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0日 星期日

《和尚說易》-18

《和尚說易》-18

D:芍藥在八卦中屬艮,表東北方,其最原始的產地在遼南、朝鮮。西伯利亞和日本也有。正是有情芍藥含春淚,遙望西南洛陽花。
甲:慢著!這芍藥怎麼又成了艮?
D:師說是為記後天八卦方位方便。菊花為坎表北為水。芍藥為艮,東北為山。桃花為巽,正東為風為木。桂花為震,江南為雷。杜鵑為離,正南為火。牡丹為坤,西南為地。月季為兌,正西為金。雪蓮為乾,西北為天。此為八門。其中月季、桃花、菊花、杜鵑、牡丹又為五花。八門中,桃花與月季相對,桂花與雪蓮相對,杜鵑與菊花相對,牡丹與芍藥相對。
甲:我有點明白了,桂花為月為龍,雪蓮為天為日為鳳。落地的牡丹在西南,陣亡的天龍在連山。春來桃花秋月季,水菊黃花映杜鵑。那五花又是前杜鵑而後黃菊,左桃花而右月季,中軍為牡丹。以往是杜鵑開道,黃菊斷後。這回是桃花沖關,月季收秋。

一馳一張之後,就應按《易經》開示而行中道。國人及眾臣一聽,在理,在理,應行中道了。因為古代臣民均懂得《易經》乃天神之物,是天神的開示,是中華先祖先尊歸天時為後代留下來的遺物。

甲:看不出孔子蛙式教學的蛛跡,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典型的循序教學法。
A:後人小看了孔子。可知歷代易學,直至現代易學,都是以孔子的解注為基石。那麼,孔子能解易、注易,難道孔子的教學中不蘊藏著易法?後人只是孤立的去研究和應用孔學,殊不知孔學必須與易學同時研究方可深悟孔學之義。之妙。就以才剛的“子曰”為例,“歷代及現代孔學大家均一致認為其解是孔子主張學應時常反復的習,包括復習,並通過復習,溫故而知新,這是一件大好事。
師說,這僅是其中一解,尚有另一解。
另一解又是何物?且看,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只是輕輕移動那麼一個小點,卻如同開雲見日,顯現了孔子的蛙式教學法。
子曰,學而時……
何為“而時”?學佛的人均知何為“爾時”,而時即爾時。而這個“爾時”,就是蛙式教學法。
“子日,學而時”,是指“學”這件事,並非就是循序漸進、老八股式的,而是學那個“爾時’”,也是“爾時”學。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如若在學上應用了“爾時”之法,那麼,相應的“習”就是很必要的事了。這裏的“習之”是對蛙式教學弱點的補充。
習,含有反復之意。那麼孔子所說的習,從定性上看是反復,若從定量上看這個習又是多少呢?
且看復卦曰,七日來復。
這裏又含有兩層意思,其一是七天一個反復,即學、修持等等是以七為週期。西洋人敲定的每週七日並不是偶然的。
其二是以反復七次、七遍為最。這裏又暗含著一個學練週期49日。
甲:孔子的這段子曰,第二句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又是個什麼?
B:是個“貪”字。
A:“有朋”,朋在遠方,這個遠方在哪兒?歷代及現代“大家”的解是泛指很遠的地方。那麼,在孔子那個時代,很遠的地方又是指什麼地方?什麼地方才可稱為遠方?雲之南也。
遠方得朋,正是《易》曰,西南得朋。
何為“有”朋?有,即“大月”,大月之朋在雲之南。
再看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人是指眾人、凡人、即,眾人、凡人均不知你,不解你的心及所為,但也不因此而心慍惱、心怨,而仍自安……
第三句不是孤立的,它是緊扣著第二句而來的。之所以能不慍,是因為西南得了朋,得了大月,心裏有數了,有底了,儘管是東北中原喪朋。
第二句是扣著第一句來的,如何方能獲朋得月?只有學而時,且復習之。

