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11日 星期六

《昆侖曲一頌》-02

《昆侖曲一頌》-02
爾時飄來武陵春, 自譽好美麗春花,
自古春花伴秋月, 戲語開示伊秋雲:
龍抬頭時鳳滿天, 迢迢天河花滿園,
宇中無窮盡星河, 天河迢迢通宙心。
每個星河之生命, 都有一條通天路,
條條道路通天門, 大道不同小道同,
五十五年是歸期, 因冰河期封白月,
五十五後為盼期, 盼期後至冰河退,
此間稱之為絕期, 回歸人要緊抓住,
屬於自己之天梯, 但凡抓住天梯者,
就能乘月而歸回, 天梯直通天龍門,
武兵帥坐鎮天龍, 天梯又分上中下,
萬緣天緣仙佛緣, 若知回歸憑何去,
說來說去一個緣, 緣字屬於理論性,
緣的內容天地情… 天情相系天緣牽,
遙登天梯飛天龍… 自然法則即如是,
順其自然者常存… 人又稱為外魂衣,
心則稱為外魂臉, 人與星相一局棋,
不是你死是它亡, 修行猶如兵對壘,
身心相合破百敗, 此心不是凡人心,
凡人心這裏稱身… 天就像是一張網,
誰能衝破誰能出, 上天沒有救世主,
救世主是騙凡人, 上天只有滅世主,
滅世才能渡盡人… 一戰二戰皆因此,
生滅之戰萬千年… 天河漫退為世滅,
破關沖天為生戰, 衝破牢網在自己,
天上僅有啟明星, 猶如岸台之燈塔,
渡船尚須自己搖, 天海航行靠自己
美麗春花剛言罷, 蕩秋千女嬌聲唱: 女子十八好年華, 風花雪夜羅地忙, 春花再美已十九, 烽火臺上斷魂人…
我秋千女叫雪娘, 花中雪花更勝花,
喜氣洋洋火光明, 蓮花燈照更明亮。
又一女子舞劍唱: 身走玉女穿梭手,
腳踏九宮蓮花步, 雙眼與劍鋒同步,
如此方為劍走神… 秋雲又曰跟不上… ※ ※ ※ ※ 大紅燈籠明又亮, 天宮一片喜洋洋…
大光明殿蓮花燈, 黎山聖母說節氣…
雲問喜慶何節氣? 而今龍日龍起時, 引得滿天鳳鳥飛, 還是時勢造人唷…
連迷家鳥也知回… 賈行修去看掛曆, 九八陰曆二月二… 雲問龍日龍起時? 黎山聖母講故事: 是破昆侖山之日,
封破昆侖乃天意, 令羅地引鳳鳥歸, 如今九宮正得世, 龍日顯得更熱鬧。
往返自如稱為鳳, 勉強帶回謂之鳥,
不能飛的皆蟲類, 只能地上走和爬…
天庭執政鳳稱凰, 瑤池金凰西王母,
天地大拜是相應, 下禮鬼神上敬天, 通天徹地女神功, 特點就是天地應…
黎山說的亂糟糟, 秋雲又去問佛王,
何為龍日龍起時, 大日宮主開示道: 一輪皎月懸空中, 下驚鬼神上絕天, 吹奏演繹歸魂曲… 正值萬象星將滅, 古琴奏而萬象新… 忽聽隱中有人言, 滿月天河患, 空中皎月輪…
青娘白娘空中現, 秋雲敬請做開示: 它山之石可攻玉, 是玉成玉龍鳳應, 修行之路萬千條, 行人一切在自己, 休說世間短與長, 別管他人是與非, 書仍是照老的來, 話應是照新的說。
賈問何為萬千條? 師曰修與行之路, 是一條天梯大道, 此條梯道叫萬千, 萬里亦稱為萬緣, 萬緣叫萬朵情花, 千里亦稱為天緣, 千里之花稱黃花, 千里之柱叫翠竹, 黃花翠竹法身現, 古代書寫是上下, 黃花修至中脈項, 梵天輪開現法身… 天輪開應是修開, 不可人工有為開… 人之萬緣各不同, 此即是大道不同, 中脈七輪必由路,
如此稱為小道同… 十萬八千是隱語, 十萬地緣萬字花, 八表發射千里花, 萬緣千緣之成就, 大日神光十八法, 綜合稱十萬八千… 或十萬八千法門。
因為人萬千不同, 故而大道萬千條,
行人一切在自己, 自己天梯自己搭。
師賈二人正說話, 秋雲執筆記景觀, 空中飄著羅刹女, 無袖黑衣蕩長髮, 飄姿優美又奇特, 一邊飄舞一邊說:
二月二是龍抬頭, 三月三是鳳滿天…
秋雲忙問你是誰? 波斯印度拉美王, 土爾其的美人魚, 到處都是女羅刹,
鋪天蓋地是兵營, 我就是黑美戰神…
賈問何故出此段? 師曰再現龍抬頭, 當年大戰破昆侖… 雲道請戰神開示?
