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8日 星期五

0Q新時代-D19它本來就在當下

0Q新時代-D19它本來就在當下
 
我們都知道,所有初出生的嬰兒都像是一張張細緻的白紙一般,純真得令人愛憐,他們所有的動作都是出於原始的需要,毫不虛偽造作,因此他們根本不懂得什麼叫做煩惱。但當他們被教導如何學習簡單語言及認識環境時,他們的腦筋裡即開始輸入各種語言相。故可說每一個人從嬰兒開始直到長大成人、老死為止,各種語言相是從四面八方而來的。不管是由電視、電影、電腦、雜誌、報紙、書刊等大眾傳播,或來自父母、老師、長輩、朋友、環境、書本、經典、宗教家等等。這些語言相一旦進入身體,即會自動依照個人的過去經驗,而產生各種統合與排斥作用。因此一個人不管在任何的狀況裡,都會有語言相出現應對。
只有在那本然的專注裡,在你的思考和心靈所未能到達之處,語言精靈相才會消失﹝失去作用﹞,而這消失處亦即起源處,也是真正本性的藏身所在處。非思考分別、語言精靈的分別心所能及。那麼本性到底在那裡?它就在我們心底最安全的地方,大家都擁有的地方。我們從未曾失去過它,也不需要再用盡各種辦法想要得到它,因為它本來就在“當下”﹝這個“當下”有很多修行人喜歡說,可是到底有多少人能真正體會得到?﹞,但我們卻常常錯過它,只因為它離我們太近了。它就在鼻尖,耳邊,眼前,舌下,所以我們「想」看卻看不到,「想」聽卻聽不到,「想」要也要不到,因此想參究它,確實是需要多費點心思。首先要靜下來,細心、耐心、忠實的面對自己,面對這個心,這個語言過去經驗的精靈、這個喜歡比較分別的念頭,看它是如何的透過過去舊經驗而進入語言、念頭、行動的?一旦真正體會到時,這個七上八下的心自然就會全然的放下來,它自然會進入這個最安全的地方,每個人都擁有的「寶所」,處於永恆。

0Q新時代-D18不停的變化相

0Q新時代-D18不停的變化相
 
我們可以想像,當我們的腦筋裡塞滿了幾百、幾千年前的「自己」的經驗與思想時,我們的負擔到底會有多麼的沉重,然而我們想保存的就只是這些而已嗎?當然所謂的「這些」還包含了我們的財產、工作、家庭與名位等等,可是這些東西難道不會受到新的時代的思想、流行及政策之影響而有所變遷嗎?我們是否曾經認真的思考過,我們到底想要擁有些什麼?而這些觀點中難道真離得開語言信念?如果有一天這些想法對我們來講已經不重要,那麼是否又會冒出一些新的、所謂「重要」的觀點來取代?或能否不再生起新的念頭?
其實,每一個念頭就是一個輪迴,這是語言人類的一部份。它就是那麼樣不停的在原處打轉,但卻因人類的語言相而凸顯出了種種的變化、觀點。因此可說追隨這不停的變化相就是語言人類的特性,而覺醒者即是發現了其中唯一不變的大能實相。這大能的靈光貫穿宇宙與時空,它其實早已存在人類心底,但卻是藏在語言人類沾滿塵埃的「心盒」裡,但古今以來,可說是只有少之又少的人有機會將它打開過,這實在是非常可惜的事。

0Q新時代-D17誰是暗中的擺佈者?

0Q新時代-D17誰是暗中的擺佈者?
 
