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說易》-19
蒙,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乙:通常,易學家均一致認為蒙為教育卦,蒙表昏者,教育蒙的方法有二,其一是刑之于蒙;其二是擊之于蒙。
刑蒙,即使之坎坷,水為坎,山為坷。
另,山水蒙一卦也表示了……之所以昏蒙是因為一道道山,一道道水……
其實,所謂悟,就是明白了修行是自己的事。所謂非悟,就是認為應是“我求童蒙”去當天王。
甲:修行如逆水行船,不進則退……乙:對錯各半……應是不進則沉……沉淪為崖石而成為後來人借鑒的路標。
甲:按理,師應開導學人奮力向前才是……
乙:錯了,師從來不勤,而是反覆告誡不要輕易走上這條路……因為這條路太坎坷太險惡。
在超遠古時代,或是古代,人類已經認識到了“物”並不是靜止的,而是或快或慢的運行變化的,故而稱之為“物象”或簡稱象。故知象就是運作的物。
能夠為人類普遍感知的物的運作,稱為現象。不能為人類普遍感知的物的運作,稱為隠象。之所以成為現象或隠象,是在于物運作的速度。當物的運作速度是在超光速時,往往呈隠象運行,光速或低於光速往往呈顯象運行。
三味,是宙心運行中向外分解的最基本現象,即光味、音味、色味。
從這個角度也可以換一種方式去理解四象,即三味和合象,三味分解象。《易》是以八卦來描述三味混成的各種分象,又稱為卦象。
通常的易學家僅是研究種種卦象所展現的色味,而不知其中所含的音味和光味。只注重色味研究的稱為義理學派,並被視為正宗。研究《易》的卜筮學的易學家,實際涉足了連他們也不知的音味……女神功法中主要是涉及了《易》的光味。故知,如若打算把《易》得全,那麼必須是從色、音、光三個方面同時下手。換句話說,《易》乃三味之大全。天經,即一卷經。地經,即中華之《易》。
甲:說到《易》,那天經……大顛已注了,只是千年來不為人所視……從行觀中得知,初,先祖先尊將萬象歸結、歸納……而成古易,即“歸象古易”,歸象古易即歸象古意……解此易本時,答案,即意,是在目前。漸漸,人類以目前解易的本事不行了,於是又有連山古易和歸藏古易……漸漸天目更不行了,於是就借助神物,龜和草解易……最後就是以草解易的周易本孔子又將《周易》規範化,而作傳……於是就有了今天的易經和易傳的合本《周易》。
乙:天之光即天之麗,麗為火,天火同人。
易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
同人表與天相應得當。
于野,野表海輪之外,即湧泉穴之外。亦即將天光打入野之地下是亨,有利于涉大川……即日月之旅。同時也有利于身體健康,即利君子貞。
地光反彈回身為火地晉。
《易》曰:晉,康侯用鍚馬蕃庶,晝日三接。
象曰:晉,進也。明出地上,順而利乎大明……
甲:晉,就是好處大大地有!
乙:昆侖貫頂一式,關鍵在于相應。相應度越大,天光加持越大。但不應太小氣,而是立即按昆侖貫頂招式將其貫入地下……則會反彈出更強大的火地晉。
阿芳:我見心月孤了……就伸手去拿紙筆……卻把錢包弄掉地上……心想不吉利,是破財兆……又一想,掉了也別不撿,撿起來了就不就解了?忽聽一女音說:對呀,撿起來就是了。
甲:錢包掉地表失財……這是民間慣用的聯想法,這種聯想是否就叫全息性?