天下混的羅刹女, 封號是風不是鳳,
風鳳之冠表加封, 冠下筆劃是內容, 風冠之下一條蟲, 鳳冠之下一天鳥, 天鳳之姤為大行, 后土為天天姤卦, 大易一拙隱人意, 西平陽關醉江山,
天人歸天集萬象, 眾生北斗為一才, 千人歸時下裏附, 落陽之時鳳滿天, 滿為大卦人也才, 無相一厥表地卦, 水母溶時天人和, 卦意將來會有用, 積人才容萬物德,, 玄女言罷美美笑, 頭戴花環印度人, 右側平移合十手, 左半步前微沉身,, 天光一道九娘曰: 玄女手印天為最, 是故名為香手蓮, 天上手印何其多, 是以手語發心聲, 神女手印如電佛, 亦無仙佛亦無魔。
秋雲請教大易卦, 玄女端坐在空中,,,
易祖巫山香手蓮, 於心而發隨意卦, 不神而神斷因果, 通天徹地勝梅花, 斷根出世破五行, 天地元間易行卦, 人生參世落為俗, 俗人只知鬼道卦, 待汝無生自在時, 天方地易行而鳳,
易卦本是事評說, 真真假假一望知, 參天透地猛然起, 天人相合萬事興, 方可妙易呈吉祥, 方為天成其事易。
請問才剛左半步…? 敦煌古存飛天仙, 本是波斯女羅刹, 曲步平手肩兩側, 雙手合十右胸前, 冷面微朝左前方, 是為羅刹朝聖圖, 一步一曲慢慢行, 禮神朝聖心相應… 爾時文姬來開示: 無須話多細思量, 湛湛自然正堪回, 青山梅嶺無花果, 自然形成非人為, 人生情願鎖半身, 不透不露風塵事, 毅然割捨現世實, 紅塵交往音信絕, 漸漸為人所忘記, 孤苦暗淡伴隨身, 修行者之修行路, 是為遠離第一步, 如若曲步邁向前, 慢慢會斷世間緣, 斷緣若是來得猛, 心靈不能承受住, 唯自然行斷六根, 漸漸適應六情絕, 亦如老和尚打鼓, 緊敲慢來穩步行。
生活清平修行者, 遠離社會登大法, 得到一切失一切… 得道為紅塵難養, 失去道心所不容… 言罷化作白鳳飛…賈行修感歎萬分, 反復閱看文姬言: 得道是為紅塵所難養… 失去是為道心所不容…
真是讓人生傷感, 紅塵難養得道人,
道心又不容紅塵… 故而修行乃大難…
平素常聽居士說: 出世不離世間法…
故得道不離紅塵…? 師曰修行跑馬道, 總有轉彎處… 佛經出世之密解,
應去大易卦中尋… 凡人初修出世法, 身心均在凡塵中, 此即不離世間法。
出世間法突變點, 就在七層次之門…
涉入七門稱央卦, 央意為最後一步…
(注:上句“央”字實為“決”字,沒有左二點)
此處馬道大轉彎, 離字易解表附麗, 出世不離世間法, 意為不附麗世間…
賈問印度經懂易? 師曰佛經之漢譯,
譯者精通中華史, 內中多大易高手, 古代漢學以易最, 漢字大家精通易, 故而漢譯之佛經, 內中多用易隱語。
此是從智上分析, 如若以慧來分解, 釋佛之十大弟子, 集經定知千年事, 難說內中無易語… 再說佛經之前身, 基礎是薄伽梵歌, 薄伽梵女大黑天, 正是大易香手蓮… 不知易經解佛經, 是從字面到字面, 哪個能與大顛比? 大顛精通漢古易… 頌中仙佛之開示, 時而亦含在易語, 比如鷂子十八翻, 為何她說風雷動? 風雷龍鳳表雙修, 風雷易語表固本, 經傳曰利涉大川…
自上下下, 其道大光…
天施地生, 其益無方…
雙修天人和合後, 益卦後面是央卦,(注:央為決字的右邊)
