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懺悔》-02
現在是陽曆二月十五日子時。請九位入座蓮花。可否研討一下修行界,宗教界,一些氣功門派裏的懺悔和考驗。此系《修行者》第81集第九章《人在凡塵》裏的內容……
學者A:關於懺悔,在書中已經論述的比較清楚。懺悔是統治勢力維繫統治,並使民眾心甘情願被統治的手段。從本質上看,是欺騙。是對人權的侵犯。若真是天有靈,主持懺悔的人,皆應下火獄!
學者B:此話未免絕對。對懺悔也不應完全否定,否則即落二邊見。懺悔有麻醉民眾心甘情願為奴的一面,同時,也有益於社會及個體身心的一面。
從宏觀上講,社會的穩定是人類兩個文明進步與發展的條件。但社會的穩定,必須要依靠某種思想的統一,否則就失去凝聚而成一盤散沙。歐美經濟的發達,科技的先進,國家的強盛,其根本是在於以《聖經》統一了各民族,各階層的思想,而取得了同步效應。
歐美國家的民眾,從小到老,每週都要去教堂禮拜,懺悔。是宗教的力量統一了民眾的潛在意識和行為,而反映出整體性的凝聚。
世界各國的統治者,都清楚的認識到了這一點。故而保護宗教,發展宗教。
只有當國家需要變革時,為了改變原有的凝聚,也就必須先從打擊宗教入手。但是,一旦完成了變革,又會立即穩定宗教,並借助宗教思想去穩定全社會。
在《易大傳》裏,孔聖把這一點論述的極為清楚。“聖人設教,天下服矣”。
儘管懺悔具有欺騙性,但是,通過懺悔,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受益的依然是民眾。
懺悔是個手段,是為了讓民眾進行自我約束,自我調整,自我身心上的平衡。這不僅有利於社會,而且有利於個體的身心健康。這就是懺悔的積極的一面。
在《修行者》第81集中,對懺悔的否定。一應該注意到妙師成書時的背景,是在94年及95年初。社會上一些氣功門派利用懺悔,敲詐勒索民財。社會上掀起的宗教熱,使大量民眾去“朝山”,去三步一叩頭的大拜大懺。而推行懺悔者卻大發懺悔財。81集第九章是在這個社會背景,氣功界背景下成的書。是故,側重點在反懺悔,號召民眾不懺悔,亢龍無悔!去砸碎門派宗派教派的統治,去做個頂天立地的自由人!
故而,書中塑造了羅地幹布戰天鬥地的大無畏形象。塑造了死不改悔的羅刹女的“貞”與‘節”。妙師把被踩在腳下幾千年的羅刹女,舉了起來。把她們舉上了天!衝破了不可逾越的天界,打碎了男權、夫權,奪取了羅漢半邊天!把四大天王換了防,換成了四大羅刹女天王!
在任何宗教裏,婦女都是最卑賤的,最低微的,罪大惡極的淫婦。是最底層的被統治者,被壓迫者。妙師把她們組成了強大的、戰無不勝的大羅刹女戰團。橫行于地,橫行於海,橫行於天!
數千年來,男權、夫權、君權,奴役婦女的手段就是懺悔。故而,若使婦女徹底解放,就要反其道而行之,不懺悔,亢龍無悔!
不過,我倒是認為,懺悔最少應保留一半。陰不懺,陽懺!
