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心經11
在大顛注心經“深”這個字時,注為徹骨徹髓處為深。此句怎解?這是告訴你中脈的位置,是脊柱。是脊柱中骨髓通道。通中脈,就是把骨髓通道打開。中脈七輪,人們只知其正視圖的位置,但不知側視圖的位置。它的位置大多在脊柱骨髓處。
中脈通順的正確姿態,它並不是一條筆直的線。從正視圖上看,它是一條直線,但從側視圖上看,它是一條曲線。在行功和打坐時,必須保持它的曲線態,中脈方能通暢。
為什麼中脈是脊柱髓腔?因為脊柱是人腦的延長。表面看,人腦是通過神經傳導支配人身,但實際上,人的指揮中心在腦和脊柱上,天輪是牢關,它一方面封閉大靈外出脫體。一方面與天界進行能量交換。色魂的出入口在天輪,人死時,色魂要從天輪脫體。
第三篇裏將如何送大靈順利脫體超生,是這樣描述的:
一個人在臨終之前,心神寧靜堅守信仰。
置生息於自己頭頂,執著瑜伽堅定不移。
如此這樣捨身而去,方能到達最高境地。
故知。天輪是大靈回歸的必由之門。那麼,又為什麼歌曰:
準確守住神戶之門,生息凝於雙眉中央。
不習瑜伽不知此門,生命靈光在此歸往。
神戶之門是天輪,還是眉心?為什麼又要生息凝於雙眉中央?
再一個問題是,大顛深解心經,又諳知中脈,可為什麼沒能沖出三界,而要等這次,跑到麗江青潭準備回歸?
差在什麼地方?就差在對心經第一個字沒有悟透。不知大顛可否服氣?!
大顛曰:“會麼?一片白雲橫谷口,幾多歸鳥盡迷巢。”
大顛是說,也不只就他自己沒能出去。
大顛說的幾多歸鳥中,尚有禪門二祖至六祖,牛頭禪的六位祖,外加神秀,淨土的十二祖等等都沒能出得去。為什麼沒能出得去?迷路了。這許多歸鳥都迷在路上,得了出身之法,識得人身小中脈,卻忘了天地大中脈。都是差在對心經的第一個字上。這個字,筆者已在錄音《夜讀心經》裏解了……
觀音又體現眾佛的悲德,稱之為無緣大悲寶庫觀世音。
大悲的含意是給與樂。何為樂?修行為樂。而不是指夜總會打麻將為樂。大悲的含意是,拔苦。如何拔得苦,如何度得一切苦厄?只有按心經去修行,方可度一切苦厄!
大顛和尚為什麼迷路了?天下密教是以“大般若經”為典藉,唐三藏西天取經,取的主要就是大般若經。般若又分廣般若和深般若,若度一切苦厄,修成人法俱空,必須修深般若。唐三藏在寺中譯大般若經六百卷,其中的心經為眾經之神。
大顛和尚悟修心經獲得出身之路,但他誤以為出得身就算大成,未想到尚有通天之路未修。故至今仍在三界內隱修而追悔莫及。
心經中也談了通天之路及通天之法,但只用了一個字,即“觀”字。此觀字是兩個含意,一個是先觀通天之路,二是再觀出身之路。但幾千年來,只明瞭出身之路,忽略了通天之路。
學功者可細聽《夜讀心經》錄音,是如何解這個觀字,是告訴你,不僅要觀出身之路,更應先觀通天之路。
修者應先解決通天,再解決出身。不要急於出身而忘了通天。
古神話傳說地都昆侖上通九天清都。但昆侖一大片,地都的準確位置又在何處?