G:《易》是史前史的記錄,從《易》上看,在婚法上有過反反復復。《易經》記載了從一夫一妻制向多妻制及群婚制演變的一個史實。且看“革”之一卦。
澤火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
二女同居,表多妻制且居於一宮之內,必然會引發衝突恰如水火相克不相容。
《易》曰:革,已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孚字在這裏表“信”、“理解”、“同意”。關鍵是“已日”二字,是說若革的話,即若變革大法的話,必須得使誰“信”、“理解”、“同意”之後方可以革,否則就不會成功。
歷代易學家已經把“已日”二字考證出來了,已日二字中的已,是已經的已字,古語“已日”二字是表“十日”。
易學家已經論證出“已日”就是“十日”。
再看革卦,卦曰:革,已日乃孚,元亨……即必須經由十個大日同意之後方可變革。
革之一事在天界是極為嚴重的事,是相當審慎的事,須得一宮宮皆同意之後方可行,否則必會引發混亂甚至征戰。
在革卦的爻辭中尚有“大人虎變”、“君子豹變”之類的說法,這裏就不深入研討了。
與革卦相關聯的卦是“天風姤”、“山水蒙”、“火風鼎”,有興趣者可自行推敲。
姤卦曰:女壯勿用,取女。天下有鳳,姤。後以施命誥四方。
蒙卦曰: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蒙六三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順也。蒙上九曰,擊蒙,不利為寇,利禦寇。
鼎卦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初六,得妾以其子,無咎。
I:從卦上看,婚革一事極為複雜。婚革之後,天地相遇,地界有了“土後”,即,天下有鳳,姤。結果天後施命誥四方……引發征戰……
地這邊加緊備戰,即蒙。
鼎卦表三足鼎立,戰事的緩和。卦爻辭的意思是,納妾雖不是好事,但也是沒有辦法之事,是為了生貴子以續宗廟。
這三足,可能是東宮、西宮以及天龍殿。或是日宮、月宮、星宮。
納妾一事之背景較複雜,一度,天丁皆隨盤古下界墜入火獄,故而令羅地沖出大日宮下界納妾以續後。漸漸就形成了天九宮的情,地九宮的怨。這些已是歷史的往古,如今學人要求變革,那不是件易事。在婚變之革中,羅地的位置處於“初九”。且看易之初九曰,鞏用黃牛之革,象曰,不可以有為也。意思是,此事之中,千萬別開口說話,怎麼做也是個錯。卦辭是說,好比用張牛皮把自己牢牢的包起來,千萬別動、別說話。
革卦用的是“澤火”,是以“雲水”二宮象徵婚革之變。從八宮陣法上看,彩雲宮是兌困萃咸蹇謙小過直至最後的歸妹。水晶宮是旅鼎未濟蒙渙訟,最後是同人。兩宮卦最後演變為“同歸人妹”。兩宮卦的初始,七仙女處於“困”,九玄娘被迫出走而成“旅”。
《易經》對這個問題早就有論斷。它把丹田上用勁呢,叫武人,叫武人為大君,最後的斷語是個“凶”。它這個“凶”的意思呢,就是說出不了世,最後還是走鬼道,走鬼神之道,出不了世。這個在《易經》上呢,已經有論斷。在《易經》裏面有論述。古今的易學家呢,對這個問題探討得也很明白。就是在《易經》裏面,把這個文章的“文”表示發射,表示光的發射。文章的“章”,表光的凝聚,表凝聚叫章。也就是說,在修行進入第五層次的時候,你不要再呈那種“文”狀了,不要成“文” 了,要成“章”。那麼,這個“章”字呢,在漢字上已經表達得很清楚了,就是文章的“章”。這就是,要立……立點呢,在十個大日上。不可有偏。這個意思就是說,要全方位的相應。

行觀學者:唉,天南地北。
妙師:唉,所以這個天南呢,實際上就是雲南,也叫大西南。就《易經》說的西南得朋,東北喪朋。這個大西南就是指這個,那就是屬於天南。仙類都……就是人神混居的那個時代,後來劃分了一下那個界線:天人居南,凡人凡界的居北。就不再混居了。那就是……最初是以長江為界……
行觀學者:她剛才又說了一個,她說:天南地北,北回歸線。北回歸線呢,就指那個黃河和那個長江最後回歸的那個線路啊。
妙師:所以這個雁南飛就是說:回歸……就是往這個天南地北,往天南的那邊去,叫回歸。

妙師:嗯,對。打坐四十九天呢,那是那個《易》啊,《易》法裏面已經定下來的,這是屬於定下來的定數,四十九啊……
古巫學是中國哲學的原始思想,而古巫學集之大成,其大總持,就是《易》。古曰,天經地“易”。正是。
天經,指的是《心經》,出世法。
地易,指的是《易經》,入世法(顯易)。
而天地之間本一曲,此曲即《薄伽梵歌》。
每個人都有預測功能,只是時限不一樣。有的人知道自己明天可能會做什麼,可能不會做什麼。有的人是三天時限的預測,有的人是一個星期,有的人會是一個月,但其中就多變化而顯得不准了。人的這種功能,科學術語稱之為“計畫”。正是因為計畫的本質是對未來時的預測,故而時限越長就會是,計畫趕不上變化。
人的這種能力所決定的這個時限的長短,就是這個人的人生心理現在時。
入世法,在於盡可能的擴展這個時限,擴展人的預測時限,加長計畫日數……故知,以《易經》預測實質是一種入世法的應用。
出世法卻是無限的縮小這個時限,努力縮至零點,實際上是與科學物理學的現在時同步,而去除了心理現在時的觀念。
計畫也好,預測也好,皆是入世法之有為。
人的心理現在時的時限,不僅可以伸向未來時,即提前把未來時拉為現在時,而且還會出現負時限的心理現在時,即記憶、回憶……