學者C:馬克思主義是主張不懺悔的。“共產黨宣言”,就是號召全世界的罪人不懺悔。如果懺悔,就不會有革命,就不會有社會的變革。
社會的穩定固然是重要的,但穩定到極點就變成腐朽。社會一旦腐朽,宗教思想的穩定社會的意義就不存在了。就會變成阻礙社會發展和變革的攔路石。
學者D:主張懺悔和否定懺悔,均屬於落二邊見。中道行應是“如是懺悔”。正如《易經》所極為強調的“時”。要應時。時未到,以及過時皆為錯。如是懺悔,即是,懺悔非懺悔非非懺悔。
學者E:這個如是懺悔未免過於玄虛?又由誰去把握那恰到好處的如是懺悔呢?如是懺悔,就懺悔這兩個字,就從裏到外透著腐朽的味。對於頂天立地的大羅刹女精神,還是應永不懺悔。但是,應適時“反思”。
在第十篇仙魂曲裏,眾天尊的詞曲皆充滿了反思。如,白骨森森平地堆,腥風血雨久難平。但反思不是懺悔,反思與懺悔有本質的不同。懺悔是向別人去懺悔,向統治者,向宗師,向偶像,向救世主。而反思是自思,不是拜服在任何人的面前。
是故,81集第九章的反懺悔是正確的,不存在時不時的問題。何時也不應懺悔!永遠頂天立地。
學者F:但是,人與人之間是有區別的。強者,可以反思而不懺悔。但弱者卻無力反思,在心裏上承受不住反思的衝擊。這時就需要幫助,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幫助。此時的懺悔起到了安慰和自我安慰的作用。
只有人中之龍鳳,才能承受住不懺悔而反思的衝擊。人中之鼠雀,承受不住反思的巨大的心理壓力而不得不求之於懺悔。是故,懺悔有存在的社會價值和意義,不可一概否定。
學者G:懺悔的本質是心理上的自我麻醉。是一種弱的投機僥倖心理。是人的不正常的心理變態。故而沒有任何值得提倡的意義和價值。《易大傳》中,孔子所強調的“時”,是站在統治階層的角度、立場,闡述治與統在“時”上的重要性。故而對民眾而言,何時懺悔,何時不懺悔,沒有意義。
學者H:統與被統,治與被治,本為一體,兩個方面。統為整體,受為個體,統受相和,對立統一。樹有大小,人有高低,江有短長,性有強弱。聰明傻子,奴才自願。強者不悔,弱者求懺。懺與不懺,皆是方便。
<六>
學者I:懺悔是一種精神麻醉,考驗的本質與懺悔一樣。如果說懺悔是對人權的侵犯,考驗則只有過之而無不如。
學者A:此話錯矣。懺悔是一種自我性的心理麻醉。誘導、迫使別人去懺悔,這是對人權的侵犯。但是,考驗在性質上與懺悔不同。懺悔是對立著的雙方,一方向另一方去懺悔。而考驗是同方,是同一陣體裏為完成共同目標的思想和行為。考驗與懺悔不可混為一談。
學者B:在氣功界的一些門派裏,廣泛的應用著考驗。要學員贊助掏錢,就宣佈這是對修煉者,練功者的考驗。如果拿錢了,考驗就通過了。考驗的本質依然是統治者統治從者的一種手段。是為了使從者去完成某項使命,去實現統治者目的的手段。
學者C:這種論斷有嚴重的立場性錯誤。考驗是發生在基本利益一致,目標一致的群體之間。是調動群體中的個體為實現共同目標,共同利益而奮鬥的手段。基礎不是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而是志同道合的關係。
學者D:但是在氣功界的門派中,考驗是應用在謀私利上,應用在愚弄學員身上。表面看是同一陣體,但同一陣體裏,依然存在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考驗的實質依然是統治者對被統治者的考驗。在人與人的關係上,性質是與懺悔相同的。
學者E:考驗與懺悔不僅在形式上不同,在內容和方法上也有區別。既然形式與內容皆不相同,根據辯證法的六點論,其本質必不相同。懺悔是一種自我精神安慰。一個人偷了東西,做了虧心事,總怕鬼叫門,而於心不安。於是通過懺悔求得精神解脫。第二天仍去偷。因為第一天的事已經買單了,結帳了。晚上再懺悔去了帳。第三天依舊重操舊業。做六天的不妥之事,第七天去禮拜懺悔。然後,下一個六天又充滿了行不妥之事的精神力量。是故,大顛曰,一切懺悔皆為假懺悔!真懺悔是不懺悔!
