各種需求可以被加強擴大嗎?這些都是那些不願意糊裡糊塗的活在這個世間的人想找的答案 吧。
0Q新時代-C01你的真正需要是什麼?
0Q新時代-C01你的真正需要是什麼?
要在語言人類繁盛的時代裡,建立一個覺醒教化之工作場所,雖然立意甚佳,但是在當今語言信念、知識心﹝古稱聲聞、知見﹞活動頻繁充斥,強盛又頑固之大環境之下,是非常艱難的。也很容易讓一些志不在於追求真正覺醒、解脫之追求名利者,或只求個人種種表現之人的滲入、誘導與利用,而影響到其他真正有志於參究者的機會及方向。結果將使一個原本用來練習參究、用功的清淨道場,變成了一個爭權奪利、充斥人我是非、注重表相及到處攀緣等世俗社會化的機構或營業、活動場所,此時若再以古代聖賢或覺者之名號對外號召掛牌,其結果將令人不敢想像。
其實在當前這個社會裡,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幾乎都是雜事繁多,忙碌不堪。即使有心想要參究生命實相,也多少都會有事業、社會、家庭、兒女等種種牽掛。若有人能妥善的排除障礙,已準備妥當,各種條件也俱足又有興趣、信心與正念,則何必浪費寶貴的時間在無謂的應酬上呢?人生最多不過百多歲,若再加上無常環伺,實應時時自我警惕,千萬不要迷失,應時刻提起正念,自己亦須具備有慧眼、主見、恒心及毅力,趁機加強用功自修,等到智慧大開時,以今日資訊之進步,若真有從事於弘法教化之願力,機會及管道是很多的。否則,若參究者本身尚未真正証得空性、得解脫,而只憑著一念之勇,急著要招聚徒眾、大興土木則將自嚐苦果,失去參究見自性的機會。因果不可思議,有心參究者不可不慎!從另一方面來說,若是真正志在於服務、宗教、神職工作者,則另當別論,要蓋多少寺廟、教堂或道場,那是個人興趣及能力問題,不在本人討論範圍,這是社會上另一個角度問題,想必自有一套適用的管理方法。
基於今日的社會愈來愈亂,我們實應敏銳的觀察出真正的修行參究者與假藉參究之名而志不在此者之間的差異,其差別和關鍵只在於是否著重於心靈的探討和啟發,這又稱為聞思修。因此不要毫無揀擇的去盲從,最重要的是應自問:你的真正需要是什麼?
要在語言人類繁盛的時代裡,建立一個覺醒教化之工作場所,雖然立意甚佳,但是在當今語言信念、知識心﹝古稱聲聞、知見﹞活動頻繁充斥,強盛又頑固之大環境之下,是非常艱難的。也很容易讓一些志不在於追求真正覺醒、解脫之追求名利者,或只求個人種種表現之人的滲入、誘導與利用,而影響到其他真正有志於參究者的機會及方向。結果將使一個原本用來練習參究、用功的清淨道場,變成了一個爭權奪利、充斥人我是非、注重表相及到處攀緣等世俗社會化的機構或營業、活動場所,此時若再以古代聖賢或覺者之名號對外號召掛牌,其結果將令人不敢想像。
其實在當前這個社會裡,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幾乎都是雜事繁多,忙碌不堪。即使有心想要參究生命實相,也多少都會有事業、社會、家庭、兒女等種種牽掛。若有人能妥善的排除障礙,已準備妥當,各種條件也俱足又有興趣、信心與正念,則何必浪費寶貴的時間在無謂的應酬上呢?人生最多不過百多歲,若再加上無常環伺,實應時時自我警惕,千萬不要迷失,應時刻提起正念,自己亦須具備有慧眼、主見、恒心及毅力,趁機加強用功自修,等到智慧大開時,以今日資訊之進步,若真有從事於弘法教化之願力,機會及管道是很多的。否則,若參究者本身尚未真正証得空性、得解脫,而只憑著一念之勇,急著要招聚徒眾、大興土木則將自嚐苦果,失去參究見自性的機會。因果不可思議,有心參究者不可不慎!從另一方面來說,若是真正志在於服務、宗教、神職工作者,則另當別論,要蓋多少寺廟、教堂或道場,那是個人興趣及能力問題,不在本人討論範圍,這是社會上另一個角度問題,想必自有一套適用的管理方法。
基於今日的社會愈來愈亂,我們實應敏銳的觀察出真正的修行參究者與假藉參究之名而志不在此者之間的差異,其差別和關鍵只在於是否著重於心靈的探討和啟發,這又稱為聞思修。因此不要毫無揀擇的去盲從,最重要的是應自問:你的真正需要是什麼?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