乙:也許……但從《易》學來看,錢為金為兌,地為土為坤,入夜1點20分為丑時,子丑皆為初爻……兌坤一卦為澤地萃,萃卦在姤卦之後,姤表遇會、相會,萃表相會引起的聚集……
萃初爻曰:有孚不終,乃亂乃萃,若號,一握為笑,勿恤,往無咎。
象曰:乃亂乃萃,其志亂也。
從象上看是心志亂了……若細解……讀者可自去品味爻辭之意。
乙:這是通靈學人的通病, 全在於不知《易》,不懂《易》。人們極易犯這個毛病,一見卦爻辭為亨、通、無咎等等,立時覺得自己已是大亨通,什麼事都無礙無阻無變……而不知細品卦爻辭所設的條件因素, 即,必須如此方可得以亨通無咎,若不如此則不得亨通。即,《易》的承諾是有條件的,你不如件所行反怪《易》不承諾……而且違背了承諾的基本原則,即,承諾不是單方面的,而是雙向的。
甲:說到卦爻……其實科學界對卦爻是堅定不疑地不信,儘管易學家把易吹上了天。很多人也和科學家一樣,之所以不信和迷惑是因為……卦爻辭所說的是某一特定事物,故而不石能對萬物類比、模擬、推測……
乙這是不知易之數理所致……比如,科學的基礎是數學,數學之初,即數的關係又是如何來的呢?這種內在的數與數的關係就叫數理。
《連山易祖九妹談易》
易源於象,無象無易,歸象為易,以明其意。
象乃是物,時之所變,空之所化……象即時間。
物有可見,亦有凡人,不可見物。昔皆可見,人漸退化,物在目前,視而不見。
修煉之煉,謂之煉目,使之能觀,亦如親見。
如若不見,何以窮究?何以見聞?修煉之修,
即是修心。何為修心?心天相應……如若心天,
不成相應,盲修瞎煉,如何能歸?
天目不開,亦如天瞎,冥思苦索,十分艱難。
如何補救?唯憑相應。相應崑崙,會有領路。
是故修行,相應第一,出世間法,皆在相應。
只有天目,而無相應,不僅無益,反受其害。
無天相應,妄開天目,自然而然,三惡道觀。
何以至此?凡心本見……
古易之成,千古之驗。歷代列尊,往來次次,
開天闢地,通力合作…… 眾星采象,經吾之手,
集之大成。古易得來,實屬不易,列祖列尊,
屢敗屢戰,求真忘死,千失百敗,以命採集,
萬象歸結。連山古易,依據之象,來自列祖,
以命換取……集總成結,以示生存…… 古易之密,
皆為功法,內含生存,保命之技。歸易之易,
不同連山,其之差別,側重不一。歸易之重,
重在回歸,古易之重,重在生息。歸古二易,
密中之秘,不二之門,回歸心法。
易之層次,深淺多種,適用不同,各取所需。
易之表像,皆為生存,不同處境,示不同法。
歸易之象,開變應化,極深極大,通天禦地,
無往不至。此乃眾心,心之所向,眾星采象,
集之大成……易之功能,遍及寰宇,其之內容,
冰馬天河,乘月西去……古易連山,冰河五四,
大顯神威……玄鳳隨去,亦戰亦觀,亦觀亦戰,
風雪滿天……古易連山,歸易雪山,雪山口處,連山之西。
安都茶花夜相思,十年古洞雪山開……
澤在天上為雨……但方字多解……這裏的方可理解為“正”,這個正不是正方形的正,而是表時間、時機。
方字的一個隱意又可理解為“心” ……比如,“方寸”是比喻心。
方也可做正方形的空間概念講,但上述的方是指時間概念。方在空間概念的使用,比如方丈之地……古代“方丈”是指長寬均為一丈即3.33米,高度為一尺,即33.3公分……這樣的立體稱為方丈。方丈的來源是遠古人的標準修煉場地,即閉關者或修煉者在方丈之地修行、煉功、坐臥等等。
按古意,在修行中,得以在方丈之地行觀行功閉關的人,稱為方丈。沒有經過方丈之地閉關的人不可稱為方丈。但以後,人們僅取其 名而不用其實,方丈就僅落個空名而成一種稱呼、稱號或職稱。
方雨一詞,在《易》中的鼎卦裏出現……
火風為鼎,或火鳳凰為鼎……
鼎卦的總意是:去獲得成就新生……另一意是必須與上天相應才可獲得方雨的滋潤……