清都是九天的大門,其總持就是清都山水郎玄龍大帝。以後,西王聖母、九天玄女及九宮眾,在昆侖建立了地都、直通九天清都。此即地都、清都之間的通道,就是眾生靈回歸的天地大中脈。
九宮令羅地干布為地都王,鎮守通天之門。那麼,地都在昆侖何處?就在雲南長江上游碧浪滔天的金沙江南岸,即麗江地區的玉龍雪山,山上有雪山青蓮。
玉龍雪山海拔5596米,它的西北東三面是長江的金沙江,南面是古青潭。在上幾集裏,廣東的一些神修者,已觀到玄龍沉入青潭底。這個圖像表明:“青龍到位”。只等昆侖八妖傳下雪山青蓮的天令,就一舉沖天關,先放過去像大顛和尚這些隱修千年以上的生靈。如今,看來看去,所差就是“白虎就職”。
* * * * * *
心經第一句:觀自在菩薩。即打坐入靜,坐觀自在菩薩。那麼,何為自在菩薩?色魂不是自在,它離不得體,被封在牢關。即使在大定中脫體,也僅是臨時的,人身有一絲線牽著它。音魂表面自在,但仍不真正自在,它多少要依附色魂,是色魂的跑腿的。
只有獲得能量的被啟動的天魂是自在,它在天有位,如去如來。於是,就明白了,打坐入靜觀誰?觀天魂。此為大觀。
通過與天魂建立同步關係,通過天魂了知自己的戰團沖關的時間、地點、組陣法、呼叫法等等,以了知通天之路。
月零點調試訓練項目,就是幫助你,為你提供大觀的方法和手段。月零點調試是進入神修法的手段。
* * * * * *
大觀的另一層意思是觀本尊師,以取得更好的與本尊師的相應,從而獲得加持。
修煉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解決這個觀字,觀不解決,一些人瞎練多少年手印,那又有什麼用?很多人不懂零點調試,觀來觀去也觀不到,也不知觀什麼。怎麼辦呢?於是就加上一個想字,叫觀想。很多氣功師教學員觀想這個,觀想那個。練來練去都是在練音魂。
想與觀在性質上有本質的區別,想是後天意識,是各種想像。如果要練真功夫,即出三界的功夫,想像有什麼用。觀若加上一個想,猶如一個在天,一個在地。觀為天的層次,觀想就降為地的層次。
以前,常對打算教功的人說,你可以教功,但不要往裏邊加東西。你一加東西,性質就變了,一些人不理解,認為就加一點東西性質就變了,是不是小題大作?豈不聽俗曰:一馬勺壞一鍋。
大觀解決了,再解決小觀的問題。小觀就是觀自己的中脈。
心經裏的功法,四個字:觀行照度。
照,是個關鍵。你若是低能量者,天目無性光又用何去照?
月零點調試,就是把你前一段行九陰九陽小九大九及108等等,所吸取的生命能量,進一步向眉輪集中,並把焦點調出來。
比如,專業用照相機,你要調光圈。調光圈就是調光能量。沒有光能量,光能量不當就不會在底片上映出圖像。若光能量不足,就是一片黑,若光能量過強就是一片白。
如果陽光很強,你要調到11級位,讓光少吸收一些。如果是陰得很,較暗,你要調到4級位。讓光能量多進來,多吸收一些。4級位以下,由於光能量太弱了,就不能成像了。
但,外界光度在2.1級位,用閃光燈不是可以成像嗎?是可以成像,但要借助附體的能量。什麼是附體?閃光燈。
有人說,能量已經可以了,有4級位的光亮度了,但為什麼拍出來的照片是模糊一片,雲雲霧霧,甚至什麼也看不清?
