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7日 星期四

0Q新時代-D02心靈的僵化與大樂

0Q新時代-D02心靈的僵化與大樂
 
人類的真正快樂,並非來自思想對照之下的快樂,因為由思想所對照之下的快樂,和語言人類的分別信念有關。快樂和痛苦的語言相往往是由相對、比較而來的,成功與失敗是相對的,善與惡、得與失也是相對的語言。語言人類常因過去經驗的相對語言的架構與外境的接觸而產生期待、結果、分別、証明、個人、你我、英雄及模仿等等語言模式。故一時短暫的快樂,大都來自於價值期待的信念之達成,或個人與他人的比較,或一時一地的成功的証明。
但是由於受到環境、思想及過去經驗的不斷接觸統合,價值觀的改變和新的期待、流行、增減,常使快樂過於短暫,令人很快的又陷入煩惱的處境中。因為人心的僵化、自我正在快速增加。人心的變化並非來自個人,而是群體語言信念,透過資訊通訊快速傳達下的經驗產物。
真正的快樂來自語言人類深入瞭解語言的不定性,信念的不定性,群體的不定性,從而深入印證語言和行動,語言和信念,語言和自我的直接關係。由覺醒智慧的能量,而淡化了語言精靈的影響,進而身心由高速的攀緣、僵化,進入緩慢的穩定、舒展,進而內心產生無有法、我的祥和,真正的安寧早已存在,身體與大自然能量實相有了直接的感受,心靈和天地間也產生了一體的感動。此後不再受期待、分別等語言相所拘束、煩惱,而由內心真正產生的“大樂”。這是真正永恆的快樂,這個快樂由天地賜予、由自性發出,不增不減、不苦不樂、不淨不垢、無智無得,清清楚楚,善分別一切世間法,由無明煩惱的語言人類回歸快樂的本來人類。

0Q新時代-D01真正的滿意快樂是什麼?

0Q新時代-D01真正的滿意快樂是什麼?

每一個念頭及語言皆是一個信仰,一個較顯著的語言,就是一個短暫時期的信仰,當它浮現時,它就是一項宣示和行動。一個人本身就是一大堆信仰的組合,語言人類就是一群信仰的組合、一大堆組合的經驗的語言。我在這裡所說的信仰,並不只包括宗教上的,還包括了各種思想、文化、分別、信念、經驗及知識等。
如果一個人所信仰的組合還算平衡,則他的煩惱將會比較少,但是這還取決於其所處在的社會並沒有太大的變動,更新的思想理論還未出現,不至於被另一個更新、更吸引人的流行觀念入侵,自己本身及周遭親朋好友也尚沒有受到太大的無常變故及身心的打擊等等情況。像目前社會通訊之發達、電視、電腦網路及各種資訊媒體之盛行、暢通,難保一個人的觀念或信仰不被影響而產生變化與煩惱。
我說過,任何一個思想、語言,就是信仰,就是經驗、分別、比較或行動,所以對身心當時的變化很明顯。有人鼓勵「格言」治療法,其實那就是一種「對治法」。例如對一個不快樂的人,若剛好看到一本書、一篇文章、甚至只是一小段落的文字,只要內容剛好能與他內心當時情況產生共鳴,又能不著痕跡的引導入正面思想時,則這個人的心境就暫時改變過來,所以那些習慣用格言來激勵自己的人,會不停的去找出各種使自己滿意快樂的格言,來做為自己做人處事的態度。其實那些能令他們感到滿意快樂的也只是他們腦筋的另一個語言、信仰而已。但是一般人卻很習慣於這種方式,而且類似的方式不停的透過政治、宗教、心靈、哲學或各種書籍出現,因此,是否有人想過,到底真正的滿意、快樂是什麼?
我們必須親自去驗證,看這個反覆無常,無窮無盡的語言、思想、信仰是怎麼出現的。如果我們稍不注意,將再執著另一個新的思想、語言或舊的思想語言﹝其實這些皆是過去經驗的延伸﹞,而無法放下過去包袱,永遠都處在無明、執著、期待的狀態中;就像蜜蜂一樣,無法停止忙碌。但當偶而得到暫時的清淨,可以好好的面對自己時,一些失敗、寂寞與無聊的語言念頭,在不知不覺中會再度生起,令人有要暫時停止呼吸般的勉強與不舒服。所以若不經過仔細參究,打破這無明心,全面放下、再放下,終究還是只在語言相的驅使之下,一生活在各種信念的語言精靈範圍裡而不自知。與各種相對煩惱、矛盾周旋不已,而無法得到真正的解脫至樂境界。

0Q新時代-C24終於不再迷失

0Q新時代-C24終於不再迷失
 
你必須很清楚的看到你的心與外境、過去經驗的互動關係和過程,自己和別人是如何的受到過去語言經驗之精靈的影響。不要很快的對它們做任何注解、分析、與下結論,或預存先入為主的觀念。必須很清楚的看到這個語言舊經驗的精靈,它是如何地在你的行動中產生,你和這語言舊經驗精靈之間的關係是如何的接近、如何的不可分離。
看清楚它,忠實的面對自己,不要讓它溜過,心要靜下來才能看得到。你也無須先完全相信我,或告訴我有關你的見解。我所說的話,對於你的真正心底所能產生的效果很有限,你不須回答我什麼,或告訴我你悟到了什麼,我也不想強迫你去相信。
只有你的心底真正體會到的,親見到這個實相,你才能真正的放下,不再顛倒、煩惱、及起心動念。也才能真正感受到這個絕對自由的生命,並體會到原來真正的你和我和整個大自然及萬物之間,並沒有任何的差別﹝事實上也並沒有所謂真正的你和我,這只是為了描述的方便而已﹞。但奇妙的事情發生了,原來你的生命竟然可連接到那遙遠的星球裡。整個大自然裡,大如太陽,小如細沙、螞蟻,竟然都是屬於你的一部份,在這中間並沒有任何距離、大小的比較,及空間、時間的分別,你終於真正不再迷失、顛倒,享有現成的本地風光。

2008年3月24日 星期一

0Q新時代-C23相似解脫與俱足解脫

0Q新時代-C23相似解脫與俱足解脫
 
在這本書裡及平常所言談說中,我曾談到過好幾次有關大解脫的形容詞。我以古今較為人們所熟悉之名相、文字、語言來引用這個實相的相關語。如無邊、無盡、真空、妙有、實相、畢竟空、大自然、上帝、神、如來、不生不滅、寂滅、無生法忍、最究竟義、不二、平等義、第一義諦、無著、真如、無相、無願、大樂、常寂光土、常樂我淨等等。
其實這些相關語亦只不過是一種方便解說而已,有些文字甚至已經成為宗教、門派信仰的特定名詞,故參究者切勿去想像、模仿或與人爭辯其中之含義,因為真實的面貌是無法用語言、文字解釋得出的。既然不可說當然也就很難去比較、分別、演說了。參究的主要目的是在於打破無明煩惱、妄想執著,而獲得心靈解脫之大自在。因此若因緣不俱足或沒有興趣,及自認無此需要者,就不必勉強,以免多添了一些無謂的法執與我執。
從參究上來說,解脫大致可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相似解脫。這種解脫以透過各種修煉之方式,尚未證入實際空性、實相。當然不可否認,透過各種不同修練方式,可讓參究者本身對各種事物的執著心減少,故在日常生活的處理上即能有所為,有所不為。這類型的人雖然尚未完全證悟,但在覺醒法上也常會說實相、空、無、無盡藏、無相、無邊等法,並亦知道讚嘆及護持那些真正的解脫者說法、住世。一般說來,參究者若能達到相似解脫,亦是一種有益於自己及世間的生活方式,這種人仍然可得到已醒覺者的讚嘆與加持力。在這種相似解脫之下,參究者也可以會得生命的初步真諦。也就是經由觀照到自我即是語言相,自我與語言精靈軟體的不二,自我的無自性,而認識到無我、無法的本來面目,終而獲得完全證悟解脫。
如果以百分之一百來代表圓滿實相的話,則相似解脫大約介於百分之一至百分之八十之間,也就是說有可能證入百分之一至百分之八十的空性。但一般來說,參究者若無法證入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空性實相的話,信心仍然不夠堅固、穩定。在這裡面,若能證得百分之十以上的空性的話,可稱之為初證者,也就是初入門者,這些人已經可說是走在覺醒的大道上了,在持續的參究之下,只是等待機緣一到,得大解脫而已。在這百分之一至百分之百的證空性過程之間,參究者會有各種不同之境界產生,但在裡面卻如人飲水,除非有相同或越過其證量者或許明白外,其餘之人是不可能知道其覺受的。
第二種則是屬俱足解脫。這是已證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空性,這時才可算是真正實際的證入實相,此和觀空是完全不同的。若能達到此境界以上,即能清楚諸法實相之不可說及無法想像。在這種境界裡仍然會留著百分之二十之內的熱惱在,非得到完全與世間無干涉,決不證到百分之百的圓滿。獲得這種境界的參究者,大部份在世間裡的願力、想法皆已消融大半,少有牽掛,該做已作,唯有留下百分之二十左右的熱惱在,仍可用來遊戲世間,教化有緣者,以及日常生活之用。其實若是已實際證空性者,除了平常之隨機教化,及工作之外,應少語、少熱、少惱、少染、少勞,隨緣隨順,保持輕安,氣息自然柔和,閒時可做各種創作及適當運動、園藝,或靜坐,讓身體常有充電的機會。總而言之,一個成功的參究者到了這個階段,已清清楚楚,大事已了,不管想要有為、無為、教化、遊方皆已無礙。

0Q新時代-C22它藏在鼻尖、腳下

0Q新時代-C22它藏在鼻尖、腳下
 
如果有人自認已經很清楚的了解到我所說的語言精靈到底是什麼了,或已閱讀過不少與此類似的書籍,但只要當他雖可看到別人的貪瞋癡,卻察覺不到自己的貪瞋癡,看得到別人的諸多過失,但卻看不清楚自己的缺點時,這還是不夠的,這表示他仍只在知識的範圍內了解而已。這些知識仍然是自己心中的一種分別比較經驗,憑這個是無法讓自己得到全然的解脫的。
你必須很清楚的看到自己的貪心、忿怒、矛盾、期待、追求、執著,妄念、驕傲、恐懼與懷疑等等,去看這些分別比較的心是來自那裡?它們又是如何消失的?不要很快的想表達你的看法與結論,去看清楚自己的起心動念。這些看法、結論,與起心動念都是語言精靈。看清楚它,它是如何的不定性,及它與外境過去經驗的關連,它如何行動?它如何分別?它與你的關係又在那裡?它與心的密切關係到底有多大?它是不是屬於你的念頭?什麼是這永遠不變的本性?你與本性的關係?什麼是實相?
如果你對這些問題無法看的清清楚楚,它們就會主宰你一輩子,它藏在你的鼻尖、腳下,很不容易發現的。不要讓它占據你的舌頭、頭腦、心田,請將嘴巴閉起來,回答我看看!

0Q新時代-C21本心與凡心

0Q新時代-C21本心與凡心
 
印度的釋迦佛認為人類一開始就是因為「無明」,然後由無明而產生「行、識、名色、六入、六觸、愛、取、有、生、老、死」,這就是有名的12因緣法。這個無明又可解釋為「痴」或「無知」。而參究者的修行目的,就是在於打破這個無明的心。因此在尚未打破無明之前,也就是說還沒真正的覺醒、徹悟之前的人類,可說都算是「無明人類」。
無明人類就是我所說的「語言人類」,而已覺醒的人也就是我所說的「單純人類」,至於這個「無明」,我則稱呼它為「語言精靈」。沒有覺醒的心就是「無明心」,也就是我所說的「語言人類」的心,或「語言精靈」;而已覺醒的心,因為已經不再受「語言精靈」﹝無明﹞的束縛,故可稱為人類真正的本心、本性。這是單純、童心般可愛,沒有煩惱的本來人類,它就在我們的心底,人人本有,實不必再往外苦苦追求。只要能破除對這個令人無明的「語言精靈」的執著、迷思,則人類即可恢復本有的本心自性,─覺照的、無有妄念的、大樂的、清明的自性。而這個「放下」的意思並非要人們放棄人類的語言思想,因沒有語言精靈,就沒有開悟,故參究者切勿以斷滅、任意見來看待這事。
這個真正的本心、本性,並不需要再另外製造、或模仿,也不必往古人、覺者、聖人的口裡去找,更不必往古人的儀式、名相,或書堆裡去尋。能發現這個本心、本性的人,就是我所說的「單純的人類」。
人類為何不能恢復成本來單純的人類?人類為什麼會有成敗、得失、高下、迷覺的相對的問題?這些煩惱、分別,可說是全來自於「語言相」的迷思,「語言精靈」的發酵,然後又製造出各種「心」、「信念」等,將人類層層包圍住。因此,語言人類又如何能從語言人類的口裡討到「真理」、「覺醒」、「徹悟」呢?這就是為何有些古人向禪師問法,一開口即挨罵、棒喝的原因,但是若不問則更沒有機會。這些最美麗的東西,全在你、我的本心裡,就像有人一生出來,他的雙親就在銀行裡幫他存了一筆足夠一生使用的金錢,但當他長大之後,離開父母身邊,卻不知道自己名下有這筆錢,而四處為生活辛苦、奔波,這是多麼可憐的人啊!這就是「語言精靈」的效用、放大,語言人類的奮鬥史。
每個人在短暫的生命裡,為了「信念」的執著,而產生種種的妄想的期待心,「自以為是」的煩惱、爭鬥、祈求,人人有了分別、得失、凡聖、覺迷、天堂、地獄、追求、矛盾或左右派、資本、第三道等信念發明及需求。人類因而失去了本來的真性、平等性,與善良的對待心,失去了本有的圓滿的「大愛」,而變成了語言人類的分別愛,有信念、有期待的破碎的分別愛,這種著相的愛,並非本來人類的大愛。本來人類的大愛,相當單純自然,不必說,不必思慮、期待,沒有煩惱,也沒有這麼多神聖的文字、見解。
曾經有人問過我,以前的菩提達摩為什麼要說:「求心不可給心知」呢?心要如何讓心不知道呢?這是多麼的困難啊!這就是語言人類的煩惱,分別心的發酵所無法打破的語言「無明」。其實,從「因」上的參究角度來看,第一個心字就是本來人類單純的本心,也是大愛的心、平等的心、與真理在一起的心。而第二個心就是語言人類的「分別心」、「無明心」、「知識心」,具有信念迷思的「凡心」。所以如果要得到這個真正人類本來真理、不二、平等的心,就不能使用語言人類的「知識心」去分別、製造、模仿、追求這個本來的心。另外若我們從「果」上參究的角度來談時,則正好相反,第一個心變成「有所求的凡心」,而第二個心則是「本來的真心」了。本來的人類的心,大家早已都擁有,不必再外求,無智無得,不用再立相、起相,或在知解的頭上再安一個知解。一個如如、真實的本我,圓鈍鈍、光澄澄,不必模仿做作,所以只是真實放下,放下再放下而已。但是不管從因上或果上來參,若方法正確,到最後的階段,菩提達摩所說的兩個「心」就一樣了,重疊而沒有分別。至此,凡心即是本心,見山還是山了。但話雖如此,參究者切莫等閒視之,以腦筋去想像、臆測或隨意以偏蓋全的去加以形容,那是沒有用的,必須要有証量,需真正親自到達這個田地才是啊!
而什麼是語言人類的「見聞覺知」呢?這就是我所說的「語言精靈」、「無明」的枝葉、骨髓。語言包括各種語言人類所發明的「相」、「心」,心相來自於過去經驗等外緣的集合,統合,也是我一再在其他文章裡所重覆的主題,有心參究者可以自行參閱。總之,這個語言精靈的心,上自天堂,下至地獄,及家庭、父母、子女、財產,以及種種名相的煩惱,可說是無所不包。所以說「知見立知,即無明本」,這是楞嚴經裡的一句話,我在這裡就引用它來結束本文。

2008年3月23日 星期日

0Q新時代-C20回頭來看這把心尺

0Q新時代-C20回頭來看這把心尺
 
從事心靈的參究工作,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心中不能存有任何先入為主的觀念,尤其是一些根深柢固的信仰。你不能一面從事參究,另一方面卻又一直凡事都要拿著一把過去觀念的尺來衡量每一件事情。你必須回過頭來看看這把心尺,這些影響你日常情緒、判斷的過去觀念,與每一件事情的覺受與需求關連的源頭,﹝例如:我認為、我希望、應該、是怎樣、你必須、這個好、那個不好、那是假的、這才是正派的、我想要、我知道是、如何才能夠、等等﹞而這些語言之中,亦皆有其不同的感受、經驗的語言。查查看是否都真的不同呢?在裡頭有沒有一個相同的基礎?「過去」是什麼?「未來」又是什麼,而「現在」這個語言基礎又在那裡?還有「我」、「你」又是誰?如果你老是守住一些傳統包袱的觀念,又想奢求覺醒,那就如同一個想出遠門的人,一直沒將家裡的大門打開,卻在自家的客廳裡繞方步一般。

0Q新時代-C19能觀的是什麼?