鼎九三曰: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虧悔,終吉。
意為,如若不聽信此言(鼎耳革),則無有相應(其行塞)。上天在武陵大塔為你安置準備了家珍,即回歸的能量(雉膏),你卻因不相應而不得以食用(雉膏不食)。但是,我知道你早晚會相應的,那時會陰陽正和而成雨……
與鼎卦關係最密切的是革卦,革卦的總意是去除舊體,暗意是沖出牢關。但是革卦又強調,此舉必須極為小心謹慎,革之時必須先與十個大日相應,否則必敗無疑。
澤火為革,革九三曰:征凶,貞厲,革言三就,有孚。
意為,在你未獲得與十個大日相應之時(革言三就,有孚),你走,則凶;不走,也難以生存(征凶,貞厲)
鼎卦的密意是含在鼎的之卦內……其之卦是澤天夬……雨在天上……總意是,你應該下決心,堅定不移的回歸……
夬九三曰:壯於頄,有凶,君子夬夬,獨行遇雨,若濡有慍,無咎。
意為,你不要成天把回歸掛在嘴上,到處去顯示(壯於頄,有凶),而應在心裏下決心(君子夬夬……)
人分陰陽,又占五行。
五行生於金,金中之物為鳥,為離,
坎離相合,倒轉乾坤,
五行陰陽生八卦,命中坎離聚陰陽,
中脈七輪運乾坤……合中自有分離術,五行之中是金木,
命中八卦反陰陽,斗轉星移望回頭,
歸心似箭心如海,大浪沖天望明月。
月上枝頭,更上眉頭……
漸卦的序號是53,54是歸妹,55是豐卦。
漸歸妹豐三卦正是53-55為天地中點卦。
55是天地中點之數,也是大衍之數。豐卦的直接含意是“頂峰”為日正當中為午時。
52是艮卦,表山表止,表順行將盡,表再往後就應考慮“漸”了。53是漸卦是回歸卦,表歸家。54是歸妹,表下決心歸去。
從另一角度看,漸卦表一定要走正道,走明路,必須嚴格按次第、程式的規定循序而漸進,若不按次第則不是走明路,而是走陰路、走暗路。漸,引申為觀,要嚴格按次第行以成明,以成明觀。漸卦又指出若成明觀成大觀必須嚴格履行六步次第方可進入明觀,這六大次第就是女神功法的1-6層次,方可進入明,即色空等同大觀。
漸卦又表示必須與九女相應方成禮。
漸卦曰:漸,女歸吉,利貞。
從卦辭的表意看,女從娘家出嫁至夫家為歸。《易》取女出嫁表歸這個象,是說三界內的娘家不是你家,僅僅是臨時的,你應歸回真正的家。
漸卦的六爻裡取像是江邊鳥,古易是指大雁南飛回歸,而且暗示不要孤雁歸,一定要編隊組陣歸,一定不要離群,如果離群,爻曰:夫征不復,婦孕不育,凶!
即出征而不得復(復是羅地沖天卦),孕而不育,表有花無果。
雁南飛又引申為循性逆流行觀,一定要按次第而不可急於求成,少說也要行觀三年。爻曰:鴻漸於陵,婦三歲不孕,終莫之勝,吉。
漸卦的最後一爻上九,指出按次第的結局,爻曰: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吉。
漸於陸表渡回去了,回頭是岸了。其羽可用為儀,暗意是:失去了人身之位,對于世人而言已無用了。羽表人身,表假外衣。可用為儀,是說,回歸之後,你的羽對人世而言可用作供俸、祭祀……
漸卦是說,要明觀個明白。明白之後,即觀之後就要像歸妹一樣的主動行回歸之事。
豐卦表日正中,表照。漸歸妹豐即是觀行照……《心經》的觀行照之後是度……55豐卦之後,56卦是旅卦,旅表雲旅,日月之旅,表度。
漸歸妹豐旅四卦,即觀行照度之後,第57卦是巽卦。巽為鳳、為風、暗表鳳冠、王冠又表天緣,表如風般的入陰了,走了……表庚,庚在這裡表歲終、末日。巽卦又暗示:走不走一定要三思而後行,順逆皆方便。巽也表死……總之,還是應以《易》為正解。
乙:261集之說是誰的指令很難說,但可從《易經》上查查看...通常易學家是這樣起卦,比如261集又表什麼?