表修行涉入決戰、、、應如劍平直向前, _
一步飛登上九天, 玉兒開示伊秋雲, 不附麗地應雲修, 白娘說的白雲飄, 就是雲修之內容、、 雲曰一女輕搖步, 深紅馬甲粉衣裙, 雙手一叩俏花仙、、
請問花姐何稱呼? 月紅圓圓美如嬋, 輝煌金月豔如衣, 如此方為得月人, 今之明月如何來? 月下之旅波羅密。
失敬失敬月紅女, 有眼不識金香玉。
雲見又來一女子, 說了失敬那段語, 兩人言罷相對笑, 宛如笑我是傻子、、
月紅女究竟是誰? 究竟不盡世人意, 且聽月紅話仔細, 冬去春來花亦春, 冬去情在知春鳥, 人與金烏本一心, 歸東入海大江終, 東土衝破傲長龍, 青潭白月長生去, 留下枯木層層衣, 飄遊迢迢天河水, 盈盈秋水寸草情, 辭別華山麗人行, 月夜天人戰華台, 月下人天起風波, 但著陽春三月鳥, 枯木逢春雨花香、、 雲曰請說點人語? 人語含意又如何, 留下的少假的多, 誰又願拋一切回, 誰獻媽祖一千杯, 而今又逢盛世舉, 紅塵兒女戀外衣, 若說有人能回歸, 天大喜事仙佛隨。
修行人應眼盯心, 人在身世全是假, 高談闊論言修行, 內中卻是一個爭。
明明白白我的心, 就欠一份真感情, 又有幾人不是假, 咀說歸天心怕歸。
一去萬年想當初, 一戰二戰落紅塵, 紅塵兒女身為人, 如今幾人懂真情? 桃花紅了杏花白, 燈昏酒濁瞎混混,
羊龍同類不同修, 關尋草地龍飛天, 各人自了各天緣、、 月紅笑道不說了。 秋雲邊記邊問道, 月紅一番大道理, 令人欽佩又嘆服, 真應好好描寫你、、 月紅一笑一朵花, 你就這樣記寫上: 文雅大方有才度, 三點一橫加個多。 雲問這個三點是? 月紅笑不才不才、、 那邊又來兩女子, 雲問兩位是何人? 玉兒珠兒姐妹花, 西征同屬中花軍, 雲煙大姐為管帶, 三月裏來桃花開, 姐姐妹妹都過來, 春雲秋雪映紅霞, 白雲上天悠漫漫, 杏花開處牧童村, 仙女思念放牛郎, 白雲過山西歸去, 大家一起來遊戲, 雲煙花仙一戰隊, 過馬五千外加零, 縱隊三個師旅團, 皆是你之往世緣, 天不負我天得我, 天邊雲霞五湖衣, 上天入地細思量, 不如原路把家回, 絕盡了斷紅塵苦。 秋雲邊觀邊述說, 醍醐灌頂是如此、、 賈行修忙問如何? 白娘演示十八法, 此十八法叫蓮花, 亦稱蓮花十八法, 雙橋貫頂陰陽位, 雙身銅像白度母。 爾時大日宮主來, 宮主曰此時宣法, 應稱大日法三相、、 開示魔女十八法, 鳳龍顛倒玉女雙, 乾坤震盪混陰陽, 蓮花十八為啞女, 其特點是文而靜, 勾魂攝魄魔女法, 其勢激烈武而動。
秋雲對賈笑開言, 目睹宮主風騷相、、
混帳東西搶關去! 秋雲忙問如何搶? 抱著你的菩薩過、、 菩薩就是你的天, 死守著地做什麼? 天道大法龍藏身, 若知心法謝你媽, 陰為雷電劈而開, 天龍倒懸雙吞吸, 以靜制動大魔法, 玉女啟蒙僅三筮, 青白度母蓮花開, 十八玉女照中來、、 雲曰多謝眾聖母。
昆侖一頌已演完, 原本六章外傳續, 只因續本太冗長, 故而只錄天尊語, 以成昆侖曲九頌、、 一頌手稿剛演完, 眾尊紛紛來開示, 現將對頌之開示, 以原記錄之形式, 附在一頌之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