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6日 星期五

般若心經07

般若心經07
《心經》不是阿難及其他大羅漢集結經典的作品,釋佛傳法講經主要是根據《心經》,故曰,《心經》是三藏十二部八千五百卷經文的大總持。抓住了《心經》這一卷經,就抓住了全部佛經的精華,《心經》就是觀音法門,是通往宙心的必由之路。無論是出家修行者,在家修行者,若真想修出去,而不是自欺欺人,不是故弄玄虛,道只有一條,《心經》。《心經》是什麼?中脈!

  是否是修中脈,這是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的分水嶺。凡不是修中脈的功法,皆屬世間法,皆屬為形體修行,凡屬修中脈的功法方是為生命本質修行。
  《薄迦梵歌》的功法是修中脈,《易經》中的功法也是修中脈。那麼,為什麼還有非修中脈的功法存在呢?那是因為修中脈需要時間,不修中脈,修旁脈是修形體,是為生命修行提供足夠的時間。只修命不修性,修不出去。只修性不修命,往往時間不夠,走的太早。故應性命雙修。
第四十三集 如何修行
  《心經》的起源則屬於神話。在談神話之前,還是先說說人話。也算是對阿芳及其師妹阿慧的回答。修行者應如何安排修行?修行不是突擊,不是搞運動,不是一陣風一陣雨,故要有長遠打算,要從長計議。首先,即修行的前提是要妥善安排好生活和工作,在此基礎之上,才談得上修行。修行並非是一日可成仙,一日可得道的事,是終生的事,沒有資糧的保障是修不下去的,也是修不成的,不能有任何幻想,不能幻想只要一修行就可不食人間煙火,那是不可能的。  釋佛傳給弟子的第一件東西是什麼?就是缽,缽是做什麼用的,就是吃飯用的。故修行者若要走上修行之路,首先要解決吃飯問題。  尤其對於在家人,放棄生活和工作,一味去修行是無法修下去的。這點要切記!

  第二點是,世間法的修煉危險性不大,出世間法的修行是極為危險的,世間流行功法轉周天,任憑怎麼轉,沒有什麼危險,因為修不出去,怎麼轉也轉不走,但出世間法的修行就不同了,中脈直上直下。所謂危險就是修出去了,修不出去就談不上什麼危險。
  世上,尤其是眾多居士,口口聲聲就談修出去,修出去。修出去意味著什麼?就是靈體走了,給人間留下一具死屍。故而不要輕談什麼修出去。釋佛說,人身難得。故要好好生活,萬萬不可輕生。  觀音告誡曰:若走上修行之路,你將失去一切!
  《心經》的解注已講得很清楚,要窮到無立錐之地,窮到連錐也無,才能窮到家。即修出去。這個意思反過來說就是,要修出去你會失去一切!一切!故,可勸人行善,佈施積德,但不必勸人修行。觀音也不勸人修行,並告誡不要輕易走上修行之路。
  觀音在這個問題上內心是矛盾的。她不願看到眾生輪回不止,生生死死慢慢耗費著生命能量而下墜。也不願看到眾生那樣捨棄實在迷戀的人生。故決不再主動去渡人,順其自然。留下一卷經,但把密法隱於其中,留給想修出去的人看。
  《易經》也是如此,她把如何好好生存寫在顯意裏,而把修出去的功法隱在卦之中。
  故而修行與不修行無所謂對,無所謂非,人類有權自由選擇向哪個方向去進化,上天不會從中干預,但提倡行善止惡,以免宇宙自然法則的懲罰。
  真正的修行者應該是兩種人,一種是真正了知生命是永恆的人,另一種是為探索宇宙生命奧秘的人。只有這兩種人才是真正的修行者,在修行之路上才能無所畏懼,才能將得失等同看,將生死等同看,將成敗等同看。
  是故,釋佛臨終將修出去的密法心傳于大迦葉,不立文字,不可輕傳,只有悟道、悟到那步田地的人方可傳,否則無人情。
  在三部聖典中,唯有《薄迦梵歌》一部是直接了當的,但黑天女神是只說給般度王子一人聽的。是讓一個大巫用天耳給聽走了,傳了出去。
  是故,經曰:苦海常作渡人舟。只有在人身經歷滄桑,識破紅塵之路,已不覺人生是樂時,方可行渡。真正的修行者應視人生無所謂苦,無所謂樂。人生是苦並不對,人生是樂亦不對,人生有苦有樂還不對,看透了,得悟了,方知人生無苦無樂。苦也罷,樂也罷不過是六根在根境中的反應,是心隨物境轉的一種反映,是你讓物境牽著走,隨波逐流的一種現象。
  《薄迦梵歌》的精神是一種大無畏的精神,她告訴人們,在命運面前要無所畏懼。而只有把一切真正能等同看的人,才是真正的修行者。故本叢集將此歌放在三經之首,因為它是對修行者思想的指導。《心經》放在第二步是因為它是修行功法原則上的指南。放在第三步的《易經》,是談具體持功的方法。上述三經合一則是修行的萬全之法。故真正的修行者立點要高,不僅不能分門派,分宗教,就是民族,國界也不能分。
第四十四集 夜讀心經
現在,可以這樣認為,離此三經的原則和方法,均不是出世法。亦即皆為世間法。 這裏,讀者又易產生一種誤解,總有一種好與不好的分別之心。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無所謂好與不好。你若想在人世間生存,則世間法為最,你若想修出去,出斷魂關,則唯出世間法才行。要把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等同看,把生與死等同看。世間法是為生,出世間法是生滅法。所謂生滅,就是在三界內消失,永遠無生。