但,考驗卻是另一回事。就考驗本身來說,在形式上也有兩個不同。一種是被動式考驗,一種是主動式考驗。
被動式考驗是主考人考被考人。主動式考驗,是人在經歷中的自我考核驗證,是個自我認識過程。是個自我鑒定。
對於修行者而言,在顯態,一切被動式考驗都是次要的。應立足於主動式自考自驗,自知自明。
顯態的被動式考驗,會被一些“氣功師”利用謀取私利。甚至把被考驗者逼上絕路,如跳山崖、跳樓、服毒、自傷自廢等等。
即使是隱態中的被動式考驗,其修行原則是,被考驗者,只動心,不動為。隱態考驗考的是心性,而不是行為。一些練功多年的人,往往不知,不明了這個隱態考驗的基本原則,甚至誤入歧途而身亡。
而且,眾多練功者所謂的隱態考驗,大量的都是自己的虛幻映現。
過去,有的練什麼功的人,產生幻聽,一個聲音叫他從陽臺上跳下去。他認為這是師父對他的考驗。為表求道心真,朝聞道而夕死。於是縱身跳樓身亡。他違反了修行中隱態考驗的基本原則。即,考驗中的無為行。
正如妙師講學中對我們所說,對於一切隱態的所謂考驗,皆不准許有任何實際行為。而只是動動心即可。因為那是隱界的語言表達方式,並不是讓你去做什麼。
比如,有人在功態中,觀到像徵白虎令的王冠飄來了。於是大驚失色,悲慟不已。有的卻化盡全身解數,去和王冠拼命,去擊打王冠。
實際上,又哪里來得什麼白虎令?誰又有資格去承接白虎令?僅僅是對成天喊修出去,真心求道的人,讓你自我了知一下自我。看看自我到底是種什麼樣的真實心態。是讓練功的人有個自知之明。而並不是要你去做什麼?修的是心,而不是讓你有所為。這種隱態被動式考驗,實質仍是給你一個主動式自考自驗的機會。
在顯態上的考驗,如果主考人是想通過考驗被考人而達到某種目的,那就和讓人懺悔的性質一樣。
以前,曾見識過幾位年青的江湖氣功師。對一群學員說,若真心想學功,那就每人交50元。看看你們是不是真心學功。
錢,是對人的一個重大考驗。大多學員都不吭聲了,在這種真刀真槍的考驗中退縮了。
此時,有一個學員,心一橫。拿出50元交給了氣功師。氣功師微笑著對他說,是真心給的嗎?答,是真心!又問,是發自內心的,心甘情願給的嗎?答:是的,一點不假!再問,那我就收下了,你不後悔嗎?答:不後悔!永不反悔!
於是,氣功師笑曰,我是考驗你們,我要你們的錢做什麼?!說完,把50元退給了那個勇敢的學員。此時,眾學員松了一口氣。這時,只聽氣功師說,你們若是真心來學功,交50元還算多嗎?可見心不誠?心不真?現在,我再說,真心學功者,就交錢,多少自便!!!