有個調焦點的問題。焦點調不出來,就會雲雲霧霧。
月零點調試,就是同時解決上述光圈和焦點的問題。
搞攝影的學員都懂得,用11級位光能量和用4級位光能量,拍出的照片絕對不一樣。4級位的照片主要物清楚,但周圍物卻十分模糊。而11級位的照片,不僅主要物清晰,周圍物同樣十分清晰。為什麼?能量越高,零點位調得越好,圖像就越清晰,景深層次明明白白。
現在的人圖方便,一般不用專業照相機了,而用全自動傻瓜照相機。不用費腦子,不用學,不用練,照樣可以拍得可以。
為什麼稱之為傻瓜?因為是借助附體的力量。
在修練中,你可以借助附體的力量獲得圖像,但,是傻瓜。
有人拍照,從照片上看,光度、焦點等等非常不錯,藍天白雲一片。但沒有圖像,即無人?為什麼?這裏有個取景的問題,你拍照時,把人搞到照片外面去了。
觀,也有個取景問題。取景在攝影學裏是最上層次的技術。在修行學裏,取景也是最上層次的技術。在女神功法教學中,教材《修行者》,從一開始,篇篇集集都在潛移默化的訓練學者取景。是故,南京城東站編的講義,從《修行者》教材中揀出“精華”,但把“取景”都丟掉了。不是有意的,是不理解,尚未搞明白。
在攝影界,眾多照相的,與攝影大師、大家、大藝術家的區別在哪里?不在光圈速度距離的調節上,而在取景上。
取景在攝影學裏,就是心法。
女巫的層次為什麼上不去?在取景上!很多氣功為什麼層次不高?在取景上。《修行者》一書27篇243集,訓練的全是取景。而取景訓練,只有通過一遍遍閱讀教材,在字字句句中獲得。
講義對初入學門是有用的,入門之後,要研究“原著”。
* * * * * *
在第三十二集,大顛和尚注心經中,曰:當自坐觀,生從何來?死從何往?世間將不去,唯有業隨身。
這裏又用了一個觀字。有些人打坐就開始想了:我是從何處來?死後去何處?想得頭發脹也想不明白。為什麼?錯了!錯在哪兒?
大顛曰觀。你卻坐想!觀與想是不同的,生何處,死何方是想不出來的,是觀出來的!
這是心經第一個字觀,大觀小觀之後的又一觀。這個生死觀,是在月零點調成後,自然就會明白生何方,死何處,你是如何下來的?是陣亡下來的,還是潛逃下來的,是犯天花下來的,還是私奔下來的。
觀明白了,你自會下決心回歸老家!
大顛曰:會麼?撤手到家人不識,更無一物獻尊堂。
撤手,是洗手不幹了。不幹什麼了?不在世間繼續造業了。到家是指歸回宙心或九天,即昊天。為什麼人不識?
且看,觀音與大勢至和釋佛是老相識了。但是,觀音、大勢至轉世多載,回歸時,行至大日宮御花園,釋佛卻不識得她倆了……
釋佛曰:你倆何名稱?
大勢至正對羅地干布一肚子氣,好容易回歸到家了,家人卻又不識,反問自己何名稱?故曰:一切諸法空,云何問名字。過去法已滅,當來法未生,現在法不住,仁者問誰名?
意思是,你也不定眼觀觀,觀觀我是誰?誰是我?就是不告訴你!宇宙之中,摩訶我本大,你釋佛也居然不識得我了?!
觀音的脾氣就好多了,她忙為大妹妙生解釋:名名者悉空,名名不可得。欲求真實名,未曾所見聞。說名字語言,皆是假施設。
各位,就連觀音、大勢至如此有名氣的人物,回歸時家人均不識了,何況在下各位!當年你離開宙心時,皆是九級能量以上的大佛,在世間混了若干年,回歸時一無所有,又有誰能識呢?都還以為你在三界內不知發了多大的洋財!
正是:十五從軍行,八十始得歸。入村見童叟,皆問找阿誰?
身內身外之物通通拋下,撒手回家,一絲不掛,又有何物能獻尊堂呢?
大顛曰:會麼?及盡玄微妙,回程月下行。
意思是,上面這些玄機妙語若是真的參悟明白了,就抓緊修煉去趕路去吧……
月下行三字有多種玄機。其一是,抓緊時機。月下,意為月落。是說趁月尚未落下時趕快走!不然就來不及了,又得等一千年。
月落含有斷魂關封洞的時刻到了的意思。及盡玄微妙,回程月下行。也含有別光耍嘴皮子了,抓緊修煉趕路吧!