  就出世間法而言,即所謂修出去,去西方極樂世界,去天堂,就佛門的修法而言,唯中脈行加入定方能有成。其餘一切方法均無成,即修不出去。
  有人說光念佛,臨終時會有接引之光引渡。什麼是接引之光?實際就是宙心之光,生命之光,但宙心之光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那又何必非要念佛呢?所謂修出去,就是臨終之時,你的生命之光能否溶入宙心之光。問題在於你的生命是否有光可溶。如果你的生命團黯淡無光,那麼任何接引之光也接不走你。無光的生命體只有一路可走,就是下墮。
  如果你的生命體有光,自己是可以看得見的,但並不是社會上各門氣功所說的那種看光方法,那是一種物理現象,在光學上稱之為光的衍射。那是物理之光。這裏說的是生命之光。
  生命之光只有一種看法,即在你的眉心,是否出現一輪秋月。有了秋月,穩定的顯現存在,而不是若有若無,不是雲雲霧霧,它又圓又亮,時刻伴隨著你,這表示你已具足四級能量。但是到這一步,仍是出不去斷魂關,能量還嫌不夠,但死後可以成仙,最下一個檔次的仙,即鬼仙。
  念佛的人不要嘲笑具有鬼仙級能量的人,因為你才在兩級以下,在0—1.5級之間,死後必為鬼或下地獄無疑。在美國的宣化上人才僅為四級能量,他靠什麼得了四級,決不是光靠嘴上念佛,而是靠打坐,靠坐禪。念佛僅僅是一種手段,是幫助你禪定的一種手段。  專門修禪定的人會知道,禪定修的是什麼,就是修眉心的光團,那是你的生命之光。
  氣不入中脈則不會成光,不把中脈修通,臨終時你的生命光體就發射不出去。不煉九陰九陽你就不會在臨終時,如何用最後一口氣,把形體的全部能量,一次性轉化為光。
  掌握這種光化技術的人,他死時,身體會突然縮小,甚至完全沒有了。臨終的細胞核爆炸產生了無法想像的高溫,可以把人體全部虹化。
  人們誤以為是把人身帶走了,也可以說是帶走了,但不是物質的有形的人體,而是整個人體轉化成的光。這就是易經中的含萬物而化光。
  以後的人們吃不了修行的苦,受不了修煉的罪,於是就搞一種自我欺騙,自我麻醉,宣揚不用修行,不用修煉,念念佛就可以了。人們覺得這種方法的確不錯,又省事又方便,一傳十,十傳百,代代相傳,誤人不淺!筆者告訴你,這些,絕對修不出去,通通淪為鬼道。  又有人想出安養院的辦法,筆者再告訴你,凡進安養院的,死後必是鬼無疑。
  為什麼進安養院的必是鬼無疑呢?因為,凡進安養院的都是要死的或等死的人,這些人雖有佛心,但就是少做了一件事,就是修行,如法修行,如《心經》之法修行。
  《心經》注中已講得明白,三世諸佛、菩薩等等皆從此經流出。皆從中脈流出,除此無它路,除此皆為旁門左道,都拐到別的地方去了,只念佛,不打坐入定,不修中脈亦是旁門左道,拐到鬼道上去,去不了西方極樂世界。
  到此處,不妨返回去再重新閱讀第四篇,從中你會有新的體悟。  那些虔誠,朝山拜佛,念佛的人不能不讓人感到可憐。因為無人告訴他們,你的中脈尚不通,能量不具足,是走不出去的。那些誇誇其談,高論經文的人實在讓人討厭,自己將成鬼,反要拉一大批人入鬼道。
第四十五集 吉星高照
  釋迦牟尼佛這次住世距今約為兩千五百年,正是我國周朝時代,和老子差不多是同時代的人。當時的印度已從吠陀經進入了奧義書時期,生命是永恆的,不生不滅的觀點在印度已是普遍承認的事實。生命生生死死的輪回現象亦是社會所公認,釋迦牟尼就是在這種宗教風俗極濃的社會環境中誕生。出生後不久,其母故去,於是釋迦牟尼決定出家去探求生死的秘密。這是佛門密而不宣的,釋迦真正出家的原因。