語言與意念乃是同一體,又可稱為「心」。在一群人裡面,你可聽到各種不同的意念語言群。但基本上,在這些層出不窮的念頭裡,有一個集中處,那就是被人類以每個人身體為認同分別點。不同的人身代表不同的語言群,以個人人身的利益及其好惡、過去的經驗、期待、目的,做為互相之間的交流。
每個人基本上之見解,都是以其自我較為明顯而執著的過去經驗,為向所面對之各種人事物的境界檢查及判斷點,一般人只能在對方身上聽到或看到,與自我一方預先的經驗較為符合的語言,故可說其實並不能十分了解對方真正的感受與需求。就像如果有一隻鳥,飛入我們的室內,我們所有的電器、家具,及各種裝飾品,在牠的眼裡,可說是完全起不了作用,但是對擺在桌子上的麵包,如果牠曾經被人類餵食過類似的食物的話,就會知道那是可以吃的。這就是為什麼各種動物,只關心自己過去經驗、習性範圍內的事情。但是人類卻更進一步,因為語言有其輕重感受之分別。如對「愛、恨」,「得、失」,「甜、鹹」,「成、敗」,「美、醜」,「善、惡」等等語言字眼,所聽到時的各種感受,可說大部份會與自己先前的經驗感受為主。從語言人類的角度嚴格說來,每一種覺受都不會一樣,由於每個人皆各有其不同背景的過去經驗,因此在雙方談論一件事情時,皆少有完全相同的感受。雖然他們所看到的、聽到的都可能是同一件事情。
由此可見每一個人,其實都是活在其自我過去之經驗感受裡,而對於這個感受,每個人皆有其階段性不同時間的語言定義。有時對同一件事情的感受,也會因不同的時間、地點,而產生不同的語言定義。
例如對於寒冷感受的忍耐力,當一個住在熱帶,或亞熱帶地區的人,在移居到寒帶國家住時,剛開始可能會非常的不能適應,但過幾年後又會產生不同程度的適應力,那時可能對於寒冷感受又不一樣了。相同的,當這個人多年後,回到自己的國家探親時,有可能對那裡的炎熱天氣,再度產生適應問題了。
個人主義愈發達,以人的身體為分離的群體語言﹝一個身體代表一群的語言精靈人﹞,會更加強個人身體的過去經驗的每個念頭。由身體與身體間的各自加強、疏離,更產生人與人﹝語言與語言﹞自我的矛盾,更與他人的身體語言群產生更大的分離矛盾。故人與人之間的處理上會更困難,互相不信賴的程度亦會更強。這種情形在面對自我及內心時,也有可能會發生同樣的煩惱與困擾。
或許你會說,身體自有其需求,不能單從語言、念頭來看。但是,你可知道信念對你的影響有多大?若不透過深度的參究,你可能無法真正體會到這個屬於語言精靈軟體的信念,是如何無所不在的操控著人們的一生呢?雖然,身體確有其原始需求,任何動物皆是如此。但人類們除單純需求之外,難道沒有更多來自於過去經驗的分別需求、期待,或期待落空時的煩惱?而這些又是來自那裡?
我簡單舉以下兩個例子來引用:其一,就是當我們在進餐時,有時雖然覺得肚子已飽了,但當面對那一道自己特別喜愛的菜餚時,仍會忍不住多吃個兩口,結果不小心吃太飽了,卻又感到不太舒服。問題是,到底這感覺不舒服的是誰?是誰想再多吃一些的?肚子餓了想要吃東西,那是原始需求,是由身體直接下的指令。但是那個想要多吃一點的念頭,則是語言人類的貪念,因為身體已經不需要這多吃的這一部份,故一旦超出它的負荷範圍,它即會感到不舒服了。所以這個最後吃太飽的部分,應算是腦筋想要吃的,也就是俗語所說的「嘴飽眼睛餓」啊!其二,譬如你應邀參加一個重要派對,首先,在出門之前,你可能會為到底該穿什麼樣的衣服較適當而猶豫不決。在派對中你或許因表現傑出或深得人緣而志得意滿;也可能因對自己的儀表、舉止不滿意,或因故受到冷落而覺得渾身不自在。或許有些人的言談舉止,令你看不慣,甚而心生厭惡。當回到家後你可能還再回味剛才自己的表現、談論內容,而感到滿意或懊惱不已等等情緒反應。這些其實都是你的過去經驗語言精靈在說話啊!因為絕大部份的人最關心的還是他的自我或是思想的需求,就像你最終還是最在意自己的種種表現看法。但是我所要參究者觀照的,並非膚淺的只是去了解這些道理而已。你應去注意這起分別、比較的念頭來自何處?它與你的關係有多深?而誰是這暗中的擺佈者?
以前曾經有個修行者,在跟隨老師幾年之後,認為自己已經悟道了,所以就自行離開,在某處開始講解釋迦佛的經典。他的老師知道這件事後,派其他的學生將他帶回來,並在桌子上放置七個茶杯,逐一在每個杯子上倒水,直到杯子水滿了。他問這個學生:「你知道我這麼做的意思嗎?」,學生回答:「不知道」,這時老師很生氣的對他說:「你連我的意思都不知道了,又如何能了解釋迦佛的法,而且還能解釋給別人聽呢?」,這個學生很慚愧,於是再度留在老師身邊,繼續學習參究,直到真正開悟。
從以上這則小故事裡,我們是否得到了什麼啟示?有沒有體會出呢?我們常會用自己的分別知見,以自己為中心點去了解或安排別人,而這是不是很困難,及差距太大呢?但是悟道者之間是互相了解的,故有所謂覺者們都是「同一個鼻孔出氣」。他們到底又見到了那一個相同處,而有相同的見解呢?其實,這相同的基礎,古人又稱為「體」、「理」、「本心」、「自性」、「佛性」與「實相」等名稱,這皆是人人本有,而生命本來是圓滿的,但卻被這個自我的語言精靈打碎了,所以語言人類就是活在這個不圓滿的碎片裡。而這些碎片就是人類思想、知見、知識心的語言精靈軟體系統,它確實易碎,但它卻又擺佈了幾千年來人類的生活、喜怒哀樂、成敗。只有微乎其微的人發覺,因而獲得解脫自由。