《易》的基本卦序是這樣的,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261的2是兌作為上半卦;261之和是9,9減8得1為乾卦作為下半卦。澤天是夬卦,在周易的序號是43。夬卦是十二消息卦中的三月三卦,三月三是龍潑水洗塵的日子。
夬卦的密意是夬的之卦,之卦是乾為天卦。夬卦行的後果是夬的綜卦,其第44卦序的姤,即天風姤。
夬卦的錯卦是第23卦山地剥。剥卦的卦象是山倒在地上。
夬卦的卦象是天上有雨,有方雨……卦意是“最後一步”,走則天,進而為姤。但是
夬卦又反復強調不可用拙力,一定要不慌不忙順其自然。
夬卦是五陽之上一陰,夬的含意是沖開此一陰而成金剛陽體。但夬卦告誡,此為不簡單之事,決不可用拙力,一定要順其自然,功到自然成。
在第六層次,若以世間法世間情的心態步入,圖像會無限滿足你的淫心,包括潛在的淫心,若順流而下則成賈瑞……而不論你有多大年齡以及是男是女。
乙:«易»曰,知得應知喪。學人應把握«易»的這個原理,便於抓住要領、便於入門是有利的一面,但也應知道,要領會形成法障,入門則會為門框所框。故知,一但了知一、二時,就應盡快忘掉各種名詞概念,如此方可得意而忘形。無錫簡介是個方便的梯子,只是爬上房之後應說聲再見,就不要再背著梯子在房上做事。
只有在逆境中才容易去接近洞口,是故天尊稱修行為逆行。師說,當困卦出現時,進而又接近了井卦,那時……洞口就在附近。
但是這種困,並不是經濟上的困,而是一種精神上的困,或是由經濟原因導致的精神上的困。
困的卦意是動不得,想動也動不了。初爻是只好在一枯木下打坐,外無援而內無法。
困卦的之卦是風火家人……隱意是處於困中方想起回歸。
在《周易》裡,困卦後面的卦是井卦,井卦表示下沉至最深處,條件是志不移。
井又暗含洞口,井卦是講要深入下去。井卦的最後一爻是講……終於深入下去而把最深處之水取出……大功告成……同時又告誡曰:不要把洞口(井口)堵上……
井為水風,水下有風,最深處有風……只有深入下去方可討得風。
井的之卦是睽,大象表天地相去分離。小象又表家敗離散失去一切,孤立無友……在最後一爻曰,甚至見了鬼……但最後才發現是大喜事,是陰與陽的相遇,隱意為自我終於找到了本我。孔子曰,睽這一卦的時用,即應用價值是極大的。但睽卦最後說,遇雨之吉……隱意是必須相應而得方雨……
甲:入井最深處失去一切而見了睽,表大死一回。不是身大死,是心大死。
但世間一些功能者往往表現為身大死一回,身大死是表面原因,身大死促成和導致了心大死。故知身不必去大死,去損之又損……要從心處下手。
乙:羅地的本卦為復,雷兄的本卦為天雷無妄,復與無妄前後緊相連,原本就是一人...
羅地復之後便成無妄之天雷,且看《易經》:第24位卦是地雷復,第25位卦是天雷無妄。羅地在復位時為地雷為陰雷,羅地在無妄位時為天雷為陽雷。25這個數為陽剛之數為天數,30為月數,天數加上月數則為大衍之數。故知,若想修雷法必須先把無妄一卦弄明白。無妄卦的總則是:若修雷法則必須嚴格遵守天道行,不可人道行,不可依人的意願去行雷,否則修不成雷法。
甲:文中說的” 坎龍在田,見鳳在天……”原句式是潛龍過坎……飛龍在田……見鳳在天……
乙:師說,在人世間的《易經》卦爻辭裡沒有這些文句這些文句是《大藏古易》本的卦爻辭……
人世間早已絕傳了《大藏古易》本,其中的卦爻辭更是早已絕傳……只有通過應天通靈法方有可能一點一滴的收集……但這也是實在太難了。師不打算在這方面下功夫,有待應天通靈的易學家去探索挖掘……
從功法對應角度看,大擺渡一式對應卦爻辭的潛龍過坎。舵公擺船對應卦爻辭的飛龍在田。白娘搖船對應見鳳在天,搖首紅塵對應亢龍無悔。像神龍抓爪等式對應的是龍戰於野……
中國《易經》就是對大象的歸結,孔子作易傳是對小象的引申……
中國的《易》是先尊先祖觀天欠而大成,這是原始的《易》本。自周文王以及孔子以後,漸漸把天象引申、演化為人道和地道……這種演化是由於當時的生產力與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