《易》中以兌卦表說,隱意是“無言”。以巽卦表默,默而入。
有感覺時,主要是第六輪月輪有動靜了。有心打牌為主動型,為“有言”之兌。
兌卦六爻曰:“引兌”……“上六引兌,未光也”。
為何光沒了,感覺沒了?
巽卦六爻曰:“巽在床下,喪其資斧……上窮也……”
行功又有了圖像,忙對眾說……這叫上感著去說,而並不是同修同道座談交流之說……這裏就暗含一個“主動求說”,暗含“顯示和賣弄”……
兌卦三爻曰:“來兌凶……,位不當也。”
巽卦三爻曰“頻巽,吝……志窮也。”
三爻對應日輪,主動說,有心說為武人之說。武人位在日輪。君子位在五爻風輪。
在通靈訓練的交流中,應低位說,不可把自己擺在高位去說教。低位說在一爻,次低位說在二爻,三爻就屬高位說了,到了六交就是顯示、賣弄之說了。
兌卦一爻曰“和兌吉……行未疑也。”
巽卦一爻曰“進退,利武人之貞。進退,志疑也。利武人之貞,志治也。”
兌卦二爻曰“孚兌吉,悔亡……信志也。”
巽卦二爻曰“巽在床下,用史巫紛若,吉無咎。”
蒙卦曰: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
蒙的含意是……童蒙(幼稚)、昏蒙之象。何為昏?無明也,天目尚無明日“蒙”。
蒙卦的綜卦是蹇,表艱難,表事業生活等方面的艱難。
蹇卦曰:利西南,不利東北,利見大人……
西南為天,東北為地……這是密意。顯意是西南為易為平凡,東北為官為向上爬。
蒙蹇卦的合意是,你若去西南,就得求我,而不是我求你……
蒙卦的之卦,即蒙的卦中卦是“未濟”卦。未濟卦的含意是,你還沒過河,你求我是為了要過河……
未濟卦曰:小狐訖濟,濡其尾……
小狐,即沒經驗的童蒙。要去西南,要過河,就得求我教導你……
蒙卦的錯卦是睽,意為“家道窮必乖”。不窮不知乖。乖即乖順,含有家的破敗離散之意。暗意是,如若再三瀆,必成乖!
中點以前的事物有利於生存,中點以後的事物有利於死亡。但是這個中點的位置並不在等分線的中心點,《易經》早已標出了中點位,在第五爻與第六交中間是事物的中點。

達摩的這段話是講的修法,即即功法……
滿字在這裏是個動詞,目和青是個睛字,眼表雙目,睛表天目。眼字是目與艮的組合,艮字表山,在《易》中表“限止”的意思,在修法上的意思是表山阻,表法障。即,人的雙眼所看到的都是法障。

睛字是人的天目,是“月主”之所在。“滿睛”兩字的意思是……若想修得月滿睛,或滿睛月,則須是……“山無寸草”。山無寸草,意為無波動心。
“極目”一句就是修法上的第二階段。極是表射出去……
極目兩字表”照”字。照向何方?綠水之處....隱意是宙心性海。“無波瀾”是講,在觀照之中,心中應無求,心不動。
光明洞耀...是第三階段。光明是指一輪紅日當空照,與月同輝相映,日月和合....洞字是表天目....
照徹十方...是第四階段。是指日月和合之後的照,去照遍法界....
譬如千日,放大光明...是第五階段,即大日如來神光陣,亦即玉女傳書的初式....

