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Q新時代-E16參究或求感應?
參究和想「求得什麼感應」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不能混為一談的。參究的目的是要你去打破那個無明、著相之心,見到生命的真正實相,心中不再起任何的妄想執著。並且能如實觀照到整個人類是如何形成語言人類的過程,及語言精靈軟體系統在人類腦筋裡運作的過程。
其實,一開始這參究的腦筋本身也是語言精靈軟體運作的一部份。但你要如何清清楚楚的去發現到本身與語言、相、意念等的密切關係呢?首先你需要靜下來好好的觀照,這些亂七八糟,出出入入的念頭,正是過去經驗的統合。這個能動來動去的動作,即是它的部份直接實現。而「自我」這個軟體主角,正是全部的語言相。每個語言相皆期待被重視,正如「自我」的重要性被突顯出來一樣,這就是語言人類的特色。所以「感應」並不是參究的結果及初心,因「感應」也是屬於語言人類思考運作範圍的一部份。
語言人類在自、他之間,喜歡以念頭勾牽念頭,而被勾牽的念頭,其實是第二個念頭之投射,而複雜的感受和相關念頭的比較也是第二念頭的發揮。故長久以來,語言人類的信仰和解脫、發明,即是在更強、更新的念頭取代較弱、舊的信念下執行者。也就是以第二個信念取代第一個信念,當第二個信念變成第一個信念之後,又重新以另外的第二個信念去比較第一個信念,如此反反覆覆,故不定性就產生了。這當然也包括有、無的相對信念在內。
可說整個語言人類就是念頭和念頭的世界,也就是知見和知見的世界。這就是「見聞覺知」的知識心,但這個並不是人類本來的心。只有語言人類在參究到這個「語言精靈軟體」的極限,才能發現本身的侷限,及「自我」和語言相的同面性,而頓然放下這顆愛攀緣的心,期待的心。就像那遮住月亮的浮雲,即自會慢慢的散開,但這並非由月亮的意志力來驅散浮雲,而是浮雲自己散開。在這裡浮雲即是指語言精靈軟體,運作的是它,發現的是它,散開的也是它。但這個由月亮所代表的本來自心、自性,卻是如如不動的。它早已在那裡,自己來,自己呈現,而非語言精靈的知見心、知識心所能運作、想像的。
凡是有所運作,皆是語言精靈的一部份,都是屬語言人類的「相」。亦就是金剛經裡所提到的「離一切相即佛」、「菩薩不住相生心」,及「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而以上「音聲、色、相」即是語言精靈的知見、知識心運作的一部份。如來就是我所比喻的「月亮」,也是人類的本性、本心、自性,又稱實相、上帝、真主、神、佛性。若能會得實相,就能以無住、無相的態度來運作人生,這才是真正的「宗教心」。所以「求感應」是有所求、有所得,與語言人類如出一轍的知見態度,甚至還牽涉到迷信問題,這和參究的打破無明,會見實相是完全不同的。
我們皆知道,即使是「求感應」亦無法事事順遂,即使能偶爾滿願,所獲得的快樂亦不能久長。因其快樂的本質來自於對未來的期待、過去所經驗的比較和得失,它的反面卻是痛苦與失望,故「求感應」只是一種語言人類的知見運作一部份,它的另一個同胞兄弟就是「高科技」,這是語言人類「知見」運作的極致。而盲目的迷信「高科技」卻比迷信「求感應」對人類所造成的影響在未來將更大、深入及可怕。但是因參究的證悟,在於會見實相,打破無明之後,所獲得的快樂卻是恆久的。因這個快樂的成份不是來自於腦筋知見的比較分別,由於沒有期待心的執著,故也就沒有語言人類知見的得失、煩惱。由於已接觸到生命的全部實相,所以恆常處於「大樂」、「恩寵」之中,這才是本來人類應該享有的風光。
通常喜求感應之心和個人的生活背景與傳統、信仰、習俗有密切的關係。有的人會看到空中出現各種神佛、光、色彩,或看到自己所崇拜的對象,出現在眼前,或是自認與神已建立起一種特殊的關係,可聽到有人在耳邊講話,或感覺暗處有人在看著自己,一般好的感應應屬對其信仰的信心範圍,這部份我不便置喙,但有些情節嚴重者,會有懷疑他人想加害自己,或是產生想自殺、攻擊別人或自殘的暴力念頭或行動,或產生一些異常行為、習慣,而影響到自己與周遭之人的生活。這些幻聽、幻覺、幻相、幻想等行為已經是屬心理病症的問題。
因此,有志於參究的人必須時時觀照自己,是否已失去了平常心,是否會無意中陷入異常執著與妄想裡。平常人若有這些幻象、異常行為或有攻擊等現象產生時,不但不適合從事參究,而且必須盡快去看醫生,尋求醫治。總之,參究工作只是個平常心,新的腦力激盪,而且是正面、光明、守法與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