0Q新時代-D16從下一個信念開始

0Q新時代-D16從下一個信念開始
 
語言就是人類的基礎信念、行為、架構等,且關係著身心方面的健康。而每一句語言和下一句語言的連結,包含著正面與負面的語言。正面的語言可令人身心愉悅、舒暢和好情緒、樂觀,而負面的語言則正好相反。譬如當有人身體不好時,在負面語言的悲觀作用下,他可能馬上會連想到與死亡有關之事上,甚至連一些芝麻小事,都有可能被擴大及做不好的臆測。但對於一個正面、樂觀語言較多者來說,當生病時所想到的是剛好藉機休息充電一番,或順便去做個體檢,這種人即使遇到逆境時,也往往較能夠以坦然的心態去面對與克服。
由此可知同一件事在不同的正、負面語言信念之下,可產生截然不同的能量,所以語言人類應注意的是多鼓勵有關正面的語言。因此凡是想改善本身處境的人,皆可在每一個新的下一句語言信念裡從新開始,新的機會,重新得到能量,從正面的語言中得到鼓勵。

0Q新時代-D14語言人類的兩種屬性

0Q新時代-D15永遠的第一念
 
透過「語言相」於外的表達,來觀察事情,實在非常的有趣。不知你是否想過:當你為了一件事情而感到生氣時,誰是那個生氣者?自己嗎?生氣的語言相就是使自己要生氣的原因。這個生氣的語言相所表達的就是清清楚楚的“自我”,就是這麼直接,這就是第一念。至於那些促使你要生氣的一大堆原因,則已經是另外的許多自我了。而那些自我的因素也是經常在改變,而且充滿不定性的,這時已算是第二個念頭了。但那個處在第二念和第一念時的你,並不相同的,處於第一念裡面,你與語言相真正合而為一。那時的你只是一種純粹的能量,裡面並無你、我之分別。在能量裡頭完全紮實,密不通風。能量的外頭也是一樣,而這也是萬物、萬事的出入點。很奇妙吧!
我剛才雖說紮實、密不通風,但那只是從有限的語言來說的。若從平等、無限、無量的真實面來看,它則是全宇宙最自由、最通暢的地方,裡面蘊藏了無限的生機,所以它才稱為“真空”。古代的參究者則稱它為“畢竟空”。當我們正專心做事,專心傾聽的當下,如同處於第一念中,而這一念有如一艘正在行駛中的船。當船正在行駛時,船四周的水面會因而產生大小不一的波動,但當船駛過不久,水面即會恢復原狀,就像船從不曾經過一樣﹝船過水無痕﹞。因此可以說第二念的分別、比較的煩惱,就如同那艘已經駛離很遠的船,水上卻還刻意留著痕跡一樣的沒有意義。因為第二念、第三念乃是語言人類根深柢固的無明,是語言人類的原始軟體架構,及“自我”的突顯,是各種煩惱、分別的根源,也是語言人類最難改變的習性。這是語言人類的原始無明的無奈,也是參究者打破無明的下手處。
打破無明,而見到實相的悟道者,因照見第一念的能量的絕對性、平等性、不二性、永恆性,故這永遠的第一念又可稱之為“不二法門”、“不動地”。這永遠的第一念,是一把鑰匙、一道門,也是禪者參話頭的本地。而這個真空、妙有的能量,竟然可以大到超過整個人類語言系統,這是所有人類以及萬物總和的大能,古代的參究者稱之為“真心”。這個真心是我們語言人類凡心的“思慮”所不能及的,不能刻意模仿、想像、勉強造作,但它也沒有離開過我們任何的語言、思慮、相。我們無法以語言人類的見聞覺知的心、壓抑、做作的心或語言、意念及斷滅等相去描述它,或獲得它。其實我們從來都沒有失去過它,它也從未曾離開過我們,但它也不是語言相、語言精靈軟體本身。不過,任何的語言、相、思慮心、見聞覺知裡都擁有它的能量的給予,就如同千江、萬水都能普獲明月的垂照一樣。
故身為語言人類的我們,實應感到鼓舞、慶幸,因為我們都是屬於這個大能量的一部份。我們其實真正擁有最大的自由,我們的身心也皆獲得本自大能量的寵愛,因此我們的煩惱及過多的思慮根本是多餘的。且讓我們仔細的傾聽那些由大自然流洩出來的樂章吧!如果能透過參究,照見實相而放下無謂的追逐和停止鑽牛角尖,則真心的歡悅就會出現在我們的心裡及身邊啊!