0Q新時代-C19能觀的是什麼?
 
當參究者在做各種「相」的觀想 ﹝如符號、畫像、光芒、聲音、色彩等等 ﹞互動關係之時,應同時反問:觀者是誰?也就是這個能觀的是什麼?這個觀者與被觀者的相有差別嗎?世間種種語言、念相、動作是否也是如此?而「自我」又到底在那裡?無我的覺照能生起嗎?圓滿、平等、不二的覺照是什麼?凡想要有所作為、模仿、及想要變成什麼的心,能離開「自我」嗎?若能將心徹底放下,則無我的大樂就能立刻現前,真正的智慧亦必然產生。這並不同於語言人類的知識腦筋﹝知見﹞,而是自然的平等覺觀,天衣無縫的智慧,沒有矛盾、顛倒的自性運作。

0Q新時代-C18自然的空靈

0Q新時代-C18自然的空靈
 
一般說來,處於語言精靈軟體操控之下的語言人類,他的種種過度尋謀、解慮的運作,就像影子追著身體,樹影隨著樹木一樣。但參究的過程卻像剖開芭蕉樹的幹,及剝洋蔥般,一層一層往裡剝下去,到最後卻發現空無所有,對這個空仍應小心去覺察,是不是仍然是屬於參究者的腦筋去想像、模仿的範圍內。只有參究者能真正經驗到澄清、自然的空靈,內心深處才能完全放下與不疑。故個人認為一個真正的參究者不應企圖想從書本或想由上師的口裡獲得答案,因為沒有人能完整給你答案。如果你執意那麼做,只會增加你個人「知解心」,「知見」及信仰上的分別成見而已。
請記住,你的參究工作是要讓自己的內心真正會見到靈明的、絕對的「實相」,和無我的本心。至時,你的無明妄念才能真正的止息、放下,返回本來的單純、天真,而不是語言人類的執著、妄想。那時你將不再受到語言精靈的控制,成為一個真正的解脫者。

2008年3月22日 星期六

0Q新時代-C17突破三個無明關

0Q新時代-C17突破三個無明關
 
「語言精靈」的參究方法,我認為大致上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是平常人的「本來無明」階段,第二個稱為「知見無明」階段,第三個則是「最後無明」的階段。這三個階段就是語言人類的見聞覺知階段,也是語言精靈軟體的控制的階段。
第一階段的本來無明,是語言人類與生俱來的無明。處於分別、得失、有無等等相對世界的煩惱裡面。因為有了這個原始的無明,所以產生了一連串的人類生活史。一個由愛恨、得失、取捨、生死、老少、你我而產生的分別知見史,開始了「知見無明」的人生﹝第二參究階段﹞,這也是基本的語言人類史。如果有人對人類的生命及煩惱、無明產生了疑惑,這就是促使心靈參究的動力原因。當然,另有些人會走向尋求宗教的慰藉,或是試圖從科學的探討中去取得答案。從事心靈參究需要有自省的智慧和能量,及疑情的產生。對待這個疑情,就好像在實驗室裡尋找真相的科學家一樣,需要一種熱切又專注的態度。
從事精靈參究法參究時,所有的人、事、物、法及自我的思想、經驗,皆是被懷疑、觀察的對象。這些被觀察的境界,和自心的交集,產生各種分別、覺受、知見,這些皆來自於過去的經驗、外來的境界、傳播、報導等,不停的在自心上做統合、分別,並由腦筋、身體等感官行動出來。而這些意識行動都是破碎的、亂七八糟、片段的。這些現象由於經千年來的累積,故語言人類處於其中,早已被薰染成理所當然,而不易查覺了。
這些既定的語言人類的心靈軟、硬體工程,由參究者─「觀察者」的疑情去觀照、參究;而那個被觀照、參究的對象─「被觀察者」,就是這個語言人類的軟體工程─語言精靈。這個語言精靈,我們平常稱呼它為「心」、「意念」、「相」、「色」、「境界」,但不管如何稱呼,它皆來自我們外來的過去經驗。如師長的教誨、父母的教導、經論、報紙、傳統文化、社會雜誌、電視、朋友、長輩的傳播、遭遇的輸入。在不同的時、空間、地點、團體的自我統合經驗,它以語言相存在於人類的身心裡。所以我又稱呼它為「語言精靈」,因為它也像精靈般的行蹤飄忽不定及善變。但它卻是人類行動、矛盾、肯定、否定、懷疑的指揮者、當事者、判斷者、被判斷者。它身兼裁判、球員與觀眾的角色於一身,卻又躲在這些角色的身後,不易被發現。除非參究者俱備很大的疑情、能量與興趣,就像很多認真的科學家們,在實驗室裡奮鬥的那股耐力、體力和信心一樣。因此我又稱這三個未擺脫語言精靈的,無明階段的人類為語言人類。
當參究者進入到一種彷彿是「山窮水盡」的地步時,「觀察者」的「自己」和「被觀察者」的「語言信念」﹝或稱境界﹞將會有消失或重疊的覺受,這是個恍惚無我的境界,這也就是第三階段的「最後無明」。但是觀察者到這個地步,如果仍然有空、果、悟、覺、知等想像、分別的覺受,或其它來源的智慧、知識看法,則最多仍只是在「知見無明」的境界而已,因為還有一個我念存在。最後無明的境界是黑黑洞洞,如長夜漫漫。參究者與「無」融為一體,但恍惚之中,似有個範圍。所以我稱之為「山窮水盡」。但這個「山窮水盡疑無路」的境界是靜態的,當他在某個「點」的觸動上,終於「柳暗花明又一村」,豁然開朗了。至時,觀察者與被觀察者合而為一體,參究者完全照見「語言精靈」的蹤跡。
當參究者與語言精靈無一無二,參究者體會到真正無我、無法、無修、無證、無智、無得、無相、無時空、無實、無虛、無無的真理時,這是純自然的,而非憑腦筋想像的,也是做作、模仿不得的。他將不會再在知見分別或另立知見,但亦不會有「有無」知見上的執著、無明。到此時參究者身心上的感覺非常的輕快、柔軟,而且清清楚楚,能觀照分別一切事物,和往常已有顯著不同,但仍是一個平常心,凡夫相。
若參究者到這裡仍有分別、煩惱或起心動念,或尋伺、疑惑,則必須真實面對自己、詢問自己是否真正了解了「語言精靈」的運作,或真正證悟?只要有對立煩惱,心不能確實放下,仍然有疑惑時,則仍應以「知見無明」當做自己的現前階段,繼續在行、住、坐、臥裡參究。直到完全沒有疑惑、無明、圓鈍鈍、光澄澄為止。這時參究者自己即能體會不受「語言精靈」控制的感覺。語言精靈已不再是他的束縛,這才是真正的解脫自由。
所以嚴格說來,「本來無明」和「知見無明」階段是不能打破的。這兩種無明皆是在語言精靈的知見裡起心動念,或另立知見。這屬於語言人類見聞覺知的軟、硬體本性,這是「心」、「意念」、「相」,的語言人類無明行為和思想,由「相對」而建立起人類知見架構。但是「最後無明」卻可以打破,且一破永破,不再相對知見上起心動念,完全進入一種自然絕對的覺照世界。這是沒有語言人類兩頭煩惱的世界。對打破「最後無明」的參究者,我給他一個名稱─本來單純的人類。當然,古代有人稱之為「覺者」、「徹悟者」,「明心見性者」等,但只要是知見正確,已經在參究的路上者,不管其有沒有打破最後無明,一律可稱之為0Q零智慧的實踐者。

0Q新時代-C16照透語言精靈軟體,獲得解脫自由

0Q新時代-C16照透語言精靈軟體,獲得解脫自由
所有的信念,產品的傳播,無非都是要在我們的腦海裡佔有一席之地。而我們通常也幾乎都是非常輕而易舉的將寶貴的腦子空出,來讓其借放,甚至於還會不惜花費大筆的金錢和力量,去要求這些東西來佔據我們的腦子。
一般信念、語言的傳播皆是透過語言人類原有的既定軟體,悄然進佔在我們的腦海裡。各種語言信念,經過不斷聚集而形成極大的氣候之後,就會透過人類的肢體、行動而集合在一起,成為族群。這也是各種思想、信仰、傳播、偶像,以及消費產品的傳統進佔方式。
人類本來的腦筋空間,其實是清明大樂的,但由於久遠以來,已受薰染而習慣了這類的進佔方式,因此漸漸對其產生依賴,而且還會擴大影響、發明,故原來絕對單純快樂的人類,就漸漸變成產生期待、貪婪、矛盾、痛苦、爭鬥之心,偶爾也有一些暫時的快樂等相對語言世界人類,成日在語言意念的信息裡過生活,並賣力演出,勞動終日去餵養這些進佔性的信念、產品,而且還轉為互相依賴,且被定位於成敗、賤、貴等分別,而難以解脫。部份的媒體、政治、經濟、科學、宗教及娛樂等,公司、人物更扮演了這些發明、促銷的角色,因而享有名利雙收的成果。而擁有這些人物最多的先進國家,更具有政治、經濟成長的利益,這就是知識、文明的優越性。
但是參究的方法,卻與這些思想、信念、產品的傳統進佔方式不同。真正的參究方法,就如同一個強而有效的電腦防毒軟體,或飛彈防禦系統。它不是要成為人類的依賴性信念、語言、程式,但卻可將原來語言人類所依賴的語言精靈程式的信念語言,及未來有可能會入侵的有毒軟體、語言、信念進行觀察、掃瞄與監控。參究的方式仍然由語言人類可靠的方法來自我身心觀察,了解自我、自心與這些外來侵略者﹝語言、信念、相﹞之間的直接關係,從而認清這些相對性、外來的信念的無自性,使腦筋漸漸呈現解脫後的清明、大樂,而恢復本來自然、單純人類的風光。若能照透這個「語言精靈軟體」的運作,清楚其影響作用,則你將會發現那是非常值得的。
從參究中清楚的了解到,人類所謂的生死、善惡、罪福、天堂與地獄,等等相對的煩惱,皆是過去各種經驗的累積與統合,而促使自然單純的人類,變成無明顛倒的語言人類,終其生需付出極大的代價。就有如蜜蜂終日忙於採蜜,及螞蟻們也為了積聚而勞碌不已,在種種語言境界中執著不出,實在可憐。當你發現到過去的痛苦、煩惱、執著、無明等,就如同一場幻人與幻境的演出,也了解到原來一切都是被語言精靈軟體所操控著時,這個妄心就會頓然放下來了。而悟後則不會再為這些時間、空間、語言信念等無明所執著與迷惑,但非否定其存在。﹝語言精靈軟體的最大成份,就是我執、法執、空執,與偏執等知見顛倒無明﹞本性善良、又勤快參究的人,若打破這些無明,即如同撥雲見明月,未破之前,則如烏雲遮月般,在語言精靈軟體的操控下,充滿成就、期待,或無力感。成功者,或許躊躇滿志;但不幸遭受失敗者,則產生頹喪痛苦。等到夢醒之後,一身冷汗,才覺得這個語言精靈軟體的可怕與厲害之處,這時才知唯有悟後,人生才沒白來,煩惱才沒有白受。而人生的貪瞋癡與煩惱的信念相,也是語言精靈軟體的一部份。它是語言人類的自我,也是參究的啟發處,入門的鑰匙、橋樑,悟道的關鍵。因自證自悟,不求它悟,而悟無證無悟;因參透無無,而契入實相。
對於一個悟後的人來說,這個「軟體」已可自由操控,進進出出,無來無去,可來亦可去。那時,你將會對於「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紅爐一點雪」,以及「分明月在梅花上,見到梅花早已遲」,等古代悟道者名言有更貼切的感受。

0Q新時代-C15參究中的聞思修那一個最重要?