在第十篇媽祖的《鐵骨淚》一曲中:清風明月催不停,歸去風雨總是晴。也是含有月下快行之意,催促快回歸之意。
歸去風雨總是晴一句是說,無論是用什麼方法催你回歸,無論是西洋女王的打,大日如來的罵,觀音的渡,九天玄女的招,七仙女等眾的盼,即各種方式方法,風雨是表示各種方法,都是一個情字。
嬌芳娘的唱詞:夕陽月下歸……也是月下行之意。也含有在月的庇護下回歸。為什麼要在月的庇護下回歸?月是指玄龍,需要衝關破陣。另,從地都至清都的天地大中脈,是由玄龍大帝看管。
但有一度,玄龍被大日如來,觀音及大勢至給打跑了。天地通道,即大中脈堵塞,無人破關開道。在麗江地區的女兒國裏,在她們的象形文字中有記載:她們的父親北斗被攆到了北方,後面有三星追打,不准他回來。這段話是昆侖八妖傳給子女,一代代傳了下來……這些,涉及東巴古文化了,本文不詳細研究了。
有學者問:為什麼九天玄女是招?
且看第十篇九天玄女吟唱的昆侖頌:昔日大旗一揮展,將士重新進我營!
又問:西洋女王如今還用打嗎?
可能!第十篇她的摩訶曲中曰:願兒殺敵日,飛聲報九天!
不過,這個敵字應如何理解?此敵並不是指人,而是人的心魔,阻障回歸的陰暗意識。
又有學者問:這次大顛和尚也要走嗎?他為何不留下來幫彌勒佛渡人呢?
大顛和尚忙曰:若是真實的人,自有出身之路。開佛知見,入佛知見,悟佛知見,不須船子與浮囊。
大顛的意思是,有了心經,把握住了佛的知見,就不須過河的工具了,又何必非拖住老衲不放!
大顛又曰:郎州山,灃州水,衲僧眼見鬼!
大顛和尚氣呼呼地曰:朝打三千,暮打八百,直教大死一回!令其不敢欺君……
朝打三千,暮打八百,正是西洋女王行渡的方法,直把你打得大死一回。看你無明是否還敢發作。
又如何令無明少發作呢?唯有一法,即瑜伽。為何瑜伽可使無明少發作?
大顛曰:瑜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無散無亂,孤明獨照,猶同秋月。
由此,學者可否對瑜伽二字有更深刻的理解?何為瑜伽?即是“常相應”。何為常相應?即是常相憶,常相思,常相守,常倚大門外。
昆侖八妖的七姐吟唱:惜女兒,心不息,迷戀紅塵假外衣。心傷欲絕甚悲痛,歎,歎不完。淚,已風乾。長倚大門外……
倚大門外做什麼?相應。在那裏孤明獨照……
瑜伽大定就是你無論是做什麼,都如同長倚大門外……只有如此,你天目處的秋月方能孤明獨照,無散無亂。只有此時,方能如古云:心同虛空界。外清淨,內清淨,內外清淨。外空,內空,內外空。此時方可悟道,證道,得道。
學者又問:什麼是道?
完了,完了……只這一問,就又下道了。如得道又失道,不上算!那道德經上不是講得明明白白。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太始太初,大微太極,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博之不得。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此為何物?名之為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在宇宙之中,在天地即銀河系還沒有的時候,即天地之初始是什麼樣?是無,是空。而在此時,有物混成。這個物是混成的,它的成分不是單一的。這個物是由光音色三種能量組成的。
這個物分化為三個組份,即一生三。正是由於它能一生三,故知此物是混成的,不是不可分的。若是將此物稱之為無,則分化成的三就稱之為有。萬物都是這個三組合、和合而成的,故有,名萬物之母。
這個物太始太初,即它是一切之初,一切之始。這個物是太微太極。即它又無限無限的微,不可再分。這個太微就是生命光子,生命音子,生命色子,統稱之為太微。此物又是太極,即大得不能再大,充滿了字,充滿了虛空,故稱之為太極。
對於這個物,它是光子,但看不見。它是音子,但聽不見。它是色子,但抓不著。這個物無始無終,永不消失。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它如去如來,又如如不動。