0Q新時代-D14語言人類的兩種屬性

0Q新時代-D14語言人類的兩種屬性
 
語言人類的構成因素,若依其執著性來說,大至可分為兩種:第一種在此暫稱為A。是屬於橫面的知識、經驗、資訊、念頭聯想的法執,這是屬於知識心的範圍。第二種則暫稱之為B。是屬於縱面的自我身體習性之執著,也可稱為我執。
第A種是屬於腦筋的外來知識、經驗的心。在平常之情況下,此心是屬於幻想、分析、比較、創造力、政治力、公關力等。
第B種是依賴於對身體本身及過去之習性的敏感度,如感受、習氣、攻擊力、個性、疾病,潛力、免疫力,及對刺激物的興趣等等。
而A與B的組合即是語言人類之形成的不可分開之結構。A是當今用來溝通、運作、思維的自我;B則是屬原始的自我。這兩者很不易分辨。在參究法來看,A是屬所觀察的境界﹝又稱為色、相,及被觀察者﹞;B則是屬於能觀的我﹝又可稱為心及觀察者﹞。若從參究法上來說,由於語言人類尚未打破無明,因此仍然是處於一個處處相對的世界,亦可稱為無明世界。處於無明世界的我們,一個無明者,若對參究有興趣,想打破無明,獲得真正的自由,則擁有一個正常的A+B的語言精靈系統,是參究者走上覺醒之道的橋樑,也是越過無明大河的渡船。
由於A系統所扮演之重要角色,而掩蓋了屬於原始人類的B系統,亦由於A系統的廣泛渲染,已經實質的影響到當今人類的各種作為,故可說是語言人類的主要結構。系統的廣泛渲染,已經實質的影響到當今人類的各種作為,故可說是語言人類的主要結構。但是B系統也並非從事參究的最後目標。因為從語言人類的角度來說,B系統的觀察者也就是包括所有思想、信念、知識、相的比較分別心。所以觀察者就是外來的境界,觀察者就是信念。屬於B系統的觀察者與A系統有其不可分的重疊性。但我們不能因此就說A+B系統,或個別A、B系統就是實相。但是實相也離不開A、B系統。所以不能捨A、B系統求實相,亦不能住實相分別A、B系統。
參究者若是A與B的性格太過強烈的話,會常自處於事事執著中,而又無法自我覺察到。因此容易耗費太多的心力於社會、名利、現實、公關、人群、政治、知識、法術與神鬼之上。會因依賴語言信念系統太深,而不適合立即進行心靈上的參究工作。通常這類人需先從多靜坐,自我返思,行善與贊歎護持醒覺教育,及多接近大自然,讓心靈更加柔和,並改善自己周遭的環境,則個人之法執與我執皆會減少,將更利於接下來之參究工作。﹝若有緣能透過善知識的帶領,則將可少走很多的冤枉路。﹞這類的參究者在悟後的感受將會很深刻,是相當值得的。所以開悟與個人的身份、職業、IQ、EQ、聰明,及反應的快慢,是全然無關的,但與0Q零智慧卻有絕對密切的關係。
而對A與B這兩項天性執著感較低的人,則可直接參究,較容易打破無明,然而悟後的感受則不會太深刻。另外有一種天生就不易提起疑情的人,若欲從事參究,則較不易得力。對A與B兩種系統感受較弱的人,由於能量太低,從事參究容易感到煩惱,使不出力。須俱備福德因緣,等條件準備好,即會有進展,故不需太勉強,而產生煩惱,信心是最重要的。當然,參究者本身的興趣、信心、耐性,及根器,和內外各種條件的配合,都永遠是參究成功與否的最重要因素。