  釋迦苦修了六年瑜伽功,在六年訓煉有素的瑜伽功的基礎上,終於下決心打坐入定。在樹下靜坐七天,于後半夜淩晨,終於明星出現,開悟了。隨後又去林中打坐入定四十八天,獲得大神通。
  釋迦修了六年瑜伽功之後,其能量達到4.4級。在樹下打坐七天出明星之後為4.9級能量。在密林中打坐入定四十八天之後,能量為7.4級。  首先,七天打坐的明星,是在六年瑜伽功的基礎上蓄足能量的結果,但漢地佛門卻認為六年修行無用,就那七天有用,猶如人吃了四個饅頭不飽,吃第五個就飽了,於是論定前四個饅頭沒用。  釋迦從小就學藝練功,十九歲出家時的能量為2.2級,煉了六年瑜伽能量為4.4級。打坐入定七天七夜,能量為4.9級,林中大定四十八日能量為7.4級居聖羅漢位,具有了大神通。
  六年瑜伽功,達到4.4級時,眉輪已具足穩定明亮的秋月。入定7日是提煉秋月為明星即摩尼珠。有了摩尼珠人則大悟,因為可以借助摩尼珠的功能看到過去、未來及不同層次的空間。大定四十八天修的是觀音法門摩訶般若波羅密。
  事情就這麼簡單,但卻不是常人所能吃得了的苦。單就這七日夜的打坐世上又有幾多人能挺得過去。
  有的寺院或講堂搞打七訓練,也是集中坐七天,但得明星者卻不見。何以故?沒有瑜伽功的基礎。
  正如看到成者九秒跑得百米獲金獎,你去跑百米以期拿金獎,一跑卻是16秒。何以故?在百米成者的後面,有過跑萬米的訓煉。不能認為金獎只是百米的成果,以前的萬米訓煉是無用的。
  釋迦具足7.4級能量之後,走出樹林,以神通力收服了過去與他陪煉的五個人。又用神通收服了大迦葉及其千百名弟子,用神通收服了另幾位外道大師及弟子,並宣講佛理、佛法創立佛教。這就是印度的原始佛教,共一、二千人。除釋迦之外,餘者皆為外道。但嚴格來說,釋跡也是先修學的外道。但印度的外道皆以修中脈為主,瑜伽的底子很好,故原始佛教的眾弟子,最後幾乎都修成七級能量進入羅漢位。
  早期佛教十分注重功法的訓煉,打坐入定是必修之課,故四級能量以上者較多。越往後就越是放鬆了修煉,至如今的佛教已變成理論性佛教了。但理論又畢竟是兩千五百年前的理論,在如今的衛星、電子時代,一些名詞已不能適應,故淪入口頭佛教了。何謂口頭佛教?見面就一句話?問:佛教是什麼?答:念阿彌陀佛。問:佛法是什麼?答:念阿彌陀佛。問:佛門如何修行?答:念阿彌陀佛。
  故釋佛早就預言:末法時期,佛法會滅,只剩下念阿彌陀佛。  那麼,什麼是佛法呢?佛法就是通過修煉。親證生命的永恆性,並提高生命體的生命能量,以獲得較好的生命表現形式。
  佛法並不是念阿彌陀佛,念佛號僅是修煉中幫助入定的一種手段。
  當時,佛教並未統一全印度的宗教,其他各門宗教的勢力依然很大,但佛教在印度站住了腳。
  如今,印度的國教是印度教,是以瑜伽為基礎,供俸的主神是黑天。而佛教卻在東南亞、西藏、漢地、日本紮下了根。
  在中國紮根的是大乘佛教,在思想上和中國儒學得以溶通,較為適應儒家思想。佛教的中道觀,與《易經》的中、正、直的中庸思想較為相似,故能得到歷代王朝和文化界的承認和發揚。
  但是對於修行者而言,所追求的並不是紙上的文字,而是實修實證的方法和手段。修行者應僅僅是借助宗教的形式和理論方法去修行,而不去熱衷於擴充宗教勢力的盛行和發展。這也是修行者與宗教領頭的根本區別。