0Q新時代-C15參究中的聞思修那一個最重要?
可能會有不少的人會認為,只要是一個經常在做靜坐、持咒、研究經典之人,或是宗教裡的神職人員等,都一律認定那就是「修行人」。在我看來,「修行」這個名詞,在古代有可能是代表一種對真理之深入探討,及心靈上的參究。但處於現今這個時代裡,所謂「修行」這個名詞似乎已被社會化了。它有可能只是在重複的做一些儀式的練習,或宗教的唱誦、祈禱,及遵守各種戒條等;也有可能包括了各種做人處世的「德行」等等。因此,只要讓別人知道你是在「修行」,則身邊之人很少不會立即戴上一副特殊的眼鏡來看你,及注意你的一些行為、動作,是否符合他們心中所認定的修行人形象。因此,最普遍常聽到的則可能是:「修行人怎麼可以這樣、那樣?」、「修行人怎麼可以講這種話?」、甚或「修行人怎麼能夠吃那種東西?」。似乎「修行人」三個字代表的就是不食人間煙火,而且食衣住行皆得非常簡陋才可算數。
諸如以上種種,如果是站在宗教上的角度來看,該如何處理,以及以上論調的是與非,則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裡。但是,如果對一個只是單純想要從事對生命、心靈上探討的人,我則認為使用「參究」、或「參意」等字眼,似乎較為貼切一些。而這些人亦不需要對外宣稱自己是正在參究。因為以一個平常人的身份來做參究,將可減少一些由外而來的阻力。只要用平常心,於日常生活中,當個平常凡人,隨緣隨力行善、助人,一切隨簡、單純,不要急功著相,不裝模作樣,或神神鬼鬼。平時多觀察各種內心的起伏及外相的變化,多深入參究。如此一來,不管是來自內外的種種壓力、名相煩惱,及傳統包袱都會漸漸減少,這樣可省掉不少不必要之麻煩,我想這應該不難做到的,只要你是有心人的話。
當然,如果個人之環境許可,經濟亦沒有問題的話,若能專心一致的從事參究之修練則是最好。至於是要住在城市裡,或是僻靜之鄉間、山林,則都可以,視個人之因緣及需要、方便而定,不必要勉強。雖然僻靜處勝過喧鬧地,但也要視個人如何去經營。若能持靜,雖居於市中亦可修;但若心靜不下來,雖身處山中,仍是枉然。總之,一個真正的參究者,是絕對不會將自己弄得「趣境攀緣事如麻」的。
「參究」這個名詞,不知道誰是第一個使用者,但我覺得這個字義非常好。裡面有一種積極探討、挑戰,想參破那個疑惑之心,而不是故步自封,只想要在原處踏步,及拾古人牙慧而已。參究意謂著在聞思修上下功夫,尤其是著重於「思」上面。這也是釋迦佛在大般若涅槃經裡所告誡他的學生們,聞、思、修,這三種修法尤以「思」更為重要。思也是「靜慮」或「禪那」、「善護念」、「默觀」,在英文則稱為「Meditation」。雖然古人有言「行千里路,勝讀萬卷書」,但若要獲得真正快樂、解脫,則坐下來好好的參究、觀照,更勝於行千里路哩!
「參究」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方向、範圍,及各種先入為主的觀念、派別、角色、信仰等。或許有人會說我以前也常談禪及教人靜坐,但是一個學禪之人,若無法絕相超宗,往內在心地上做功夫的話,則禪也只不過是一個名相、宗教用語而已。我們要知道很多今日的各種宗教名相,通常因已歷經百千年來的延用、統合,在本質上早已產生種種不同之變化、演變。故今日的參究者,在看書、讀論求法之際,不可不小心。應獨具慧眼,勿陷在書堆、人堆、傳統堆、流行堆裡鑽不出來。自古至今,參究只須質疑、觀察、降伏這個「心」即足矣!心也就是我所說的「語言精靈軟體」。由於對這個「心」的解釋,在經論裡已談論過很多,也已略顯複雜化。例如:「求心不可給心知」,「只這心心心是佛」等,曾經有不少人問過我,這些「心」的意思,或者問應該如何才能「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其實這些皆是來自同一個本心,但是當這個「自我心」一出現,它就立刻破成四分五裂了。這包括「想」知道的期待、未來的心,和「已」知道的過去、現在的心。
你能打從內心深處真正的不想、不知道嗎?能不為世間的種種相而再度心生攀緣、顛倒嗎?能清清楚楚於諸法實相嗎?這種真正放下的如如,動上有不動,不動上有動之境界,唯有認真,及俱福德因緣的參究者可達。

2008年3月18日 星期二

0Q新時代-C14做表相工夫的修行人嗎?

0Q新時代-C14做表相工夫的修行人嗎?
 
過去的心靈參究者被稱為修行人,而其所從事之行為則稱為修行、修心、修性及靈修等等。這些「修」的字義很容易被誤解為是一種對生活、個性及信念的修補、改正與增減,也有不少人更認定這個「修」字即是修養的意思。因此修行人常會被定位為一種內外在的表相要有威儀,坐有坐相,站要有站姿,吃相要文雅,說話和氣,讓人看起來最好既莊嚴又慈悲,及堅守各種嚴格的紀律等訓練有素、有修養的人就是「修行人」。甚至連部份參究者也相信這種屬於行為的修正方式即是修行。
有些發心的修行者,辭親離家,不惜割捨世間之種種牽掛與情愛,想走修行之路,但由於在他們的心中,早已刻下了一種所謂的修行人應有的表相模式,因此常會刻意或不自覺的在表相上做工夫,不少人常為了讓自己表現威嚴及有定力,而用「壓抑」等相當緊的信念來端正自己。這類型的修行人,只要在其心中仍然存有一絲參究、質疑之心﹝亦即所謂的疑情﹞,在對自我觀察的日積月累之下,或許也會有見性之日,但卻是得來不易。反之,若連參究、質疑之心都沒有,而只是熱衷於下工夫在研讀經論,及樂於表相與種種儀軌之運作,卻自認此即是修行,甚至於連其追隨者也都這麼認為的話,則這種人想要見到自性,將是機會渺茫的。不過若因此能帶動大眾注重個人修養,讓這個社會能充滿一片祥和之氣,則倒也是不錯的。
還有一類的「新新修行人」倒是相當的社會化,他們主張修行就是加強對社會的參與,因此雖離開了屬於個人的小家庭,投入滾滾紅塵中各種社團的大家庭中忙碌不已,甚至有的熱衷於對政治的參與,並稱之為方便法。令人想不通的是,這些人為何既換了表相,其思想行為卻比一般的社會人士更加社會化?是否他們只是將之視為三百六十五行之外的另一種行業而已?
其實,我之所以寫這篇文章的本意,只是要提醒那些真正有心想要參究者,用心去体會,時代在改變,「身份」的特性與目的,也會隨著整個社會之需求而不同。我們不必以過時的腦筋去期待、執著別人的作為,也勿為各種表相所迷惑。重要的是我們要去了解,什麼才是我們的真正需要?如果方向正確,可以少走很多的冤枉路,至於擁有什麼樣的「頭銜」就不重要了。
以後,將會有更多的人將「修行」解釋成就是修心養性的意思,若從語言的不定性來看,其實這個說法也沒甚麼對與錯。因此我認為想要打破無明,獲得真正快樂、自由與解脫的人,若使用「參究」這個字眼似乎更為貼切。參究者不是要忽略修心養性,而是不要陳義甚高,或口說不做,或只是光做表相工夫而已。
其實,若真能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很不簡單了。最重要的事是應以「參究」為首要,解脫為目標。而「修行人」就留給宗教人士去使用,參究者也不須再去爭辯這些字眼與名相了。而對於社會上的慈善機構或以慈善為志業的各種宗教及其他團體,參究者亦應隨份、隨力、隨緣幫助和讚嘆,但心中也要有原則,即是不應產生煩惱、不期回報,及不礙參究。

0Q新時代-C13參究方法最終只有一個

0Q新時代-C13參究方法最終只有一個

參究的方式,自古以來就有各種不同的說法,亦有人形容它有八萬四千種方法之多,但是在我看起來,我認為以「萬法歸一」這四個字來形容將更為貼切。我的意思是,雖然參究的方法有那麼多種,但其最終還是歸於一種而已。為什麼呢?參究的路線,自古以來皆因指導者的各人創意、風格,與個性的不同,所教導的方式也各有所差別。但是經過時間久遠的流傳下來,有些教法經過後人的斷章取義,加油添醋,及特殊包裝之後,可說是早已走樣,若再經過一代代的所謂「傳承」下來,其內容、精神是否還能保持原來的本意實令人懷疑。
在這裡我可舉個例子做參考:我曾經在與一些人談法時,其中有人因不甚明白而提出問題,在我尚未開口回答之前,在座中立刻有人搶著替我回答問題。他告訴發問者,我的意思是什麼、什麼,他的回答幾乎都是他自己的意見,可說與我的本意相差甚遠,像這種類似的事件,想必很多人都有機會經歷過。這種口述的事情連當事者在場都會被錯解了,更何況千百年後之事?因此參究者實應注意,不要太過於執著在文字、語言相上。
雖然有人說過,修行的方法有八萬四千種之多,但總歸都是訓練方法,而非實相真理本身,故真理只有一個,而非八萬四千個。且這個真理不受限於古今、派系、傳承、地點、思想、宗教、身份、人物等。
自古以來發明真理的人,雖然從外面種種獲得智慧的泉源,但最終仍須與自己身心去一起觀照、體會,在心上用功,才能對自己無明的打破有所助益。否則,外來的種種資訊,雖經自己腦筋繞過,最終仍會歸於外來境界語言相,當煩惱、境界一來時,仍然不敵。這是現今很多參究者的共同習氣,若單只從分析、比較、邏輯、思考中去處理心靈問題,則又與現代的電腦何異?雖然我們能滔滔不絕的說出古今各種修行派系之風格、見解與其對種種名相的解釋,對古人的思想或加以批判,或想辦法取得令人尊崇的頭銜來彰顯個人的與眾不同,有些人更以能系出名門或能輕易背誦出古人之經論而自豪。其實這些別人的東西又與個人之無明煩惱有何關係呢?執著太多的名相反而徒增煩惱、愈陷愈深罷了。韶光易逝,待老來體弱髮蒼,無力參究,痛丟初發心,情何以堪!
對於一個真正想要參究的人,實應小心謹慎不能迷失於表面奪人眩目的外相、群眾、聲色與名利裡。

2008年3月17日 星期一

0Q新時代-C12不能像盲人摸象

0Q新時代-C12不能像盲人摸象

從事精靈參究法的心靈參究訓練,必須擁有一顆柔軟和自省的心,才能有所助益,否則行者將可能會誤認一些藏在腦中較強或隱藏的信念為答案,此即所謂的「以偏蓋全」。而這些信念大都是來自於行者最初那個較為根深柢固的期待心、過去經驗而已,只是參究者不知不覺中利用這個機會把它更凸顯出來。這是所有修行參究者應小心的地方,我們不能一直抓緊老觀念、老信條不放,心量要盡量打開,不要執著於先入為主的觀念。身體和精神狀態盡量保持健康正常,在生活中各種環境條件配合下逐步參究。要能客觀、寬廣、深入、柔軟、善傾聽、不太鬆、不太緊,並盡量淡化自我,但卻不可以像寓言裡面的盲人摸象一般,隨便抓到一個“什麼”就認為是“什麼”,不急功著相,不狂妄自大。我們要全面照見到「自我」及內心所產生的種種相、思考,直到真正放下,疑惑不再生起,對各種法、名相不再起心動念,並能善分別一切法。

0Q新時代-C11因為參究,使你更接近、瞭解祂

0Q新時代-C11因為參究,使你更接近、瞭解祂

在寫這本書之前,我曾經付印了一本有關心靈參究的書。由於那本書的內容大部份是以「詩」的方式來敘述靈修的方式與過程,真正用文章來探討的只有少數幾篇,可能是因為用「詩」的格式受限於文字的精簡,對一些人來說或許比較不易瞭解,因此有不少人建議我,為什麼不再寫更清楚一點,這也是觸動我著手再寫這本書的原因之一。
其實在我看來,對實相或開悟的境界、禪家的公案做太多的描述、形容、解釋及申論只是增加參究時的知見、無明與狂傲而已,並無助於參究者的靈修工作。若從古代的悟道者所留傳下來的言論,再去加以注解或申論,這種方式早已有人在做,況且對於有心從事參究者來說,那只是徒增他們執著、著相的束縛罷了。
很多初學者容易被一些名相、規律、儀式、神通及團體裡面的莊嚴氣氛以及美妙感人的唱誦所吸引,以為那個就是參究修行,是自己所要追求的東西。這些迷惑人的現代語言相也經常會使用古代悟道者的理論,及有關的傳言,而以另一種新的面目出現,或以不同的角度去闡述。這麼一來很容易讓初學者認為一切似乎都是毫無疑問、都是理所當然的。除非有少數的認真檢驗者,在經過一段時間以後,能夠自我觀照出,在這些美好的氣氛及或深或淺的信仰,或者是疑惑、矛盾的信念下,是否足以讓自己應付得了現在及未來所出現各種衝擊,而產生更進一步想追尋探索的心。
如果你是一個喜歡親身去體驗、求證,而不容易輕信自己所看不到,也沒有把握的事的人,屬於較為理性的真理檢驗者的話,那麼走向靈修參究,可能是一條極適合於你的道路。現在,我這一本書就是為這一類的人而出現的。如果你相信這個宇宙中有一個萬能的主宰或神的話,請相信,若你能認真的進入靈修參究,在裡面,你不但不會因此而離開祂,相反的,你將更為接近祂,以及認識祂。如果你能從內心獲得真正的證悟,你將會更堅信自己從來都沒有離開過祂。但此時的這個“祂”,可能和你過去所想像的不太一樣,甚至於超出你所有的想像哩!

0Q新時代-C10精靈參究的過程

0Q新時代-C10精靈參究的過程
 
「見聞覺知」就是人類的軟體活動架購,也是各種意念、思想、覺受、分別、與知識經驗的積聚和運作,而運作者與意念的配合形成人類的語言精靈。語言精靈和人類互為表裡,在運作上並無內外之差別,這也是「心」的作用。參究者在從事觀察心地的過程裡,會覺察到參究者即是觀察者,而被參究的心地﹝即語言精靈,或說見聞覺知、信念、分別心、意念、六根、境界等名稱﹞即是被觀察者。
當參究者對心地的用功使用返照、返聞的方式,而不動用見聞覺知,分別意念去看那個被觀察的心念時,即會發現:原來這個被觀察的心念,離不開過去之種種經驗,這些外來的經驗即是我們的見聞覺知。而在長期的觀察心地時,會因突然的動靜交接,促使參究者的觀察者與被觀察者合而為一,而產生前後無路的覺受。但是在運作中,仍然有一個朦朧之「我」念在運作。對於這個我念,如果參究者未能識破其本無自性,而仍然想用腦筋思考去分別「無我」,或否定「我」的話,則仍然還在一般以見聞覺知作主的階段。參究者仍然以所「見」、所「知」為答案、信念,這仍是在「無明」裡,仍有相對的煩惱存在。
唯有有自知之明的真正覺醒,自心的真正相信「無我」,才能進入第二個階段。在這個階段裡參究者將以寂靜、敏銳的心靈,與這個宇宙本我的大能量會面,就像是浴火重生的鳳凰一樣。但人類由於長久以來所薰染的各種習氣不易除遣,若是理路尚未能真正照破的話,在此時參究者仍然會以語言精靈的見聞覺知為信念。由於「自我」意識的強烈,使參究者誤認「信念」、「想像」的「假性突破」為真正的解脫,這時的參究者仍處於身、心靈的語言精靈範圍裡,並未真正徹悟,而只是對空、無的形成較能發揮見解而已。
參究者若真正能照見這個內外、心底的深處的自我,能完全會到這個宇宙的大能量、實相,在大能實相的前面折服的話,至此,以見聞覺知作主的自我及語言精靈,才會真正退居次等狀態。這時的心地如處虛空、如朗月臨空、如日在青天、如明鏡照物,如水映月。雖這仍然是屬「虛無」的運作,但此時「能量」的收合,已使身心不再浪費能量,不再盲目的依賴神識、腦筋的見聞覺知,不再為外境所執著、煩惱,而常處於「恩寵」之狀態。若能真正達到這個階段,則行者即可運用這覺醒的能量,進入第三階段的大自在訓練階段。
所以整個參究之過程,端視參究者的理路是否正確,如果參究者的宗教意識、社會意識、主觀意識、急功著相或想像、模仿、自我放大、設限、分別、或攻擊力太強的話,皆會在第二個階段的中程,變成障礙,促使參究者得到某些證、得、果、智、通、知、見、悲、愛、神靈充滿等現象,自以為已足夠,而中止下來,並以極強烈的神識、信念欲加諸以世人。雖然這仍然是相對煩惱的人類現象,居於語言精靈的運作範圍,但究因人類的長期、內外環境的習氣薰習,及自我架構的根深柢固,故非常不易在第二階段有所進展。況且大部份的參究者在第一階段的參究時,會因崇信某些既有的經驗、信念,就像是蒼蠅緊緊的吸在蜜糖上一樣,只是不停的加強知識信念,從事智力分別的累積而已,所以很難從事真正的參究。
總之,健康的身體,敏銳柔軟的心靈,良好的參究環境,正確的參究方法、加上興趣、疑情與信心將是參究者在覺醒路上成就的極佳助緣。