這就是道!那麼,道究竟是什麼?道就是時間。
宇宙裏就是兩種東西,一個是宇,即空,一個是宙,即時。空可分解為長寬高。時可分解為光音色。此即六維時空。
這個六維時空,又是虛空,又充滿了真實。
何為真實,真實即真時,即時。時就是不虛,是實實在在的存在。這個實實在在的存在,即時時在在的存在,是以一種場態存在並充實在宇中,這個場就叫時間能量場。從宇心沿宇徑向外,時間能量場的場強在遞減。這個遞減的不同能量級的時間場,在不同的宇中產生了不同能量級別的生靈。這個生靈就叫生命本質,它的屬性與時間一樣,無始無終,不生不滅,永恆長存。它不垢不淨,如同時間不會被任何東西染汙。它的總量是恒定的,不增不減,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上述,就是宇宙生命的本質。那麼,道德經中的無和有到底是何物?所謂無就是空,即宇。所謂有就是時,即宙。有與無就是時與空。有無,即是時空。時空就是宇宙的兩大原始要素。
摒棄了心中種種欲望。
是從心上下手,此即瑜伽心法。從心下手,由心去攝六根,使六根即使在六塵之中,也不為所動。大勢至實際也是從心處下手。
《心經》講的也是這種方法。修心斷無明,而不是修身斷無明。從戒入手是修身,但有身即有無明。故修身永遠斷不了無明。雖然身是無明之根,但修根斷不了無明。除非是斷根。但人若一斷根就死了。故而要從根的源處下手。根的源就是心。是故修心方可降服無明。
若從心上下手,就如大顛和尚所言:終日忙忙,那事無妨。終日吃飯,不曾咬破一粒米。終日著衣,不掛一縷絲。終日為,未曾為。如此,則可混融魔界。居塵不染塵。在欲而無欲。身心一如,內外無餘。即在“觀”字上下功夫,在調月零點上下功夫。不調月零點,則無以觀。直觀至不見有身,我身既無,則無明亦無。
上面說的是什麼?觀音法門。
大顛曰:若無明再起,於無明起處,朝打三千暮打八百,直教大死一回。末後再蘇,令其不敢欺君!
且問學者,這無明從何而起?
* * * * * *
不少修行人都想親見三世諸佛。
大顛和尚曰:要見三世諸佛嗎?鎮州蘿蔔猶自可,青州布衫更愁人!
一些學者看讀第三十九集時,閱到此處,不知大顛和尚講的是什麼?人家要見三世諸佛,它拐到蘿蔔上去了……甚至有想,三世諸佛是不是大蘿蔔?
大顛和尚的這句話蓄意很深,但他講話嘻嘻哈哈,讓人聽起來文不對題。
若見三世諸佛,就要調零點修心而不為六塵所染。但你嘴上說要見三世諸佛,心裏卻想鎮江蘿蔔不錯,青州布衫不合體,影響形象。為蘿蔔、青衫這六塵所染,又如何能把心修靜。心不靜月零點又何以調出?三世諸佛難道沒有蘿蔔重要?!
故知,無明是從心而起!是你心想蘿蔔和布衫,儘管你已遠離了蘿蔔和布衫。
黑天女神歌中曰:戒食者物境去,其味尚存。
所有業根雖克制,心卻盤旋諸根境。
外表視之似無為,其實是個假面人。
* * * * * *
有些學者見有人打坐,一動不動。心想,此人功夫了得!但你可知他心裏在想什麼?大蘿蔔!
有學者問: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為觀自在。此句怎解?
世間,對此句多作誤解,包括很多有名的家。一法兩字及不見有兩解。
君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為觀自在?
即,如能了知萬法歸一法,而此一法即是成就如來之法,此一法即《心經》之法。識得此一法之後,你方可以打坐“觀”。觀什麼?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
此處一法即如來,不是說你已是如來。而是說,你已尋到了成為如來的途徑。也不是說,你可名之為觀自在,而是你可按《心經》行觀。
第二解。
看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為觀自在。
如果你連這萬法歸一之法都修沒了,那時你已是如來。看不見一法,是個何物?人法兩忘,人法俱空。此時,你就進入了聖觀音位,即具足十級能量了。
有人說,他專修觀音法門,拜了師,已練了有些年了。問之,無天眼。且道若無天眼又如何觀?若不能觀,又哪里談得上觀音法門?