眾學員一擁而上,這個拿50元,那個拿100元,有的拿200元,300元……
氣功師收了一大把錢。笑問,是真心給的嗎?眾人斬釘截鐵地以宏亮的聲音回答,是真心的!又問,我若真收下,你們不反悔嗎?眾曰,絕對不反悔!你收下就是。
氣功師把錢全部收下了……考驗成功!而眾學員,個個猶如啞吧吃黃連……他們經歷了一場嚴峻的考驗。
人往往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氣功考驗使一次次的氣功高潮,跌入低谷。
* * * * * *
<七>
學者F:懺悔是典型的宗教內容。不少氣功門派都在應用懺悔、發誓、發願來發展門派勢力,進行門派統治。考驗雖是宗教懺悔的一個變種,但是,在顯態中,為成就某項事業,往往就要對負有重任的人進行種種考驗。若不經歷考驗就確定承擔重任的人,往往會造成重大失誤,會使某項事業蒙受損失。故而,一概否定被動式考驗,只承認主動式考驗是不圓滿的。
學者G:如果設置一個圈套去考驗人是否能承受重任,這是對人權、人格的侵犯。
只有主動式考驗,即自我考驗才符合人道。一切被動式考驗都是基於統治人、奴役人的思想。若是為確定承接重任的人選,應該是考核,而不是考驗。
考驗是事先設置課題,去觀察被考驗者的行為反應。而考核不是人為設置的課題,而是通過被測人正常處事的經歷,行為去核定。
學者H:考驗在人,天道無驗。有為考驗,無為無驗。人天不同,道亦不同。懺悔考驗,皆屬人道,而非天道,無關緊要。天道有常,無需考驗。黃道運行,無懺無悔。懺悔考驗,皆屬人為。出界修心,界內修為。心不動為,為所未為。心動無為,無為有為。
答:已是中午12點55分。午時已過,暫且休會。
* * * * * *
學者甲:現在是下午3點45分。轉來一封四川來信。信文是九五年十二月廿四日寫的,不知何故是壓在什麼地方了?現在才轉過來。信文如下……
從第九篇第九章的真懺悔一文裏,那精闢的論述發人深省!由此,使人聯想到另一個與此有關的問題,“考驗”。
很多氣功門派裏,都有對門人、弟子、信徒的種種考驗。如道考、魔考、色考。考誠心、考道心、考佛心、考信心,考忠心、考耐心、考靜心、考毅力。考最能吃苦、考最能委曲求全……這些考驗也同懺悔一樣,更為廣泛的應用在各宗教、各門派的修煉以及人類的社會生活之中。
現在,後學回想那種種考驗,不也是勢力統治的需要,是形成凝聚力的需要。
如果說,懺悔是以溫柔的手段誘導人們心甘情願的接受他人的統治。那麼,考驗則是以強暴的手段,不敢怨言地接受他人的統治。這一強一柔的兩種手段,使人們完全喪失自主性和抵抗力,成為任人宰割的羔羊。而且還發不出半點呻吟!
如果有考驗的話,那也應該是雙向的。應是雙方考驗。否則,人人都可以自稱天下第一,而讓眾人接受他的考驗,接受他的統治?
學者乙:考驗的雙向性大概是不可能的。這裏有個“求”的問題。誰是求者,誰就成為被考驗者。而不存在求者去考驗被求者的問題。如果你要擺脫考驗。那麼你就應該而且必須於心無所求。在《修行者》教材中,反復強調要於心無所求,否則,不僅層次上不去,而且極易走火入魔。
眾多門派,宗教之所以能使用考驗這種手段去奴役信徒。就是利用信徒心中有求。也正是因為信徒心中有求,故而才心悅誠服的接受種種考驗。
比如,老師狠狠地批評學生,你怎麼就不求上進呢?!正是因為這個學生心中無求,老師就無法使用考驗的手段。
比如氣功諺語,不怕你不信,就怕你不病。一有病,就會有所求。俗曰,有病亂投醫。一有求,就上鉤了,考驗隨之而來。
學者甲:信文接著說……有些練功者,面對功態中的人物,為了表白自己求道的決心、勇氣、誠心,從容地從樓頂跳出……
學者乙:他是喪生在他的求心上。
學者甲:信文接著說……現在,我想知道,九宮及大日宮對吾等後學,是否也有某種“考驗”?不知妙師您如何看待考驗?
答:聖觀音早已代表九宮和大日講了,要於心無所求!不要輕易走上修行之路。釋佛也講了,人身難得,好好生活。
至於一個人應該如何對待考驗?那要看你的追求和目的。有時,為完成某項追求和目的,就不得不經受種種考驗。經受考驗也是被考驗者為實現追求的手段。比如,你為了辦某件事,需要蓋十個章,你就得小心的經受這十個章的考驗。甚至你還要帶上兩瓶酒去接受考驗。雙方都明白,章蓋上了,考驗就失效了。故知,考驗是假的,被考驗也是假的。僅僅是一場戲,戲名叫考驗。是個喜劇,但有人演成了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