 故唐朝大顛和尚注《心經》時曰:不窮不到家,窮到連立錐之地的錐子都沒有的人,才能回歸,修出去。古曰:財色迷世間,空名惑道人。
 但是,在《修行者》一書中,不提倡搞這種懺悔活動,認為一切有形式的懺悔都是假懺悔,並不能斷滅果報,反而會使人套上了精神枷鎖而不能自拔。

  既然有假懺悔,那麼就有真懺悔。何為真懺悔呢?所謂真懺悔,並不是真懺悔,而僅僅是名之為真懺悔。在第三篇、四、五篇中講的《薄伽梵歌》及《心經》兩部聖典裏,講的就是真懺悔。
  那麼何為真懺悔?真懺悔就是不懺侮!就是九陰功法裏的亢龍無悔!  《薄伽梵歌》講,要去除雙味心理,把一切等同看。何為一切等同看?就是《心經》裏講的要一體同觀。何為罪?何為不罪?千秋功罪又是何人予以評說?
  修行者若陷入善與惡,功與罪,得與失,成與敗,好與壞之中,在理論上叫落二邊見,不是中道行,不是一體同觀。什麼我有功你有罪,我高你低,我本事大,你本事小等等,統統是增上慢,必入泥犁,即修不上去。
  積極修行煉功,把生命能量修上去,開慧了,觀到宙心慧日了,在慧日之下,一切罪惡、功德、成敗、得失統統蕩然無存。這就叫真懺悔。
  按唐朝大顛禪師的說法是,當你修行煉功,修出了摩尼珠,觀到了宙心慧日,那時,一切福罪、過失、功德等等在慧日之下,猶如燒紅的爐子上的一點雪,蕩然無存,此謂真懺悔。
  那麼,什麼是真懺悔?
  郎州山,灃州水,大天白日活見鬼!
  不講了……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