0Q新時代-D13靈魂的語言人類

0Q新時代-D13靈魂的語言人類
 
「靈魂」這個名詞﹝語言﹞,可說是已經被人類使用了幾千年了,甚至於連有些科學家也曾深入研究中,似乎有這麼一回事,又似乎沒有。但不管如何,它實在是一個令人感到好奇、興趣及普遍被提及的語言,它大可將人類的另一種寄託,或一些發生在人類身上但又無法用科學理論來解釋的神秘領域,用這個名詞來做替代。它被定義為身體之外的另一個操縱本我,但我們若從另一個新的角度來看,其實每個人的各種不同的相就是靈魂的相,包括各種生物都是一樣的,可說大家都是不折不扣的靈魂,而且皆有覺有受。這些覺受透過經驗的語言,自我完成於自我世界的感受裡,它是如此實在的經驗著每一個「語言」,所以若更進一步來說,每一個人,就是重重無盡的靈魂的相的整合,重重無盡的語言的連接、對待、感受、期待、與矛盾等等。而身體內在的自然衝擊的生命力量和外在世界的巧妙配合,形成了不可思議的合和生命世界。
雖然靈魂與人類之間的交會本身,只是一種純自然能量和自我個性覺受,但是語言人類卻能以豐富的信念思考方式,相對的語言投射方式,將語言人類的生存基礎的想像世界做得天衣無縫,可說是處處語言,處處身口意、處處在心、處處皆是相,讓有心想參究的人,很難下手去找個出處。雖然如此,但靈魂這兩個字仍然處處可見,豐富了語言人類的需求,我因此而稱它為靈魂的語言人類。

0Q新時代-D12各種念頭的0與1,打破空、無

0Q新時代-D12各種念頭的0與1,打破空、無

語言人類的各種念頭﹝包括語言信念等﹞,就像介於0與1之間,1是代表有的觀念,0則是代表不存有、虛無、空、滅的觀念。這兩個代表性互為襯托和極端的相對,大部份的語言人類日常生活上的語言皆在這兩端的中間呈游離狀態。即是可能有、可能無、有、無、非有、非無、非非有、非非無等情形。若說「有」時即有「無」為隱性基礎,若說「無」時亦即有一個「有」為隱性基礎,同樣的若是說「不存在於有無」時即是有個「存在於有無」的隱性基礎,若是「不說」亦會有一個「說」的隱性基礎。所以有「放下」的語言,就有「提起」的隱性基礎,而「彼岸」即相對於「此岸」。「去」相對於「來」,「離」則相對於「聚」等,故若想要離「苦」就等於承認有個「樂」可得,想「去」就等於承認有「來」,想「無」就等於承認有個「有」。另「天堂」就是對照「地獄」而產生,「生」亦是對照於「死」。再反過來說,「不想」有,亦是「想」有的隱性基礎。
當然,語言人類亦喜歡使用一些廣泛的絕對化語言來形容實相。例如:空、色、當下、世間法、遍一切處、原罪、三輪體空,三位一體等類似絕對的信念。故語言人類的分別心,知識腦筋卻是如此無窮無盡的互為印證下去,這個腦筋分別永遠如影隨形般跟著語言人類,分別心亦如芭蕉的莖幹,剝到最後卻「一無所有」。這是語言人類在運作精靈軟體時,接近「0」的時候所呈現的各種境界語言,通常皆是消極的滅、死、寂、無、空、虛、無依、恐懼等。甚或掉頭去重拾名相追逐的全有、存有或是更為偏激、極端,或是宗教性的偉大信念、語言、主宰等,其中又以消極性的語言最為麻煩與傷身。故想突破這個「空、無」的無明語言,實不容易,需俱足福德因緣,所以0Q零智慧並不是「空、無」,它必須打破所有相對的無明。
信念的語言除非見到它自己與自我的雷同點,及其無自性的變化統合,最重要的是它自己的侷限性,否則語言精靈是不會放棄其老大的位置,而甘退居第二線來服務人類,它就是語言人類自己,也是語言人類軟體本身,故知要擺脫這個無明心是何其不易!不過若用「擺脫」或「無明」的字眼亦會有「擺脫後的自由」與「破無明之後的清楚」為其隱性基礎,所以我們應以不急不徐,小心地以柔軟、大愛、善觀察的心,用一種與心靈遊戲的心來參究。在還未真正徹底解脫前最好不要急著名利出頭、說法度人,或有急功著相之心,而應以平靜的心靈做好自己平常的角色。用隨緣行善的心,再加上正確的參究方法,「但盡凡心,莫作聖解」,則或許有打破無明,照會實相,發現語言精靈軟體,而獲得大解脫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