觀音法門,全在這個“觀”字上。再問之,其修來練去不是觀,而是觀想。觀與觀想的區別在於,觀猶如一張大餅,觀想是劃個圈,去想像那個圈就是大餅。
社會上流行的氣功,大多應用的是觀想法,畫餅充饑。若如此,《心經》開篇應是:觀想自在菩薩,而不是觀自在菩薩。如此,觀成觀想,行深成行想,照見成想見……
故知,靈點調試,或零點調試是十分重要的訓練項目。
零點調試,即香點凝視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觀香點,此即靈點調試。觀香點會是兩種結果:若不是按本教材按步就班的修煉,能量不具足。通過觀香點訓練,雖可觀天觀地,觀過去觀未來,但是個工具人,別號女巫或觀花婆。
為什麼是工具人?用時,開車請,用完,一邊去。
第二種結果:是為入觀音法門打下了基礎。
你說,先出功能,然後再練九陰九陽?
大概難度大一些,一方面是八方來請,門庭若市,他失去了時間,這叫人怕出名;另一方面,你會自以為天下第一,了不起了,再也邁不動修行之步。
你說,我可以會而不露。天下不會的還想露,何況是會?知道什麼叫最難受?心中的秘密無人知道最難受,說出來就不難受了。這叫魅力易失,亦叫三年不打自招。
初,觀音從宙心一動,是想在娑婆世界建成琉璃界。但生靈群業心發起,造人造物不止。終於失控而成為五濁惡世。
初,大日決定將五濁惡世毀滅,因為它已成了宇宙上的一個污點,但遭到羅地干布的頑強癡迷地抗擊。億萬年來,覺者走了,迷者留了下來,故曰:迷者此岸,覺者彼岸。而從此岸昇華到彼岸所用的方法及實現的過程,稱之為波羅。在彼岸後,稱之為般若。密多為宙,密多心經亦為宙心經。摩訶為虛空,為大。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其摩訶也可理解為迷。
故《心經》題目也可譯為:從迷到覺,從虛空到宙心的經。
密亦可稱之為日,多亦稱為月。密多心經亦可稱之為日月經,或明經,大明經。
《易經》亦為日月經,或明經,或大明經。
心之大明經為體,易之大明經為用。故修行者應是體用和合,體用同觀。
如果說《心經》是全部佛經的大總持,則《易經》則是全部中國古文化的大總持。
就佛經而言,《心經》為體,《楞嚴經》為用。
就道學而言,《易經》為體,《道德經》為用。
《心經》的功夫,觀音法門的功夫,完全在於一個“觀”字。若不把這個“觀”字悟透,則難入觀音之門。
以前講過,《心經》、《易經》皆為大明經。《心經》為本,《易經》為用。《心經》出自十妙之首,《易經》出自十妙之尾。故知,《心經》加《易經》,包含了十妙眾的全部智慧。
《心經》中“觀”之一字,體在心經,而用在易經。學者不妨仔細讀《易》風地觀一卦,從中就可悟出觀之一字是如何體用。在第九篇《日月經》,第七十五集《盥而不薦》一文中,重點講的就是這個“觀”字。
天下佛學家不計其數,講論佛經頭頭是道,但就是沒什麼大用!差在什麼地方呢?偏見!認為除佛經之外皆屬外道邪見。故研究佛學,耗盡畢生精力,終是淹在經海之中,理不出個頭來。
佛王大日如來英明,就是要正正這個偏見,執偏見者均不得真諦、真法、真見。故,令升天入佛位之法,一分為二。體在《心經》而用在《易經》。故令千百年來,凡有佛道偏見者,皆不得其真。道亦如是,猶如瞎子摸象,真是造化弄人。
* * * * * *
風地為觀,其錯雷天,其綜地澤,其內山地。現在,就其簡而避其難,何為難?錯綜複雜。故,略其錯綜,主觀本次。讀者可參閱《日月經》第九篇第七十五集及第七十六集《月在天心》。
風即鳳,風行于地為大觀。打坐入靜,靜觀九天之鳳。觀時要淨身潔心,虔敬禮神,一心一意,精誠專一,不要忙於雜務。此即卦辭的第一句:盥而不薦。第二句是有孚順若。即觀時,後天意識要淡化,要順承先天靈性。