2008年3月16日 星期日

0Q新時代-C09參究應落實在快樂生活上

0Q新時代-C09參究應落實在快樂生活上
我覺得非常可惜的一件事就是,在不少想尋找真正解脫,發現生命實相的人之中,有些人甚至不惜放棄了家庭與事業,但是卻又浪費了大半的生命在宗教的儀軌、戒條,及唱誦上。他們所講的話喜歡圍繞在神恩、感應、輪迴、業障、未知的世界裡,或是守著經文裡的道理不放,或遊走於明師之間,或迷失於徒弟與學生的奉承及圍繞,幾乎忘掉了自己的初發心。也有的就只反覆唸著一句名號,心中卻沒有去探討及反聞的疑情。
對一個參究者來說,若沒有了疑情,就等於沒有了發明心地的能量。因此到底只是要當個宗教裡的神職人員、信徒,或是要當一個解開生命實相的參究者,最好能一開始就弄清楚自己的需要。若是選擇當神職人員或信徒的話,在各個宗教裡早已有自己的法規,這並不是我要談的主題。但若是想要修行參究,那就不應忘記釋迦佛當初在追尋生命實相的參究上,所花費的心血。這一段求道經過的故事經常被提起,卻也經常被忽略,真是「神奇」!
佛陀在涅槃前的啟示裡,告訴研究他的道理的人要去探討、深思﹝聞、思、修﹞,尤其是「思」更為重要。他也曾經說過,他所說的法就像「指著月亮的手指頭」一樣,月亮代表他所發現,無法解釋的真理,而手指頭則代表他所說的一切法。但是今天的社會裡,當有人在靜處認真參究時,卻常會被某些有心人不以為然的私下或公然批評,理由是:那是自私自利的獨修,不符合服務社會及人群的精神。不過那些人可能不知道,或忘記了釋迦佛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我不相信一個已被繩子綁住的人,能夠幫助別人解開繩索」。耶穌基督也說過:「盲人豈能領盲人?兩個人不是都要掉在坑裡麼?」。這就像一個不懂游泳的人,如何能跳下水去救人?如果他仍沒有發現生命的最究竟實相這個永恆的大真理的話,其所說的也只不過都是別人的東西罷了。
我常講,一個在靜處獨修的人,就像在實驗室裡守著儀器作各種研究的科學家一樣,他需要耐力、信心和冷靜。如果他仍然需與一般人般的不停攀緣,或仍熱衷於政治、社團、名利等等的話,他的實驗室一定會蒙上一層厚厚的灰塵,這樣一來,我想他一輩子裡將很難對自己所想研究的事物有所成就的。果真如此,他又要以什麼品質來指導學生,及忠告人類呢?不管如何,人各有志。因此就像一個在實驗室裡的科學家一樣,一個忙著參究生命實相者,其不也正代表一種心靈科學家或一個個人工作者的身份嗎?
當然從事參究的人,若能事先準備好一定程度的生活及心理之所需,及替自己營造一個適合的環境是很重要的。一般的上班族亦可等下班後自己利用時間從事參究。只要日常生活、家庭裡有這個環境、條件,則也可算是理想的場所了。而條件是要靠個人去創造的,一般來說,在家參究,有時會比在外面群眾聚集處更理想、單純。因為現在有部份所謂的「道場」其實已經被染得相當的世俗化、社會化了。它可能是想有所作為的地方,是加強信仰、團隊力量及深入人群的處所,但卻非理想的參究處、打破心內無明的好地方。當然這還是要靠參究者的本身智慧去做觀察、判斷與抉擇,因為這個仍與參究者的根器、習氣與緣份有很大的關係。雖然好的道場及老師還是不在少數,但也只有好的機緣才能遇得到。參究時也不能太一成不變,只要心中能有定見,不人云亦云,不落入俗套,不封閉,不壓抑,也不急功著相,凡事隨份隨力,處事圓融,化繁為簡,則這些都是方便可行的。
我所說的參究方法,這個「語言精靈軟體」的發現,是我自己所創見的。我花了近十年的時間去進一步思考、整理,其間大部份的時間,不是靜坐、閉關,即是面對著大自然沉思。我集中精神,細心的去觀照所發現的,我希望能從一個全新、現代的角度去解釋這個新發現,而非只是古人言論的再製,或陷入於宗教的狹窄範圍裡。因此我不願只是根據經書或古人的言論,大量引用別人及書上所說之理論去加以分析討論,而不管自己是否真正走過那條路,真正體會到那些修行經驗。我的參究方法是走實際路線,並發現真理,而並非只是氣氛、感受、理論、腦筋的想像,它的最終結果必須落實在快樂的生活上。

0Q新時代-C08參究‧不要食古不化

0Q新時代-C08參究‧不要食古不化
當參究者在研讀古人流傳下來,有關修行指導的書籍時,應注意不要被裡面一些迷人的名相所吸引,而心生執著。古代的人常將某些修練方法及修行之過程,冠上非常高尚或特殊的名稱或術語。參究者若是直接照著書本上所寫的自己去盲修瞎練,得非常小心,若沒有經驗者或過來人的適度指導,恐怕會因曲解古書上的原意,走上偏差而不自知。因為古代的書籍常有很多古字、名相及價值觀,經過千百年的流傳之後,裡面有不少文字、語言意義,可能已經不同於現代。或許有些可能得到解釋本,但是大部份可說已經與原意相差甚遠了。
例如有些老參可能會在「什麼是如來藏?」、「明心見性」、「悟後要不要起修?」、「如來藏是不是佛性?」、「誰人有沒有開悟」、「淨、密、禪」、「第八識」、「唯識」等等文字相上鑽牛角尖,這些文字相不是有沒有、是非對錯的問題,而是爭辯起來就免不了陷入「義墮」,追求真理卻執著起所謂的「真理」了。真理若有相就有立場,有立場就有爭論,因此只可說是單方面的「真理」,這不是平等法、絕對法,倒是更像學識討論或科學分析的氣氛。參究者若走向「聲聞」、「知見」的領域,則是「學者、專家」了,老參豈可不注意。中國禪宗六祖惠能曾說過:「此宗本無諍,諍即失道意」,在此提醒求法者應小心,莫陷入這些五花八門的文字相裡錯用功,若非往「心上用功」,到頭來或可能得到「辯才無礙、知識淵博、出口成章」,但因仍狐疑不信,無明未破,疑惑仍在,我執加上法執,結果還是怎麼做怎麼錯,可說是「求法反被法縛」,豈不冤枉?
因此有心參究者應小心,切莫陷於字面、文義裡而無法跳脫。尤其是有部份古代神話、靈異故事、特別規律、某些奇怪的醫療方式、地方傳統文化觀念,甚至於一些殘害身體的行為。如果你是志在於心靈上的參究,則更應去分辨清楚,仔細去了解其歷史、文化、社會、信仰背景等,才不易產生執著與偏頗。
生活在現代的我們,應可很輕易的察覺出、不管是古代或現今的各種社會環境、文化背景、生活習慣及很多思考方式可說是已大不相同,參究者不可陷在枝葉末端上錯用功夫,浪費時間或拼命模仿。因為,你需要的是打破今日的無明心,自己的無明心,而非古人的無明心,別人的無明心。古今人心雖同,但是思想、制度、生活環境與時代背景卻已大不相同。參究者應去體認,這個現在社會人類的無明已非傳統舊藥、舊法可治得了的。唯有在正確的信念下,直接在心內下功夫,才有可能從古、今的各種資訊中獲得妙益。

0Q新時代-C07參究是人類的高級心靈科學

0Q新時代-C07參究是人類的高級心靈科學
 
「參究」這兩個字,古人又稱為「參意」,或是「修行」,在現代則也有人稱之為「靈修」。參究的目的在於照見「我」是誰?自己到底是怎麼來到這個世間的?未來死了又要去那裡?如何去?這個你、我、人、時間、空間、比較心、價值觀、成敗感,及由其所衍生出來的生死、煩惱、苦樂、天堂與地獄等等,到底如何產生的?這些只是自然現象嗎?為什麼有眾多的古今修行者,會發現人類不生、不死、無我、無人、無法的秘密呢?難道這些都是迷信?而在古代的覺醒者們所發現的真理,到如今是否仍然適用?
真正的參究其實並不是一種宗教化的儀式,而是純粹心靈上的探討,可說是屬於人類高級心靈科學的研究。其自始至終與宗教的信仰無關。信仰是屬於人類的主架構思想、行為。信仰所涵蓋的範圍很廣,包括上自天文,下至地理,及對生活、宗教、價值、理念、分別、金錢、婚姻、家庭、事業等信念的判別。因信仰是有語言相的,我之所以稱人類為語言人類,也是因為人類離不開各種信念、信仰。如有、無、空、實、非有非無、非空非實、非非有,與非非無等等,皆是語言信念的一部份。這些信念的新舊組合、矛盾、價值分別,也構成語言人類的無明。因為無明才有成功、失敗或煩惱、快樂等信念出現。故語言人類可說是窮其一生,皆在種種信念的指揮下,「無明」的過了一輩子而不自覺。在裡頭翻轉、焦慮,或尋求宗教信仰,更甚者也有藉助藥物、毒品來尋暫時的撫慰與解脫,情況時好時壞,這就是語言人類的無明。
這個「無明」是被所有「語言相」所充滿的,因此我將這個「語言相」稱為「語言精靈軟體系統」。這系統即是人類的「無明心」,無明心罩在人類的本心上,所以人類成為語言人類;而「自然快樂的本心」,則淪為「無明煩惱的無明心」。整個關鍵即是這個「語言精靈軟體系統」在作祟。這項系統選擇了人類,人類處於這套系統之下,發明了工業、科學、宗教、哲學、經濟、制度、政治等,可說是造福了人類自己,但也同時為人類帶來了不少的煩惱。人類因而不再單純,甚而威脅到整個大自然,以及大自然裡的各種不同之生命。
這個語言精靈軟體系統又稱「知識心」,古代的修行者稱它為「知見」、「見聞覺知心」、「分別心」、「攀緣心」。這個知識心常常是走上覺醒之道的的阻礙者,及威脅者,但也是參究的入門之鑰。因為一個具有強烈的知識心者,通常會自以為是的緊緊守著自己的過去經驗不放,卻去批評那些有志於參究,想弄清楚生命的實相者。只有真正在心上做功夫的參究者,尤其是那些已找對了方向─能在自我「知識心」、「知見心」與「見聞覺知心」上探討的觀照者,雖然孤獨,但只要能保持恆心、堅強及信心,則有打破無明、發現這個語言精靈軟體,而走向真正覺醒、快樂、自由的機會。
但是如果是在平常「知識」、「知見」、「見聞覺知」上來做學術、研究、發明、宗教者,則是屬於語言人類「信念」的範圍內工作者,這是被這個語言精靈軟體系統所鼓勵的,而且還可以取得各種執照,來從事教授、推廣。因為頑強的領導者﹝監視系統﹞知道這並不易對語言精靈的打破無明、超越,與真正的覺醒有所助益。
信念的產物仍然是「信念」,而信念是會隨時被推翻、統合的,雖然並不牢靠,但也會令人產生一時、一地的良好覺受、寄託,語言人類喜歡這樣的自我安慰信念或傳播,所以仍然是在語言精靈軟體系統裡轉動。而這個結果即是人類自古以來所一直在重複上演的:無明、思想、愛恨情仇、貪婪、占有、家庭、恩怨、積聚、勾心鬥角、悲歡離合等所組成的一整套人間大戲。這些也是語言人類所日日歌頌的無明戲。在裡面,人人扮演一個角色,不,應該說是每一個人同時都擁有各種不同的角色。每一個角色,也都代表一個信念。每一個信念就是一個自我,所以光是一個人本身,裡面就同時擁有億萬千的舊經驗、信念,結合下的自我。
這些在舊經驗統合之下的信念,再配合「時間」與「空間」的信念,所以產生了「新與舊」、「人與我」、「好與壞」、「善與惡」等的比較。因為這些信念與想像,而有了發明;因為發明,而印證了信念。因為信念的無自性,所以又有了新的信念;有了新的信念,就再度產生新的發明,再一次的印證信念,就這樣循環忙碌不已。而充斥世間的各種所見、所想、所行及其各種關連信念、軟、硬體,也是一樣。這些皆統稱「語言相」,也是我所說的「語言精靈軟體系統」。
你若相信真有這套系統,緊緊的控制了人類,而想要去發現它的真相的話,則你就需要參究,但你若是沒有去發現它的興趣,那也沒有關係。但只要有一份心,希望讓全人類都能活的更美好、自在,那仍需透過這個系統去改善。但是參究者重要的是要去全面的質疑、反思,然後才能照見這個系統,了解「自我」與「語言信念」的無有差別,內外如一。一個平等不二、無我、無法的照見,也就是讓語言精靈軟體系統看到它自己的轉動、運作,看得清清楚楚的,當語言精靈軟體了解到自己的侷限性、無有自性,然後就產生了一種放下、無礙的解脫。悟者雖不再被語言相所繫縛,但也仍然不會偏離這個人類世間的遊戲規則,同時也將產生更大、更有創意、平等的愛。但卻不一定非得去做什麼或想從事什麼工作,因為那也是屬於參究者徹悟前之過去經驗、與當時環境配合的信念問題。
如果參究者自認悟出了一些道理,有所證、得、智、覺受、幻相、階級或果位產生時,這仍然屬於「知識心」的範圍,仍然是在語言精靈軟體的運作裡,而非真正的徹悟。何況是一些平常所發現的新思想、信仰,或一些名相、舊經驗的心得,那些更是屬於語言人類的知見。但我們也不能否認,使用信念、信仰、思想及其所衍生產品等語言相的推廣,乃是最容易攝受「語言人類」的。故參究者可知,為什麼市場上會有堆積如山的各式各樣書籍,及科技、傳播媒體、管理、網際網路、宗教、心靈、文學、娛樂、運動、商業、文化、藝術、政治等等也都各自擁有一片天空,這些都是屬於語言人類的世間相啊!

