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4日 星期一

0Q新時代-C21本心與凡心

0Q新時代-C21本心與凡心
 
印度的釋迦佛認為人類一開始就是因為「無明」,然後由無明而產生「行、識、名色、六入、六觸、愛、取、有、生、老、死」,這就是有名的12因緣法。這個無明又可解釋為「痴」或「無知」。而參究者的修行目的,就是在於打破這個無明的心。因此在尚未打破無明之前,也就是說還沒真正的覺醒、徹悟之前的人類,可說都算是「無明人類」。
無明人類就是我所說的「語言人類」,而已覺醒的人也就是我所說的「單純人類」,至於這個「無明」,我則稱呼它為「語言精靈」。沒有覺醒的心就是「無明心」,也就是我所說的「語言人類」的心,或「語言精靈」;而已覺醒的心,因為已經不再受「語言精靈」﹝無明﹞的束縛,故可稱為人類真正的本心、本性。這是單純、童心般可愛,沒有煩惱的本來人類,它就在我們的心底,人人本有,實不必再往外苦苦追求。只要能破除對這個令人無明的「語言精靈」的執著、迷思,則人類即可恢復本有的本心自性,─覺照的、無有妄念的、大樂的、清明的自性。而這個「放下」的意思並非要人們放棄人類的語言思想,因沒有語言精靈,就沒有開悟,故參究者切勿以斷滅、任意見來看待這事。
這個真正的本心、本性,並不需要再另外製造、或模仿,也不必往古人、覺者、聖人的口裡去找,更不必往古人的儀式、名相,或書堆裡去尋。能發現這個本心、本性的人,就是我所說的「單純的人類」。
人類為何不能恢復成本來單純的人類?人類為什麼會有成敗、得失、高下、迷覺的相對的問題?這些煩惱、分別,可說是全來自於「語言相」的迷思,「語言精靈」的發酵,然後又製造出各種「心」、「信念」等,將人類層層包圍住。因此,語言人類又如何能從語言人類的口裡討到「真理」、「覺醒」、「徹悟」呢?這就是為何有些古人向禪師問法,一開口即挨罵、棒喝的原因,但是若不問則更沒有機會。這些最美麗的東西,全在你、我的本心裡,就像有人一生出來,他的雙親就在銀行裡幫他存了一筆足夠一生使用的金錢,但當他長大之後,離開父母身邊,卻不知道自己名下有這筆錢,而四處為生活辛苦、奔波,這是多麼可憐的人啊!這就是「語言精靈」的效用、放大,語言人類的奮鬥史。
每個人在短暫的生命裡,為了「信念」的執著,而產生種種的妄想的期待心,「自以為是」的煩惱、爭鬥、祈求,人人有了分別、得失、凡聖、覺迷、天堂、地獄、追求、矛盾或左右派、資本、第三道等信念發明及需求。人類因而失去了本來的真性、平等性,與善良的對待心,失去了本有的圓滿的「大愛」,而變成了語言人類的分別愛,有信念、有期待的破碎的分別愛,這種著相的愛,並非本來人類的大愛。本來人類的大愛,相當單純自然,不必說,不必思慮、期待,沒有煩惱,也沒有這麼多神聖的文字、見解。
曾經有人問過我,以前的菩提達摩為什麼要說:「求心不可給心知」呢?心要如何讓心不知道呢?這是多麼的困難啊!這就是語言人類的煩惱,分別心的發酵所無法打破的語言「無明」。其實,從「因」上的參究角度來看,第一個心字就是本來人類單純的本心,也是大愛的心、平等的心、與真理在一起的心。而第二個心就是語言人類的「分別心」、「無明心」、「知識心」,具有信念迷思的「凡心」。所以如果要得到這個真正人類本來真理、不二、平等的心,就不能使用語言人類的「知識心」去分別、製造、模仿、追求這個本來的心。另外若我們從「果」上參究的角度來談時,則正好相反,第一個心變成「有所求的凡心」,而第二個心則是「本來的真心」了。本來的人類的心,大家早已都擁有,不必再外求,無智無得,不用再立相、起相,或在知解的頭上再安一個知解。一個如如、真實的本我,圓鈍鈍、光澄澄,不必模仿做作,所以只是真實放下,放下再放下而已。但是不管從因上或果上來參,若方法正確,到最後的階段,菩提達摩所說的兩個「心」就一樣了,重疊而沒有分別。至此,凡心即是本心,見山還是山了。但話雖如此,參究者切莫等閒視之,以腦筋去想像、臆測或隨意以偏蓋全的去加以形容,那是沒有用的,必須要有証量,需真正親自到達這個田地才是啊!
而什麼是語言人類的「見聞覺知」呢?這就是我所說的「語言精靈」、「無明」的枝葉、骨髓。語言包括各種語言人類所發明的「相」、「心」,心相來自於過去經驗等外緣的集合,統合,也是我一再在其他文章裡所重覆的主題,有心參究者可以自行參閱。總之,這個語言精靈的心,上自天堂,下至地獄,及家庭、父母、子女、財產,以及種種名相的煩惱,可說是無所不包。所以說「知見立知,即無明本」,這是楞嚴經裡的一句話,我在這裡就引用它來結束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