第三句:大觀在上。此觀發第四聲,表宮殿。坐定觀天,三十六宮七十二殿。此處大觀主要是指:大日宮、普陀宮、光明宮、天緣宮、水晶宮、白雲宮、碧雲宮、青雲宮、清水宮、彩雲宮。
第四句:順而巽。此為天道、天德。
何為順而巽?依山順谷如風行,不主觀,不偏見,法其自然,順其自然,無為天下,如如不動。
第五句:中正以觀天下。
中正,不偏不依,如天平零點。天行天素,天道有常,只現天規,不顯異象。
第一句和第二句為觀前準備和觀時應持有的心態。一般先提前清理好靜室,無關雜物儘量移開。有些人家,臥室整潔,靜室是堆破爛的倉庫,天尊雖不計小節,但反映出一種相應的心態。
備好靜室,要淨身、淨口、淨手、淨心。然後入室,焚香,行九拜後,坐定以觀。
以上氣氛是為了盡可能去除後天意識,調動先天靈性,盡可能建立較好的相應心態。
第三句至第五句,是大觀的內容。即觀什麼?觀九宮,取得相應,建立了與本尊師的相應關係。爭取獲得九宮的回觀,即加被、加持。
上述這個觀,要在零點調試的基礎上進行。零點一關過後,此觀為靈點調整。大顛和尚他們,出得去身,出不去關,所差就是這一關。
大概是清海無上師注意到了這一點,她之所以敢稱無上師,她上在什麼地方?其實,就在這一點上。她意識到了,不先接通關係是修不上去的,而大顛吃虧就在這個上。他沒認識到關係的重要,他萬萬沒料到,凡間走關係是頭等重要大事,居然上天也得靠關係?!
真正修煉的人往往不善於擺正關係,且往往對關係二字有不正確的理解。關係二字是個術語,關係和搞關係是有區別的。搞關係裏,是以謀私利為目的,還是以成就某項事業、某項工作為目的,也是有區別的。故“關係學”有正反兩方面的不同內容。
在現代社會,關係學已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它與會計學、統計學、工程學等等一樣,也是一個專業。比如,在高等院校裏有國際關係學院,專門培訓特種工作人員,它要比一般的大學裏的公共關係專業更高一籌。
至於社會所說的“關係學”,那是把關係學庸俗化、腐敗化,與真正的關係學是兩個概念。但是,在實際應用上,兩種關係學要混融,否則就會失去人和。因為往往非正常關係學比正規關係學更為重要、實際實用。
回歸為什麼要解決關係問題?比如:你空投跳傘,飄入一個陌生的國家和地區,你想想你會遇到什麼情況?反過來想,你守衛在一個地方,突然發現有空投傘兵,你的反應會如何?你也許讓他先挨一排槍!
如果有關係,有接應,在地面上一個火堆,發出接引之光,在茫茫黑夜裏空投,你就能把握住方向,而不至於飄落它鄉,這就叫關係。
凡人修出去是十分艱難。同樣,那邊要接應每一個生靈也是十分複雜的接應工作。因為這是跨越時空的飛行,要比乘飛機從北京到紐約,以及從地球上月亮難得多。
往往人們想像,回歸一定象趕群鴨子那麼容易,只要一蹬腿,那邊一大群佛、菩薩就會八抬大轎來接。
大顛曰:經云:永斷無明方成佛道,只這佛之一字亦不可得。
又曰:會麼?一片白雲橫谷口,幾多歸鳥盡迷巢。
何以故?
大顛曰:莫道無心云是道,無心猶隔一重天。
有學者問:如此看來,上天真是又難又複雜,真不如就在下面轉世混好了?
本來如此。但凡人形容某事最難,往往曰:真比上天還難。故知,上天二字與難字是同義語,如果上天真是那麼容易,地球人口也不會如此膨脹,地球人均能量也不會如此之低下。
故知,三,四年前西王聖母曰:天地相去愈來愈遠,天界不斷進化,凡界不斷退化。
西王聖母所說的凡界退化,是指人類的人均生命能量在大幅下降,而不得不轉向外延。而退化的原因,聖母曰:是人口太多,繁殖過快。是否是繁殖率高是人均生命能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