2008年3月14日 星期五

0Q新時代-C06覺醒法和一般傳教不同

0Q新時代-C06覺醒法和一般傳教不同
有人透過朋友告訴我,說我所講的覺醒法太深奧,不容易懂,是否可請我說簡單一點的。其實即使方法再怎麼簡單,總不可能只憑幾句話或一篇文章,參究者就可以會意開悟了。「實相」或「自性」並不是容易用人類有限的語言所形容得出的,而且真正的覺醒法和一般傳教、競選等找尋群眾為基礎的社會方法是不相同的。
一般傳教者必須有明顯的立場和教條來做基礎,而競選國會議員也需要一個吸引人和生動的政見及主張才可以。這些皆是基於由人類的腦筋裡找出最簡單、感興趣的主題語言,然後讓人產生欣然同意及共同歸屬感。讓一些聽眾很快產生:我對你所說的話感覺同意、好感,或產生感動、共鳴,我聽懂了你的意思,我決定要支持你。結果呢?或許你一時間感到非常爽快,但是從裡面你的智慧並不會因此而增加多少。大多數的人類喜歡在原處等待別人替他說出他們自己心中所喜歡、認同的話。所以只要想有所作為,或想從事政治或各種群眾之靈魂角色的人,都很會利用這些方法來吸引及帶動群眾,及懂得順勢而為,且自己也深深著迷於這些從外面而來的肯定中。
但是從事心靈的參究是不一樣的,參究者需要自己來。這裡面完全是對自心的深入研究,靠自己去打破無明、疑惑,而不是由一個人或一本書來告訴你該怎麼辦,或給你一個答案。那是一般人的思想、信仰模式。況且輕易得到的答案,或一時的認同、信仰,皆很容易再度改變及產生矛盾,因此正確的參究心態及方法相當的重要。
參究的訓練並非一加一等於二的固定公式,也非告訴你答案就是二,然後讓你去尋找是一加一等於二,或提供一個標準樣板,讓參究者去模仿、拷貝。其實難易之間,完全在於參究者是否肯下功夫、疑情,肯用心返聞、思考,這只是信心、興趣及自己是否已準備好了的問題而已。
在實相上談論、著墨太多,或是一些執著於信念或宗教者常說實相如何,或真理的答案,這都是古今之悟道者所不取的行為。而且還會徒增修行人、參究者的知識障、斷滅相、執著及無明而已。所以參究者自己也應搞清楚,到底是要打破無明,走向解脫、覺醒,還是只要抓個信條、格言、名相,終身依賴就好?這是初發心的路線問題。而我所說的精靈參究法,只是目標前面的暫時路線索引,我不希望這個索引被當成目標或執著信念,那將只會徒增不必要的爭辯與誤會而已。

0Q新時代-C05參究時的心態

0Q新時代-C05參究時的心態
現代人的意識心很強,往往由於腦筋用得太頻繁及強烈依賴之故,身體必然會常常處於緊張中,甚至會依慣性而在其中局部形成壓力,致使身體遭受傷害。若是有意或正在從事參究的人,或許可瞭解意識心就是我所說的語言精靈,語言人類的軟體。這個軟體若是使用得太過於猛烈,則對我們人類的硬體─身體,將會產生不好的影響,因為身心的牽連實在是太密切了,故參究者實不應像一般汲汲營營於滾滾紅塵中之忙人一樣,太過於使用心力,而忽略了身體的需要適度休息。參究者應懂得如何去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因為如果你的身體狀況不佳將會影響到參究的過程,故平常在思慮、觀照中,應清楚自己何時該舒展,何時該集中專注,懂得利用適當的彈性,身體才能有充分休息調整的機會。
身體若經適當的休息、運動,身心才會飽滿健康,再加上神識若能適度柔軟及放下,則輕安的心就較易生起。這樣一來一往,慢慢觀照,仔細參究,自自然然、平平常常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有能力,則隨緣助人,不心懷目的,亦不求回報,事過即忘,才不會有得失心。不急功著相,不自作聰明,不裝神弄鬼、裝模作樣,不為譽喜、不為毀憂,若能獲得好的境界或心得,亦不要執著及一再的想重獲那種感受,也不要因而有自己勝人一籌的心態。同樣的,若遇到了不好的境界或沒有得到好的覺受,也不需要灰心、難過,若能保持不好、不壞、無得、無失的心態,繼續觀照、參究下去,則已算成功一半了。

0Q新時代-C04參究者如何調整身心

0Q新時代-C04參究者如何調整身心
參究者並不是整個頭腦一直都非得保持在緊張的狀態中不可。因為有些平常意志力、集中力就已太強,精神衰弱或容易緊張型的人,如果再加上頭腦緊繃的話,反而容易引起頭痛、失眠,或身心方面的問題。
如果能從平時的工作、運動、飲食習慣、靜坐或睡眠中去調理的均衡、適當,時而將身心都放得很輕鬆,時而將身心收回來看清楚,則對參究工作將會有所助益。因此,參究者的心就有如演奏者的琴弦般,調得太鬆或太緊,都無法彈出優美的曲調。若能將身心保持適中柔軟,愈是能自然、平常愈好。由於參究或修行本身是屬於非常個人的行為,因此不必要特意或勉強的將一些傳統的宗教名相,加諸在自己或別人的身上,因為那是沒有意義的。如果在參究時身心有任何不適之症狀,則應暫時停止,不要勉強而為,應先仔細去查出自己的毛病,若有必要則需找醫師治療。參究者也應該隨時保持警醒的覺察心,並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總之,這個「語言精靈參究」只是一個新橋樑,新的腦力激盪,超越傳統宗教,但亦俱有原始的宗教心,不迷信,不固執,也不會勉強你一定非得去相信。最重要的是,本書是以「無所說」為基本的,所以勿誤以為我在本書裡說了些什麼,或批評揭露了什麼。本書就像一個真空管,一個新管道而已,因為我實在很難以人類有限的語言來描述出這個實相。

2008年3月11日 星期二

0Q新時代-C03讓人失去自由的繩

0Q新時代-C03讓人失去自由的繩
 
可能你會認為人們對每一樣東西的體會、感受都是不一樣的,例如:眼裡所看到的東西、風景,或由其他身體感官去覺受到的,如吃、喝,或聽到的聲音,聞到的氣味等,對不同的對象都各有不同的分別、體會。但是當你一深入其中、真正沉入裡頭時,它只不過是一個單純的能量而已,而且這些能量根本都是相同的。或許你會問:那麼,這些不同的感受、體會是來自那裡呢?就是這過去經驗,外來的知識、資訊、文化、教育、傳播、成長背景,等經驗之統合,這個語言人類的分別。
可以說每一樣語言精靈相都被它的衍生者設定了一個符號,連貫性的語言精靈讓符號和行動、覺受落實於語言相裡頭。為什麼你對於痛苦、煩惱、快樂、失望、成功與喜悅會有各種不同的感受?因為你的感受其實就是這些不同語言相的比較感覺。而經驗則來自過去心對「相」的記憶之統合。語言精靈的心﹝也稱為信仰、信念、意念、念頭等﹞活動在種種空間裡頭,統合再統合,我們稱呼它為「知識」、「創造」、或「因緣」。
其實實相能量本來就是在那裡,從過去到未來都在那裡,它並沒有時間、空間,沒繼續向前、擴大,也沒有過去、未來。但處在身體裡的語言人類,卻以為有過去、現在、未來的種種比較,及各種善、惡的差別。他的各種分別比較的心根本是離不開外來的舊經驗的。但是語言人類卻讓他自己﹝也就是我們大家﹞把一切事情的發生都當真了,把信念、思考、堅持都理所當然了。我們已忘了自己只不過是這個人生舞台的一個演員、大自然的過客、亦如那魔術師的幻物及幻影而已。我們都曾經拼命的想要去擁有什麼或獲得更多,但這個身體在最後終將消失於無形,也不再能擁有任何東西,這到底是誰在想要或不要的呢?是誰在享受?誰想要實現?「我」從何來?思考者是誰?這個能思考的又是什麼?
不要輕易的下答案,請仔細的看清楚這個答案的由來、特性、本性,及「你」和「原因」之關係。若是含含糊糊或是粗糙的,則它將仍是一條無明、難解的繩,讓人從生至死失去自由。

0Q新時代-C02是誰在操控?

0Q新時代-C02是誰在操控?
我曾經說過,在語言精靈人類的實相裡頭,並沒有一個「真正」的你和我。這句話可能有人會誤解成「沒有你和我」,這麼一來意思就會差很遠了。因為人與人、萬事、萬物之間,或對自己本身的各種覺受,本來就是很清楚的存在著,故不能說「沒有」。其實生命之間只是一種很單純自然的存在現象,卻被層出不窮的語言精靈薰染複雜了。否則同樣一件事情的遭遇,經過一段不同時空的變遷,在當事者的心中,那份感受可能已由刻骨銘心而變成雲淡風輕了。中國人有句話:「事緩則圓」,有時候想想,也不無道理。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有機會遇到一些大大小小事件的衝擊。其中有一些事在發生時當事者心理可能會有無法接受,或痛苦得活不下去的感覺,但經過了一段或長或短的時空移轉之後,原先那份強烈的感受,可能已變淡了一些,或已可坦然面對。甚或有些人還會覺得奇怪,自己當初為什麼會有那種心態反應?為什麼對同樣的一件事,同樣的一個人,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他的思考會有這麼大的改變?有些事情甚至在很短時間裡,就可能令人改變心態。問題是,當初是誰想不開的?現在想得開的又是誰?請不要輕易的回答這個問題,每一個人都可能有過一些痛苦的經驗,先假設如果那是發生在自己身上時,你要用什麼樣的能量去克服?就像有一些當媽媽的,對自己的小孩有著太高的期待心,因此,孩子的種種表現則常常會牽動她們情緒的好壞。但是請問:到底是誰在操控那個情緒的好與壞?這個操控的力量和我們有多密切的關係?我們到底屬於這力量的那一部份?為什麼當我們在做決定時,常常會舉棋不定,又常會感覺後悔?到底是誰在後悔?同一個人怎麼會有這麼多的心?今天人類的各種煩惱、問題為什麼會比以前的人多?現代的科技不是已經非常發達了嗎,為什麼人心卻更加的沒有安全感?以前的人不需要保險,一樣在過日子,但現在的人卻需要各式各樣的保險來加強自己的安全感。到底是誰感覺沒有安全感?誰需要保險?人類的各種需求可以被加強擴大嗎?這些都是那些不願意糊裡糊塗的活在這個世間的人想找的答案 吧。

0Q新時代-C01你的真正需要是什麼?

0Q新時代-C01你的真正需要是什麼?
要在語言人類繁盛的時代裡,建立一個覺醒教化之工作場所,雖然立意甚佳,但是在當今語言信念、知識心﹝古稱聲聞、知見﹞活動頻繁充斥,強盛又頑固之大環境之下,是非常艱難的。也很容易讓一些志不在於追求真正覺醒、解脫之追求名利者,或只求個人種種表現之人的滲入、誘導與利用,而影響到其他真正有志於參究者的機會及方向。結果將使一個原本用來練習參究、用功的清淨道場,變成了一個爭權奪利、充斥人我是非、注重表相及到處攀緣等世俗社會化的機構或營業、活動場所,此時若再以古代聖賢或覺者之名號對外號召掛牌,其結果將令人不敢想像。
其實在當前這個社會裡,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幾乎都是雜事繁多,忙碌不堪。即使有心想要參究生命實相,也多少都會有事業、社會、家庭、兒女等種種牽掛。若有人能妥善的排除障礙,已準備妥當,各種條件也俱足又有興趣、信心與正念,則何必浪費寶貴的時間在無謂的應酬上呢?人生最多不過百多歲,若再加上無常環伺,實應時時自我警惕,千萬不要迷失,應時刻提起正念,自己亦須具備有慧眼、主見、恒心及毅力,趁機加強用功自修,等到智慧大開時,以今日資訊之進步,若真有從事於弘法教化之願力,機會及管道是很多的。否則,若參究者本身尚未真正証得空性、得解脫,而只憑著一念之勇,急著要招聚徒眾、大興土木則將自嚐苦果,失去參究見自性的機會。因果不可思議,有心參究者不可不慎!從另一方面來說,若是真正志在於服務、宗教、神職工作者,則另當別論,要蓋多少寺廟、教堂或道場,那是個人興趣及能力問題,不在本人討論範圍,這是社會上另一個角度問題,想必自有一套適用的管理方法。
基於今日的社會愈來愈亂,我們實應敏銳的觀察出真正的修行參究者與假藉參究之名而志不在此者之間的差異,其差別和關鍵只在於是否著重於心靈的探討和啟發,這又稱為聞思修。因此不要毫無揀擇的去盲從,最重要的是應自問:你的真正需要是什麼?