行觀人:何故隱中說“天下有鳳”。
乙:這是指你在十字路口剛要涉足修行之路之初行態……天下有鳳,即天風姤一卦象,初行為初爻,且看卦爻又是如何個說……
“……天地相遇,品物咸章……”即,大行的前提相應之具足是光之發揚的重要條件。
“……天下大行,姤之時義大矣哉。”若大行,必須有“姤”臨之時。姤即女皇,即九宮、大日佛王……
“……勿用取女,不可與長也……”強大的加持不會是長久不變的,不可依靠,要靠自己。另一方面是說,獲得強大的加持也是不容易的,機會是難得的,故曰“姤之時義大矣哉!”。
初爻曰:系于金柅……柔道牽也……
柔道非天道,是指紅塵萬縷情絲的牽扯。柅是車上的制動器,而使車行不了,行不動。金表柅是堅固強大的制動器,讓車根本不能起行。系,即除金柅制動之外,再用很多繩索把車輪捆起來,使之更不可行……故知,人們成天喊呀煉呀的……若真到了十字路口時,都會系于金柅,柔道牽也……故而修行一事不可去求,即便是求到十字路口了,你會發現……再走下去會與你當初的期望不一樣……不是有所得,卻會失去一切。《心經》曰,無所得。正是因為無所得的緣故,方可成就菩提薩埵,即人法俱空。反之,如若去成就菩提薩埵,你也會失去一切。
甲:講來講去還是個心法……
乙:不從心法上下手,功法又有何用?玉女傳書可謂是大乘功法,但心法上不去也得不到東西。

甲:《易》曰,姤之時其義大矣哉!這裏的姤表天下有鳳,表天臨於地,表相應之時……姤卦為鳳卦,其對應的是龍卦復,而復卦的含意就是趁此時大行一步登天。《易》曰,七日來復,天行也……復其見天地之心乎!又曰,……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
乙:以至日閉關有多解,對於未進入大行的人,通常的修煉是以陰曆十一月初九為新的起點。另一解是,以日至時閉關……日至為照,即在照這一步時就可閉關了。

甲:不知我是否具足了閉關的條件?
乙:心法若上不去,有了照亦不成空……比如你家中牆上那許多字字畫畫……
甲:那是藝術品……室內掛上字畫顯得高雅,很多書刊的作者也都說那是陶冶情操……
乙:初,人疲於奔命……或是為吃而不得不終日乾乾……只是此四字用的不當。乾表天道行,終日乾乾是表忙於天道行。
……或是為財、為名、為利、為地位、為諾貝爾獎金……而終日忙忙……此忙忙即茫茫、盲盲……忙者,心亡也。

甲:還有一問,前面說“乾”字是表行天道,暗含著拜功相應的功法……這是《易》的第一大卦。那麼坤又表什麼?
乙:以前講過重字了。重字暗含中脈七輪之功法,同時重字又表天魂千,音魂田,色魂土必須一線穿聯。坤字是重字失去了千!同時音色又分了家。音分家後為申,為神鬼。色分家後入土轉化為生為人。
故而要從使三魂歸於一線上下手,此即走中脈一線穿,亦即《易》天地大卦所含之功法,也可稱為千里走單騎。這也是當初九玄女的開示:功法從《易》下手!如若不走天地大卦,一切法門皆屬虛妄……但是當時師對《易》一竅不通!更不知何為八卦?也不知去何處找有關《易》的書?手邊只有一本1954年出版的小學生用的新華字典……師就翻看字典,終於找出了八卦以及八卦的符號……師是從這本小字典上起步學的易八卦……
且看《易》本又是如何個說……華的繁體字是華,花頭下是個田字,田下是個大十字。守中的含意是守心田中的十字,田下的大十字的最底下為海輪,大十字交叉點為水輪,田的下邊線是日輪,田中十字架為心輪,田上邊線為風輪,草字頭為雙目和盾心為月輪……無梵天輪,表人道行。
從卦象上看,草字頭和一橫線組成上卦為震為雷。餘下的組成下卦,為坤為地。雷地為豫,表一龍統眾陰,龍居九四位,即九表龍,四為排序位。
《易》與巫分不開,四在巫學的口風上表“四平八穩”。
守中的含意是指人道行,從縱向看為不偏離中道,從橫向看,保持住中點位而不越。
豫為洛陽卦,豫的含意是:前人先輩開天闢地,方可有後人的安逸和樂……
卦曰,豫,利建侯行師……刑罰輕而民服……豫之時義大矣哉。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上帝,以配祖考。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志大行也。
與豫卦關係最密切的是謙卦。豫為華,謙為限定豫的,為中……故知謙豫二字就是中華二字的內涵。其意集中含在卦詞上和第四爻的爻詞上。
且看地山謙一卦……
謙,亨,君子有終。
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
大象曰:地中有山,謙……
大象的含意是,要像大地一樣地使心態處於低位,要像大地一樣能容山,能包容一切。
與豫九四對應的謙六四是:無不利,揮謙。象曰,……不違則也。即,只要不違背執中發揮謙的法則,就會有九四的大有得,朋盍簪,志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