2008年3月6日 星期四

《秋花曲》59-2-1

《秋花曲》59-2-1
2008/02/29 9:15 ~~ 9:50pm

江歌、檍菱在芸兒家中交流提到修行路上其他同修建言有關情、
相應、行觀及記錄,另外也提到電影觀記內的瑜伽健身等問題,檍菱
先有感覺,檍菱開始問訊時,芸兒有3個圖像。等檍菱行觀結束後,
由芸兒說明三個圖像……
圖像1:工地鐵皮圍牆外面的人行紅磚道上,有一名女子牽著一個小
女孩。
圖像2:看到一條很長的河流,銀色發光的河道,右邊是綠色的高山。(從逆流的方向看,右邊是高山)
圖像3:一個女孩穿著儀隊的服裝在搖呼拉圈。
芸兒:我昨日觀香時還看到兩三隻貓從我面前走過去。還有幾天前也是觀香時看到我死去二、三十年的姑姑,但她呈年輕像給我看。
江歌:先問今天的圖像,今天的先處理。江歌先請林鳳教導,請問林鳳姐姐第一個圖像是誰給的?
隱中:西西。
江歌:請問是林鳳講的嘛?還是哪位隱中師教導?
芸兒:她說就是西西講的。
江歌:來的就是西西囉。請問西西是圖像中的女子還是小女孩?
西西:就是圖像中的小女孩。
江歌:請問西西是什麼仙?
西西:獸仙,就是那隻貓。
江歌:請問西西,妳是誰的緣?
西西:芸兒的緣。
江歌:西西,請說說,妳跟芸兒是什麼關係?
西西:母女關係。
江歌:芸兒就是母親囉!
西西:正是。
江歌:西西,請問妳們是在哪個朝代的緣?
芸兒:顯一個圖像,是木造的房屋,有點像日本人和室的感覺。
江歌:請問西西,是在哪一個朝代?
西西:唐朝。
江歌:西西是女相,請問妳們有幾位一齊來。
西西:三位。
江歌:請問西西來多久了。
西西:昨天到。
江歌:就是芸兒看到的圖像。西西幾歲?
西西:5歲。
江歌:西西要不要跟媽媽說說。
芸兒:圖像,看到媽媽跟小孩在有花圃、有紀念碑的公園內。
江歌:請問這個圖像在教導什麼?
西西:天倫樂。
江歌:西西妳有沒有缺什麼?
芸兒:圖像,看到她(西西)在吹著一枝橫笛。
江歌:媽媽就送她一枝橫笛。西西請吹個美妙的音樂,妳喜歡吹什麼樣的歌給媽媽聽聽,吹個旋律。
芸兒:剛剛你(江歌)在說吹個旋律時出了一個圖像,竟然看到穿著軍服的阿兵哥在踢正步,但我沒聽到任何的音樂。
江歌:踢正步就是要有節奏對應著旋律。西西,請問其他三位要不要一齊報名?
芸兒:連她(西西)共三位。
江歌:其他兩位要不要順便報個名?
隱中:芳芳。
江歌:請問芳芳幾歲?
芳芳:7歲。
江歌:跟芸兒是什麼關係?
芳芳:母女。
江歌:再另外一位呢?
隱中:郊郊。
江歌:請問郊郊幾歲?
郊郊:3歲
江歌:妳們都是姐妹囉!是不是?
郊郊:正是,一家子。
江歌:芳芳,西西喜歡吹橫笛,妳喜歡什麼呢?也請媽媽送給妳。
芸兒:圖像,一個童子軍敲著綁在腰間的小鼓。
江歌:郊郊呢?
芸兒:圖像,類似是鈴鼓,拿在手上搖晃著。
江歌:妳們三位可以組一個樂團,天天跟媽媽啦啦唱唱歌,每天晚上睡覺時跟媽媽伴在一起快快樂樂的,奏著成名曲給媽媽聽。
郊郊:奏著甜蜜的歌曲(Sweet Song)。
江歌:要不要跟媽媽說?
芸兒:沒講話。
江歌:請林鳳管帶驗牒上位。
芸兒:昨晚在觀香時看到兩三隻貓成縱排從我面前走過,當場有問訊沒回應,但請管帶先行驗牒安排上位。
江歌:妳三個女兒來找妳,好像是音樂世家。
芸兒:郊郊是男的。
(PS. 此處怪怪的,郊郊到底是男相還是女相?打此記錄時再請教郊郊,郊郊說他是男相)
江歌:第二個圖像看到一條很長的河流,是銀色發光的河道,右邊是
綠色的高山。第三個圖像一個女孩穿著儀隊的服裝在搖呼拉
圈,請問這圖像是誰給的?
隱中:逆流前行。
江歌:溯溪而上,逆流前行。
隱中:擺對正確位置。
江歌:請問是哪位給的?
隱中:林鳳。
芸兒:我剛剛嘔的時候看到一個圖像,林鳳頭上頂著一籃水果,穿著古裝是薄紗的長裙。
江歌:請問林鳳姐,這是在教導什麼?
芸兒:她(林鳳)說來者是客,我看到她把水果籃拿下來分給…
江歌:分給誰?
芸兒:看不清楚。
江歌:林鳳姐姐什麼客人駕臨?讓林鳳姐姐招待。
林鳳:你們都是貴客。
江歌:不敢當,謝謝。剛剛何以說要擺對位置?這部份在教導我們現況,有哪些地方須要調整嘛?
林鳳:不要人云亦云。
江歌:就是不要人云亦云,堅定自己的心比較重要。
林鳳:堅持己見,以真心真情相待。
江歌:心不要散亂、單純一點,抱著修書、定向位上,每天做好自己該做的功課。林鳳姐姐,最近芸兒表現比以前進步吧?
林鳳:行觀、問訊還有欠缺。
江歌:芸兒比較疏懶這方面的功課。這部份蠻重要,芸兒應該會改
進。
林鳳:否則就是端著。
江歌:寧願不要練功也不能端著。
芸兒:圖像,很不明顯。古代建築物有房子有迴廊,中間是花園,看到一名女子,真的不是很清楚。
江歌:請問迴廊內的女子是哪位?在教導些什麼?
隱中:西窗外,寂寞梧桐樹下。孤獨照,楚楚香蓮。
江歌:請問吟這位詩詞的是哪位?
芸兒:沒接到。
江歌:何以吟出這麼傷感的詞句?
芸兒:圖像,一個女子騎著一匹馬,馳騁在西部的塞外草原上。又出現一個男子也是騎著馬,兩個人都是穿著漢族的布衣服打扮。
江歌:請顯像的這兩位報個名?
芸兒:女的叫香蓮。
江歌:男的呢?
隱中:漢城。
江歌:漢城、香蓮,請問你們是誰的緣?
漢城、香蓮:江歌的緣。
江歌:請問是在那個朝代的情緣?
漢城、香蓮:漢朝。
江歌:請問漢城跟江歌是什麼關係?
芸兒:他說漢城是江歌那一世的名字。
江歌:香蓮就是當時的伴侶喔?太太囉~
芸兒:你說伴侶時就有一個圖像,香蓮把馬放慢速度而且還回頭望了一眼。
江歌:難怪香蓮妳剛剛吟了那一句話,我心裡很感傷。
芸兒:圖像,你們倆個在跳舞,她(香蓮)很深情的看著你,還香了你一下。
檍菱:情深意濃。
江歌:情濃濃意切切。
芸兒:圖像,看到男的穿著西裝、女的穿著白色洋裝,躺在一個帳棚外面的草地上。
江歌:請問香蓮是什麼仙?
香蓮:狐仙。
江歌:香蓮,既然是這麼深的情緣,有什麼話要跟江哥交待。
香蓮:踏著雲彩,飛舞你的情,在那一瞬間化成永恆。
芸兒:圖像,這一對男女就互相勾肩對看了一下。
江歌:放心,請上位。請露迪姐姐驗牒。
芸兒:圖像,看到一扇門打開,沒看到開門者是誰?又看到一輛腳踏車的前輪進來。這樣就表示上位了嘛?
江歌:對啊!這圖像就表示ending.
芸兒:還有前幾天觀香時,看到我死去二、三十年的姑姑,但她呈年輕像給我看。
江歌:江歌請林鳳姐姐教導。芸兒看到死去多年的姑姑,顯得很年輕,修者看到這種圖像該如何看待?
芸兒:圖像,先看到一個新郎倌,穿著古裝的紅色禮服,帶著帽子。 但接在新郎倌後面覺得是葬禮,這部份的圖像不是很清楚。
江歌:請林鳳教導這圖像代表何意?
芸兒:圖像,很多人抬著一個現代的棺木。又一個圖像,看到一個花轎上面坐著的新娘子是我姑姑,但是年紀看起來比較大,也是穿著紅色的新娘服。
江歌:請問林鳳姐姐這些圖像在教導什麼?
林鳳:生即死,死即生,生死一線間。人世間何嘗不是如此?
江歌:生死一瞬間,生死是誰在做主?
林鳳:命運的軌跡。
江歌:看到自己的親人,這個圖像有什麼特別的關連?
林鳳:展個境、顯個意。
江歌:生生死死、命運的軌跡,這部份的課題,對芸兒有必要瞭解及注意的嘛?
林鳳:看淡,放下。
江歌:這時候給這個圖像,就是教導芸兒放下人世間情,修行才會有成。
芸兒:沒有圖像了。沒有講話。
江歌:謝謝林鳳姐姐教導,這樣也一了芸兒心中的疑惑。
後記:
芸兒:觀記中隱中師所給的圖像猶如觀世音流,從中學習隱中的情,除了會其意外更要對鏡理紅妝。

0q新時代-B10無得無失的當下智慧

0q新時代-B10無得無失的當下智慧
參究者在參究之過程中,若有任何心得或境界,皆應該淡化之,因為大部份心得仍然是過去經驗心的結論,並無好壞,不足執著之,反而更應進一步去參。.而入門之法是從 「沒有心得 」這個關口進入的。由「沒有心得」進去的世界才是真正的無為法。「無為法」是說不出來的,但並不是沒有那回事,,,能悟透「沒有心得」的無為法,參究者就是徹悟者、覺者。
今天我之所以能寫出這些語言精靈系列,也是全仗這個「沒有心得」的無為法哩!你知道嗎?「有心得」即有事情,「無心得」則無事情,有心得有一大堆的業,無心得則是閒閒的。台灣過去有個高僧廣欽老和尚,圓寂前說了一句名言:「無來無去,無代誌」,無代誌就是無事情,無事情的境界全仗這個「無智無得」的無為法。但是這無為法是需下功夫去參的,參就是修行,修「無」不修「有」,修「有」全代誌﹝一大堆事情、社會的名相啊!﹞,修「無」無代誌﹝沒有事情,不著相啊!﹞。故這個沒有心得的「無門關」就是參究者、修行者古今都要通過的大門。
若已通過這個大門,請勿被這個「沒有心得」套住,若再度出現了心得、疑團,則務必小心觀察,是否又是知識心、過去心作障?因為「無門關」門前霧重重。
打破「無門關」的種種無明,以「無所得」的智慧任意運行世間,更以「無所失」的胸襟對待生活,這個無得無失的智慧,就是0Q─零智慧的基礎觀。欲跨入0Q之門檻,唯有透過參究。從語言人類「語言精靈軟體」的天羅地網中突破與解脫,就像蜘蛛能夠在其自己吐出的網上來去自如,而不像其他的昆蟲會被牠的網所困住一樣。所以在0Q之道上的參究者,並不離開這個人間大業網,但也不會被套牢、鎖住。這種不即不離的人生觀,必須真正照見這個語言人類的精靈軟體的全部運作,以承擔、無得無失、無期待心的當下智慧─0Q而獲得大自在、大解脫與快樂。

0q新時代-B09你準備好了沒?

0q新時代-B09你準備好了沒?
語言精靈雖然離不開過去之經驗,但因長久以來一直都在人類的心底裡薰習著,故人類的身心早已習慣於各種有形及無形的貪念、執著,及嗔怒心等堅固的信念、語言、名相、習氣和種種相對的看法。參究者不可以輕估其厲害性,而使用太過於壓抑的方法來對待這個可以載道的工具─身體。
我們必須認清自己的目的是在於參究出生命的實相,而不在於對自己肉體的折磨或是把身體當做軍人般的訓練。如果有機緣能獨處於偏遠靜處之行者,雖然有助於做“靜慮”之參究,但仍然需要注意一下自己身心之調養,因若不小心則易弄出身心疾病,或產生萬念俱灰,人生無意義等負面念頭出現,而且身體的抵抗力也會減弱等。所以說參究者如果能有方便的智慧,再加上同修者即是很好的助緣。但是對同修道友的選擇仍須小心謹慎,不要為了一時的方便,和一班沒恆心、信心的同修和稀泥,或長期隨俗於社會名利,在徒眾群裡翻滾,這樣就等於浪費自己的時間、生命在不必要的地方,有心參究者實應懂得自己找時間在心上加強用功啊!
一個參究者若尚未達到究竟,即使仍被一般大眾、社會名流或自己的跟隨者百般恭敬、讚揚,如果因此被名利、欲望沖昏了頭,而忘記了自己的初發心,等到年老力衰時,仍然是要獨自面對那無明的煩惱精靈,那時才後悔則已嫌遲了。請切記,參究者的最佳條件與時機是身心狀況都很好的青、壯年時期。若年紀太老,則不管是精神上的意志力、或是身體上能量的消退都較不易集中,也會因急於求悟之心太切,反而欲速則不達。且通常一般上了年紀者的心理語言精靈的負荷特別重、強烈而膠著,故實際參究效果遠不如青壯年來得好。如果你統計一下,過去很多的悟道者,年齡大約平均在25-45歲之間,尤其是在35-40歲之間的人特別多。年輕的悟道者,有利於自己和社會,尤其是能提供新的創意,為社會無形中注入一股清流與希望。
但年紀較大者也勿因而感到灰心失望,我前面所說的只是一般概況,而非全部,因此當然會有一些例外者。尤其現代的醫學非常的進步,有一些人雖然已上了年紀,但身心狀況以及求道若渴之心並不比年輕人差,他們仍然是很有悟道之機會的。在過去也有一些很精進的老參究者悟道的例子,因此只要你已經準備好了,而且有信心、恆心,和需要,這就是最好的條件。
或許偶爾你會環顧四周,發現自己身邊的一些好友們仍然沉醉在各種不同的興趣追逐或其他的法門、信仰、名師裡,而動心想去影響他們。但如果他們的興趣並不在此的話,表示機緣尚未成熟,我勸你暫時不要花太多時間,在還沒有準備好的人的身上。因為自己的時間都已快來不及了,而且人各有緣和不同的志向、根器與興趣,故不必太勉強,應互相尊重,如果因緣成熟,則一切自然水到渠成。若是你真準備好,則表示你的福德因緣已俱足,接下來應開始參究修行了。這個難得的悟道機會,有可能就是你,不要再猶豫不決了。

0q新時代-B08健康的身心是參究的基礎

0q新時代-B08健康的身心是參究的基礎
曾經有人問及,參究是否可以解決日常生活上有關情感方面的煩惱、精神的憂鬱、煩躁症、自殺傾向、物質與名位的充實,以及心靈的提升與淨化呢?參究應可說是一項艱苦、孤獨與長時間的心靈探索之旅。它必須是要俱有恆心、信心與毅力和已經準備妥當的人,才適合去從事的。
在這裡所謂的準備充足,和擁有豐富的資產、錢財並不一定是要成正比,但是和心靈上的信與願卻是須成正比的。因此如果是一個本身患有精神和身體方面疾病的人想學習參究的話,最好能先找醫生治療﹝因為參究的過程中是需要耗費很大的能量的,故須處在健康的心理狀態﹞。若想要獲得外在名位,以及物質上的肯定者,則最好尋求世間、社會上的競爭法則;若要求心靈上的提升,最常見的是透過各種宗教、文化、藝術、音樂、文學與做慈善等等方式去獲得。但這些皆會因不同時代的人文背景產生不一樣的價值觀,而有所更易變化。就像今日的世界談到文明的象徵,就少不了電腦、網路及多功能媒體等。今日的新新人類想必可以少一些文化氣質,但卻不能少一點新鮮的「酷」味。想提升「心靈」其實是很抽象、矛盾的,這是時代性之價值語言的變化問題。因此,凡有變化的也就有時間性或矛盾、煩惱等無明。而參究的目的是要尋求真正的心靈解脫、快樂,及不再有顛倒、疑惑、矛盾的清清楚楚人生態度。因此,並不需要去特別的強調與使力,心靈自然就會在無形中提升與淨化了。
過去的人只要使用信念式的格言,如文化、傳統、宗教、經典、倫理、家庭、法律、民族、責任等,即可解決人類的部份心靈問題,但今日的人類由於慣用刺激性、攻擊性的語言,而擴大語言相在心靈的侵占性,故使得承載外來格言式的心靈柔性語言空間縮小了。強烈的語言頻率使得今日的人類心靈日漸產生麻木感,肉體也逐漸失去了穩定性。因此除非是反省力和承擔力較強及本性單純的人,對使用格言式對治法還有一些效果外,對大部份的新新人類來說,恐怕只能依賴各種新型藥物,以及生化科技來解救了。
未來的人類不只在心靈上少有準備參究的功能與空間,在肉體上的問題及麻煩也將會比現代的人更多。因此若肉體上的健康不先設法解決,精神上的狀態亦不穩定,而個人對名利之需求若又無止盡,再加上表現欲及好勝心又強的話,又何能從事心靈之參究工作呢?由此可知從事參究工作之不易,但若能夠有機會因為參究而打破無明,發現這操控人類的語言精靈軟體,從語言人類回歸人類的本來風光,那就是最牢固的心靈提升與解脫。永不再產生矛盾,不再顛倒、尋覓,而且也不會再有各種無明煩惱,這才是最有價值的。

0q新時代-B07從智慧果回到零智慧

0q新時代-B07從智慧果回到零智慧
我所說的「語言精靈軟體」,由於它對於人類所產生的巨大影響,致使人類有了失敗、煩惱或智慧、成就等等分別無明。這個軟體已深植於人類之心底、腦海中,且代代相傳,唯有透過參究才有可能發現到它,及了解自我的出處、無我的真理。甚至於我們這個想要參究的動機、印證,也離不開這個語言精靈軟體。而單純的人類之所以變成語言人類,也是因為這個軟體的促成。
語言人類的心可說是充滿了知識、分別信念的相對心,而單純人類卻只有一個自然的真心。真心與實相、真主、如來藏、神、上帝是多麼的接近,但知識心卻是攀緣不停、煩惱不斷,無法得到真正的寵愛。或許會有人產生質疑:這個精靈軟體是否真正存在於人類心中?有誰能證明?
其實這個精靈軟體在古代印度的釋迦牟尼佛即稱之為「無明」,他所宣稱的十二因緣理論,即人類之一生下來就是無明,因為無明,而有了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這「無明」也有另釋為「痴」,或「無知」,雖然這些名詞看似抽象,不易了解,但也很接近我所說的精靈軟體。
而另一個直接較實體的見證,即來自於聖經裡面所提到的善惡果。這個果子讓亞當與夏娃吃下去而獲得了他們想要的「智慧」。這個智慧就是分別心,又稱為「見聞覺知」、「知識心」。在未吃下果子之前,耶和華曾經警告過亞當及夏娃,若是吃了一定會死﹝創世紀之16.17耶和華吩咐他們說:「園子各樣樹上的果子,你都可以隨意吃,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但他們吃了卻沒有立刻中毒死亡,那麼到底是「死」了什麼?其實耶和華所指的是針對以後的人類會產生分別善惡的生死心。無窮無盡的語言相,分別思考的心,善惡、生死、得失、愛恨、內外、成敗等等皆是相對性人類智慧語言,這等於是單純人類的死亡,語言人類的開始,所以這顆善惡果又被稱之為智慧果。但請勿忽視這個果子,這個會讓人類眼睛發亮的果子,卻是日後人類產生各種煩惱、成就感、矛盾、快樂及生死問題的厲害源頭,甚難突破的無明關卡。如果要用現代語言勉強來做個比喻的話,這個智慧果即是含有語言精靈軟體的生化果,也是人類變成語言人類的見證。這是人類腦筋產生變化的開始,這顆智慧果﹝語言精靈軟體﹞的服下,比達爾文的進化論更值得當今人類去注意。達爾文試圖從人類的硬體設備中去尋找答案,可說是走錯了方向,因為那也只是源自於語言精靈軟體生化果之後的腦筋發明結果。在裡面永遠有一個制式範圍,對於人類的來處,很難獲得根本的解答。這也是為什麼無論任何科學、理論的發現,到最後都有可能被再度推翻、懷疑的原因。而最有效的方法,不會再產生疑惑、矛盾,及盲從等,則唯有從心上去找答案。從這個無明的「智慧果」軟體的突破、參究,而獲得人類的根本智慧、本來的大樂,這才是不變的永恆。
話說回來,當亞當、夏娃吃了之後即有了羞恥心﹝創世紀三‧七:他們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體,便拿無花果樹的葉子為自己編作裙子。﹞,和得失心﹝創世紀四:一,有一日,那人和他妻子夏娃同房,夏娃就懷孕,生了該隱﹝就是得的意思﹞,便說:「耶和華使我得了一個男子」﹞。吃了善惡果之後的人類即成為不單純的語言人類,俱有相對思考、依賴語言信念、發明、知識的語言人類。並慢慢的由語言信念的分別心發展出各種文化、政治、宗教、科技、哲學、藝術等等知識心。這種種知識,就是從亞當、夏娃之後的語言人類的智慧,也可稱之為信念,一種讓語言人類產生顛倒無明的腦筋。
通常有了初步的信念,才會有實質的發明、行動、挑戰,這些皆被人類稱呼為「成就」。而這些成就、智慧,到底讓人類變成什麼樣子,在本文裡暫不討論。﹝請看另一篇:聖經證實了我所說的語言人類﹞但對於一個有志於從事參究、靈修者來說,如何才能獲得解脫,得到永生才是真正的課題,或該如何回到神的伊甸園?其實伊甸園並沒有消失於人間,只是因為這俱有精靈軟體的善惡果心智,使我們看不到而已。所以參究者應可了解到,我為什麼要以「0Q-零智慧」來當做從語言精靈軟體解脫、會得實相的根器和實踐目標。因為既然人類的煩惱、生死問題,是從吃下那顆智慧果開始,就像聖經裡所提到的,男人將像牛一樣的辛苦工作,才有飯吃,那麼吃下智慧果後的語言人類,就應以回到吃智慧果之前的人類本來單純的心智─零智慧為目標才是。零智慧的意思並非沒有智慧,或像白癡般的沒有腦筋。它反而是俱有多種創意、保持新鮮的心智,當下、平等、放下與無智無得的自在胸襟,以及快樂和愛的風光。由於擁有這個無有得失的心,若在平常生活上不管遇到任何煩惱、痛苦、失敗或入睡時,能做歸零、無常的觀想,就可減輕罫礙、煩惱了。能圓滿這項零智慧的修行,就是0Q實踐者。但是語言人類只要俱有信心、恆心,不管是透過任何各種深度的參究或其他的正確方法,皆可獲得解脫,回歸本來人類的風光,同處於永生的伊甸園、淨土裡。到時候,驀直看去,伊甸園即在面前。古代趙州禪師被僧人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他的回答:「庭前柏樹子」,成為有名的公案,這也是會得實相的證悟境界。但這庭前的柏樹和伊甸園裡的生命樹,又豈有差別呢?

0Q新時代-B06人類並無天生的覺者

0Q新時代-B06人類並無天生的覺者
自古以來,曾有某些修行人或知名宗教人士發表過一些所謂人本來是佛,但因為一念無明,故而成迷,或佛者非人等言論。這些觀念皆是由思想分別的推論下所產生出來的。
「佛」這個字的梵文是﹝BUDDHA﹞,它的意義就是已經覺悟了的人,覺者即是指參究者已打破妄想執著、無明,悟出大自然中不可說實相的真諦,而頓然放下那顆狂心,以及種種煩惱執著。
人類一生出來,從開始有思想起,即有無明。因無明而產生種種的分別、依賴、期待、恐懼、貪婪、矛盾等之心,這也就是我所說的「語言精靈軟體系統」的運作。所以人類從一出生開始,即應歸納為無明的語言人類,而不是覺悟者。試想那有醒覺之後又落入無明,然後再覺醒的道理?這樣說的話,則連佛也要入輪迴了。
一個已覺悟者是一覺永覺的,不會再有顛倒及無明之心。因此我們不能說剛出生的嬰兒是覺者。同樣的,若說「茫然無知」是覺,則精神錯亂者及愚昧之人也可稱為覺者了,這不是非常荒謬嗎?
「覺」,是人類透過自我返照,產生疑情,想弄清楚自己生之來處,死後之去向,為誰辛苦又為誰而忙碌?為何會有那麼多的無明煩惱、痛苦與執著?這些疑問或許藉由書本、文化、科學家、經典、老師,以及宗教裡之神職人員口中可得到各種不同信念之答案。但這些沒有自性,又充滿矛盾的解答,是無法輕易就被參究者接受的。即使一些經典裡雖已有提及,但因人類天生懷疑的特性,並無法輕易就會相信、接受那就是「實相」,故也無法成為能夠被自己真正信賴的「真理」。因而引發出強烈的參究之心,以期自己能親自會晤到這個實相。
所以人類並無天生的覺者,但只要肯用心,因緣亦俱足,則人人皆可修,可參究,也人人都有機會的。過去的釋迦佛亦是如此。他是因為人生之生老病死苦之疑惑無法獲得滿意之答覆,而放棄王位,離開宮中,入山中求師訪道,最後是由於專心靜思參究,而終於明心見自性,打破無明的。這是一個非常真實的例子,告訴我們,他也是一個如假包換的人類,並非他本來就是個「覺者」,而只是表演了一段離家出走,山林苦修的戲給後人看而已。那種說法是不夠實際,且太神化了。所有的偉人,因為來自平凡,又能夠克服各種障礙、困苦、誘惑,而有所成就,才更顯示出其不凡之處。如果一個人生出來就是個偉人,就能夠克服種種煩惱、貪欲、痛苦,本來就是十全十美,零缺點,那是在製造偶像崇拜,是神話。那是不適合拿來給參究者當典範的。但偶像化、神化,在宗教領域裡,或許有其價值、信仰需要,這又另當別論了。
我的這些說法,只是提供給有心的參究者參考用的,因為參究必須擁有「大疑之心」,若對人類的生命、生活及觀念之形成,不能起根本質疑之心,又如何去參究呢?所以參究就是參究,非常單純,在心上覺察,直接了當。與修「淨」、修「禪」、修「密」、修「道」,修「仙」,或「禪淨雙修」、或其它宗派修法誰好?誰差?等利弊得失,了無干涉。這些就留給有興趣的人去討論了,真正從事參究的人,那有多餘的時間與精力,去耗費在理論的探討裡呢!
因此,如果你已俱有以上的正確知見,你就不是一個名相的追逐、模仿者。你已俱有獨立擔當的個性,而且你知道自己所需要的是真正的覺醒與解脫。一個真正的答案,也絕對需要一顆對實相誠實及熱忱的心。如果你同意這些看法,你的0Q智商絕對高於平常人,若再加上信心及認真參究,則徹悟的機會是很高的。

2008年3月5日 星期三

B05單純的人類是什麼?

B05單純的人類是什麼?
 為什麼我要稱呼已打破無明,見到生命實相的參究者為「單純的人類」呢?在這裡所說的單純人類,並非指腦筋單純,或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意思,而是意謂他擁有童真的心靈,並懂得與人類本有單純的心相處而已。
一個已覺醒者在外表上與一般人並無什麼兩樣,他可能從事教化的工作,也可能混跡在士農工商等各階層裡面隨緣度眾。但基本上有個特色,即是心中清清楚楚,一個無事閒人啊!雖然在生活與工作上他仍需藉著本有的語言精靈的軟體、過去的習氣來和其他語言人類溝通,但在他們的內心中並不會將這些語言相之信念誤認為自己的主宰,而太過執著、追求﹝攀緣﹞。因此覺醒者們不會有語言人類的種種相對煩惱、人類無明、及過多思慮。他們雖然身處於語言精靈軟體的範圍裡生存、工作,而其內心卻已超脫其相及執著,而恆住於人類本有的寧靜大樂中,故我稱之為「單純人類」,或0Q實踐者。所以儘管一個已經覺醒的人在古代擁有好幾種尊貴的稱謂,但這些頭銜對他們來說其實都已不重要了。因為一個真正覺醒者,一定不會認為自己已經證到什麼境界、果位,或獲得什麼智慧、身份,他只是不再迷惑、無明。因他是一個平凡單純的人類,一個真正平凡,不再妄想顛倒的人。

B04參究不限貧富老少

B04參究不限貧富老少
 
我在寫這一系列的文章時,有幾次曾經提到過「參究者的名利心最好要淡薄些,對物欲的執著要少一點」之類的話。但請勿因而誤以為富有的人與有知名度者就無法從事參究的工作。每一個人皆有不一樣的福德因緣,不能說所有富有的人、或知名人物就一定是重名逐利者;而一般人的物欲名利心就一定比較淡薄,或無知名度者就沒有名利心,請別這麼認為。因為貧與富在每一個人心中的界定層次是有所不同的,各人對於名利、物欲的執著度,及受物欲的影響,也不會因貧富的差別,而有一定的正負比例。所以心靈和人格的富有,是不限貧富,人人可擁有的。
參究工作也是一樣,不受限於貧、富、男、女、老、少及有、無知名度等身份。如果有意從事參究的人,能於事前將自己身心環境先作好準備,或參究時能與自己的環境配合妥當,則這就是為自己營造出一個適合參究的環境,也可說是踏出成功的第一步了。

B03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者並不多

B03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者並不多
 
曾有朋友看我長期過著半隱居式的生活,生怕我孤陋寡聞,不知外面的世界變成什麼樣子,及跟不上時代的脈動,故非常好心的建議我一定要去看幾部高科技的電影。其實我家裡有電視機、電腦,仍然可以從網際網路上得到不少訊息,怎麼可能與外界脫節太遠?我只是很少花時間在上面而已。
個人覺得,對一些不感興趣的事情或娛樂,實在不必花太多時間在上面,否則既與自己過意不去,又傷身,何苦來哉!但是像高科技資訊這種東西,我一直也滿有興趣的注意著的。在完全從事心靈的參究之前,我就是從事於資訊服務業的工作。當在1979年自創公司,1982年即開始使用電腦,而在1987年起就開始自建全球商機資料庫,並與國際大型資訊服務公司連線。在當時為了不受尖峰時間電訊之干擾,還特地申請當時的電信局之直接專線,以便可隨時與海外四百多個資料庫連線及調取資料,我自己也親自學習如何操作檢索,且當時就已經開始用E-Mail哩!在從事多年之資訊服務業的奮鬥過程裡,雖然我也會撥出時間來靜坐、參究,但我也同時警覺到這是一個無底洞,若想要在這行業裡更為傑出,你就必須全神貫注於事業上,並不斷的創新,且對身體及精神上的壓力都很大。因此我在1991年初,毅然的離開了那個自己一手創立的事業,全心的投入參究的工作。
我了解到人的一生的壽命並不長,能真正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人也不多,因此我是格外的珍惜與感恩自己能擁有這份殊勝的機緣及環境。如果你問我,做了這樣的抉擇,後不後悔?老實說,我或許是真的少賺了一些錢,但我很高興自己當初所做的抉擇。我覺得自己在這一生中,真正做了一件最有價值的事情,那就是徹底的從事心靈的參究。在我看來,一個人若能發現這個人類生命的最大秘密,其價值遠超過賺到億萬家財,或是擁有一些虛名與權利。而這個秘密,在二、三千年前即曾被靈修悟道者所發現,長久以來陸續有不少人循著這條由心靈的探索之路,打破人類的無明而發現到生命的實相。這也是擁有0Q智商的人,其特立獨行、俱承擔力、主見,對生命實相的興趣、誠實,遠超過對世俗執著的不同處。
大家都知道,即使是一個得到好幾個博士學位或大獎的各種專家,也不免會與一般人一樣有人生的感情、家庭、現實、理想、事業、人際、信仰、挫折及老病死苦等等煩惱。這些都是生為人類的永遠老問題,也是人類的一個大秘密。而這個秘密從古至今都一樣,發現它就能夠獲得解脫,但未能發現者,則沉淪於語言人類的無明裡,就那樣揮霍掉生命裡的所有時光。
參究工作需要興趣、毅力、環境與自身條件之配合。參究工作也是件勉強不得的事,沒興趣或心存毀謗的人就不用多說了。但關心、有興趣或是早已經走在這條參究之路者,若是錯用了功,或是在繁雜瑣事上浪費太多的時間,則可說是非常可惜之事。

2008年3月3日 星期一

B02-0Q─人類通往解脫的智商

B02-0Q─人類通往解脫的智商
有關自我生命的起源問題,經常被研究及討論。幾千年來,我們人類一直以身體從母親的懷孕及生產來說明這個生命的由來。但是最早的第一個生命究竟是如何出現的問題,若從同樣的角度去探討的話,就像是雞先生蛋,或蛋生雞的矛盾和疑惑。而且種種生命的繁殖方式有卵生、胎生、溼生、化生、附生、甚至雌雄同體等等。似乎肉體生命的繁殖方法很多樣化,連植物也不例外,我就曾經在印尼看過一棵大約上百年大樹的樹幹上面,結滿了一顆顆模樣及顏色都像是龍眼般大小的果子,它們一粒粒牢牢的附在樹幹上,可愛極了。所以說生命可以從各種不同的方法產生,而且這些多采多姿的生物繁殖方式,並沒有一定的管道。甚至於同一管道生出的方式,也有可能在大環境的改變之下,由另一種管道來取代。
這種看法,如果是在過去有人提出來,可能難以被接受,也可能被認為危言聳聽。但是在今天,由於試管嬰兒、複製生物等方式,已陸續被發現、及大量的應用,讓我們了解到生命的起源的不定性、變化性,似乎無頭無尾。但由於人類堅持人身就是代表人類,故人身的死亡則象徵一個人生命的消失。這樣的人類語言架構,促使人類在面對生命的死亡恐懼下,度過短暫的人生之旅,也窄化了人類的心量。
人類本身和其他動、植物一樣,本來就存在這個地球上,不管是生命的型態、繁殖方式或相貌等都是自然的合和,隨著環境在變化,而有一定的生滅和輪轉。就像化學變化一樣,牠﹝它﹞們早已習慣於這樣的自然變化,但是語言的人類卻加深這項大自然的演變,並且還試圖去操控、改變。
其實語言本身也是不定性,但發展時卻有其大小、輕重的差別。這是隨地域、文化的進步、創意而影響了其他地區,我們語言人類認為自身是自己,自己是人,但只有透過腦筋的發明、創造,才會被認為是語言人類的成就,而自然的生命,似乎漸不被重視了。
正面的語言和負面的語言參差在人類的環境裡,這兩種語言雖屬於同一個能量的出處,但卻沒有定性。例如一個十年前被一致公認的英雄人物,在今天有可能是個被批評或言論攻擊的對象。而一個偶像級的人物,在他的崇拜者的眼中,即使有些缺點,也都會被當成是可愛的而予以包容。但當他不再被崇拜、喜愛時,他的行為、舉止卻有可能被怎麼看都不順眼的尷尬情況出現。可見連正、負面的看法也是不定的。但是負面性的語言確實會對人身、環境產生不好的影響。而正面的語言卻是我們所需要,不管是對身體、對社會都好,這也是語言和生命相交之不可思議處。若能加以適當使用,對於醫療或與精神有關之疾病或臨終病人之關懷,將會有更良好的效果。﹝此即類似所謂的格言療法﹞。
語言本身包括了文字、思考、形象、動作、文化、發明、制度、覺受、科學與宗教等等。凡是能夠形容、想像得出來的各種「相」,皆是屬於語言的範圍。而這些名相皆是隨著環境、需求而統合變化,無有自性,並且牢牢的控制著語言人類的價值判斷、行為,這些名相古代的修行者稱之為「心」,也有人則稱之為「見聞覺知」、「信念」、「意念」、「色」,或「相」等。若能全面又深入去證到這個語言和身心與宇宙間的關係,最重要的是照見信念和自我的直接性,自我的有限、無自性,則語言人類的語言相的知見必消融,而悟到空的真理的﹝此空非語言思考上之空﹞,古人稱之為「覺者」,因為他證到最高的一實相印。﹝又稱實相、真如、如來、真主、神、上帝等。﹞但實相不能用片面的語言來形容,祂的廣大能容能變,充滿生機,這是語言人類需要透過參究,才能會意出來。在裡頭「非實非虛」,不能以「萬有」、「色」,或「無」、「空」來形容得出,因為語言人類即是語言本身的實現處。而實現點的人類,彼此相視,雖然很實在,其實本身如同幻相,就像在電影裡或夢中的人物,無實無虛,故我以「精靈」來稱呼。所以整個「語言精靈人類」的形容,有代表變化及生機的意義。
在過去年代的語言人類,資訊構造比較簡單,也較具地方性,很受當地文化背景、哲學、傳統、宗教等等的影響,但也因而發生了不少種族方面的衝突。其實由於人類自古以來即存活於相對語言裡,例如善惡、好壞、黑白、香臭、對錯、是非、成敗、天堂地獄等架構,故不只會有種族、國家、宗教信仰的衝突,甚至連自我本身的衝突也是經常不斷,這就是語言人類不可避免的現象,也唯有覺者能超脫。
而今之語言人類,近幾十年來,頗受西方文化的影響。西方價值的語言對東方價值的語言,展開明、暗的滲透,基本上已佔有大半以上的成份。所以如果我說,我們的生命裡頭,有大半來自西方國家的語言,甚至可直說:今天之語言人類,其實有一部份靈魂複製來自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可能你會驚訝於這種說法,也無法接受,甚至會反問:現在我們不是在亞洲麼,我們的祖先也都是亞洲人、黃種人,你怎麼說我們有一部份來自美國呢?沒有錯,我並沒要你相信,在這裡我只是從語言人類的角度來探討,如果你了解了這個角度,或許對你的提升本國文化,或解脫自我矛盾會有一定程度的幫忙。
為什麼我要說尤其是這一代的青、壯年人物有一部份靈魂是從西方複製過來的呢?我們先冷靜思考一下,從早期的貓王、搖滾樂、熱門音樂、民主意識到人權的鼓吹、漢堡、可樂、美國影、歌星,文化、流行、電影、電視、電腦、再加上現在網際網路的無遠弗界等等。這些「相」的語言,不是陪伴我們這幾十年的歲月,構成我們思想、教育、價值觀、模仿、判斷或矛盾、追求、流行的一部份嗎?西方國家是如何發明這些經驗?東方國家又是如何會接受?如果被認為是不好的、不適合的,又怎麼會被接受呢?
當人們為了爭人權而示威,為了爭民主而革命時,這時的語言人類的主人不就是「人權」與「民主」嗎?請問我們曾經看了多少部美國影片?我們是否習慣地在電影院,或自家的客廳裡就可觀賞到西方國家的影片﹝尤其是美國片﹞,而卻絲毫沒有察覺到自己的很多觀念已在慢慢轉變。尤其是從思想、價值觀、個性上的改變,從電影裡所要表達的語言,透過裡面主角的演出,將各種對錯、思想或暴力、愛情方式詮釋,已在無形中成為我們的思想語言主體、判斷、價值與模仿的依據,如同靈魂的一部份。
當然,可能有些人無法認同這樣的說法,他們認為自己是不容易被影響、同化的人。我同意在有關吃食口味方面的確是較難改變,但請你細想,我們的思想價值觀等早已不能脫離外面世界的衝擊,就像一些匯率、期貨、股票指數,每天是如何的影響著大部份人們的生活啊!而這種現象,在未來的新新新人類身上可能會更為明顯。
我並無意評論這種情況是好或不好,我只是以純心靈的修練角度來看待事物。好與不好,是見仁見智的事,在此我無興趣將之列入討論範圍。就像現今的網際網路的盛行,已經為世界的語言人類鋪上一條通訊之高速公路。語言人類將在各種電台、電視、電影、電腦網路等傳播及其他多種新聞、雜誌等媒體之配合下,世界的思潮、未來新與舊之間將會有更大波的衝擊。但在思想方面則可能會更趨一致化,更易於掌控,媒體傳播還是最大的助力。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更會在年輕的一代裡,看到一致化的需求,及一致化的思考價值觀,就像是一群精靈一般,也像海潮一樣的湧來湧去,或像那些突然一起變化方向的成千上萬的熱帶魚群。而傳播的中心點,依我的猜測,大部份仍是來自較先進國家,如果沒有什麼意外的話。所以當我們遇到從先進國家來的經濟大師、管理大師、競爭大師、預測大師等等,被重金禮聘來做演講時,請勿驚訝,那是語言人類新一波的信念製造處的人,再來一次的「複製」、「加強」而已。我們別忘了現在國際知名、權威雜誌,及新聞頻道仍然是以西方先進國家為本地發送處。
當然這個現象,並非永遠不會改變,將來的語言人類或許會從東方國家,或其他地區再複製出去,而影響西方國家,但其時代背景仍需端視當時的語言人類的接受度而定。問題是,為什麼目前會從西方散播出如此多而且豐富的語言,而東方國家竟然會毫無招架的餘地,為什麼西方國家有這麼樣的能力?當然這也和國力、科技發明、富吸引力的文化不無關係。過去在中國的漢唐朝也曾創造出這種類似的奇蹟,而將思想、文化影響到附近的鄰國。只是未來這段來自不同信念的大浪潮,所牽動和對抗的力量將非常的大,而且還會影響到整個我們所居住地球的生態,一不小心甚至還可能引發各種天災與地變呢!
另一個問題是,什麼是語言人類的原動力?又如何製造這種原動力?我想這個問題的牽連是很廣泛的,這就好像是種自然的因緣合和,就像過去曾經流行一陣子的IQ,現在則是出現所謂的EQ。未來讀者們若能從我的書上和言論中,對語言精靈軟體和語言人類的密切關係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則有可能會流行我所倡導的「0Q」﹝即零智慧﹞也不定。這些雖然是無定性的,但卻不可思議,我想,今天的人們,若能從我的0Q法角度﹝附註﹞,獲得一點靈感,在處於這個新、舊,安、危,老、少,貧、富等世界的衝擊之下,煩惱之心或許可減掉不少。
最後,你可能會問,人類想知道的是這個身體的起源從那裡來?我的建議是應從自心的參究下手,而所有的參究工作應由這個「發問」開始思考起。如果我說,這只是一個沒有止境的話題,不管是從單細胞、胚胎、生物、猴子,或來自於上帝的創造,每個新發現,總又會被另外一個看法所取代。因為這只是一連串的合和,每一個生命皆不同,模樣、大小也無法完全相像。他的發展已經被他自己一開始的有限度的條件所拘束住,故自始至終可說是都在一個範圍裡打轉,幾乎沒有離開過,只是興趣勃勃的語言人類不停的在那裡往外研究、捉摸定名而已。
我知道這種理論、看法,在宗教家、哲學家或科學家們看來,不一定能夠接受與同意,但他們的心中應該有所準備,有一天他的寶貴發現,或是其所深信的信念,被推翻的機會仍是很高的,這是語言人類的老問題。
而包括IQ或EQ都是屬於語言人類的智商,這些外來的、變化的、統合的智慧都是充滿煩惱、不定,而且還有封閉性,它們仍是語言精靈軟體系統的一部份。所以無論一個人的IQ、EQ再高,仍然會有人生的煩惱、痛苦、矛盾、無明,而高0Q卻是擁有快樂的真正成份。這當然端視人們對這個「0」的了解有多深而決定,而想獲得真正大樂的途徑智慧,則唯有透過參究,與全面的質疑,才能解開這個控制人類的老舊語言精靈軟體。在參究時因通過參究的無門關,而解開0與1的相對迷思,各種語言相執著,及各種無明網﹝請參考其他相關文章﹞,而獲得真正的解脫、快樂、自由。這個0Q就是從語言人類回歸本來人類的風光的入門,0Q不是普通的智商,0Q的智慧並不是沒有腦筋,也不是沒有智慧或不積極,它反而是富有創造力,不封閉、不僵化,它是當下的、放下、開放的、自由的、快樂的、充滿愛心的,無智無得,亦不被外來的智慧、得失所困擾的新鮮的人類本來心智的能力。
在過去,只有覺者們擁有這個大智慧─0Q,而未來凡是透過這個有效的參究,而能頓然放下這語言人類的迷思、執著、妄想,當個單純、平凡的人類,這就是已經走在0Q的大智慧解脫之道上了。
附註:有關0Q零智慧的詳細內容、思想,我在本書其他各章裡所提及的打破無明、解脫、解開語言精靈軟體、覺者等皆是與個人0Q之根器及能量有關,將來若有機緣,或許我將另寫專書來做進一步的探討。

0Q-B01快樂的零智慧

B01快樂的零智慧
 據我所知,有不少的人非常喜歡唸誦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或去思考心經裡面的含意。不知道是否有人細心留意到,為什麼在那麼一篇短短260個字的經文裡,竟然會有如此多的「無」字?如果我們將「不」與「無」細數一下,則會發現裡面共有30個字之多。在這裡面是否隱含了什麼樣的意義呢?
為什麼這個「無」字對於有志於從事心靈參究者是如此的重要?無的另一個意思就是「否定」,一連串的無,就代表徹底的否定,打破執著的心。如果我們能夠做到真正全盤的接受,真正的承擔,則不論是對各種由內、外而來的境界,我們都能夠全面的去觀照。若是沒有妄念,則就不需要從否定開始參究起,但是我們卻很難做到。因為我們大部份的人,對過去所發生的事似乎懊惱與後悔總多於滿意,對未來則充滿期待。日常生活中還常會有各種矛盾、不平、憤懣、爭奪、得失、祈求等等煩惱存在。我們常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徘徊,為生存而奮鬥,在人我之間起各種分別,在「本來的」和「應該的」之間產生矛盾與掙扎。所以有這麼多的煩惱心,我們就無法真正獲得到心靈上的和平。
如果你是個有宗教信仰的人,或許你會相信神和如來的庇護力量,但是老實說,你是否真能完全的將自己的全部身心交付給祂,而毫無疑惑?你真能感受到生命裡的每一部份都完全的獲得祂的寵愛和照應嗎?你對於神與如來的想像與定位又在那裡?其實一旦當你為祂下了想像定位或產生期待心時,祂就已經和你產生距離了,而距離一出現,則不信賴和矛盾也就伺機而動了。你的信仰將隨著外境之變動或念頭的轉變,而產生有限感與懷疑,此時能量也就抵消掉了,因此你與那無限的大能量將永遠隔著一層距離。這種有你、我,對與錯的相對距離,人與神相對的距離,將實相給遮住了。而遮住這個實相的,就是「本來」和「應該」的語言信念,人類的分別心、期待心、想像的心、意念和語言等名相﹝我稱之為語言相、語言精靈﹞。所以為什麼參究者從全面的否定的質疑過程來進入參究是多麼的重要。
經由這全面的否定才能將我們全部的能量釋放出來,不再受那老舊的經驗框框所限制。而無限的心又在那裡呢?如果我們太執著於各種知識、思考、觀念、信條、信仰,而缺乏對自我、人類身心、行為、思想的廣泛質疑、開放、探討的胸襟,又沒有堅強信心的觀照,則我們會成為一個善於腦筋運轉的人,易在過去經驗的語言精靈系統下面折服。處於相對煩惱的思考世界裡,如果我們的信心能量大於語言精靈,這個長久以來被薰習的無明心,就會有機會被照破。我們是否能安然處於當下,而不心生期待、後悔、無聊與煩悶呢?是什麼在起心動念?我們能否看得很清楚這個起心動念的心?而這個起心動念的被觀察的心﹝境界﹞,和你這個能看的心,真正有差別嗎?為什麼會有距離產生?這個距離能消失否?可以的。但是無我的觀照又是什麼樣子呢?我們並不需要事先去憶測那將會是什麼樣子,否則一個事先預定的語言相老早就設在前面等待你去承認而已,則你將永遠無法有全新的清靈、無念的至樂,及了了常明的感受了。
因此,讓我們從否定開始,來參究觀照吧!這個「無」的突破是全面、內外、返聞、返照的,而非思想語言的再一次對立、增減、與統合之得失。這時,完全沒有距離、時間、空間,與人我的全面無念覺照才會產生。
這種突破「無」的智慧,就是未來的人類藉以解脫煩惱,追求真正快樂的:「零智慧」─0Q。而個人擁有0Q智慧的高低,正是獲得解脫、打破各種人生無明疑惑,會見永恆實相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