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7日 星期一

《薄伽梵歌》-06相應的關鍵、訣竅就是虔誠。

《薄伽梵歌》-06相應的關鍵、訣竅就是虔誠。
黑天女神開示:人在凡界,無為是求不到的,瑜伽者只管去有為,但瑜伽者不同凡響的是,雖有為,但不去追求有為的結果。即,儘管去奮鬥,不思其成敗,對雙味(如成與敗,好與壞,得與失等等)等同看待。若能修到如此,就是有為中的無為。  

在佛門經典中,把斷雙味稱為無分別心,認為修行者無分別心才能有所成。  
所謂雙味心、分別心,正是修持者、煉功入定時最難克制的識心,神識,又稱為後天意識。但修行又必須是後天意識的有為行。  
禦巫聽到黑天女神對有為無為的開示:  
若人不做任何事,並非無事是無為!  
無為寓於有為中,捨棄有為難成功,  
若人于世行無為,不能維持片刻時,  
人的本身就是有,斷有猶如斷滅人。  
所有業根雖克制,心卻盤旋諸根境,  
外表視之似無為,其實是個假面人。  
有為瑜伽靠業根,不迷不戀諸業果,  
心專注我克知根,他便是個高尚人,  
世人無為命難維,不知有為勝無為,  
只有專心相應我,方可不受業束縛,  
禦巫又聽到關於相應的開示:  
眾生依食而生,食物來自雨水,  
雨水出於祭祀,祭祀源于有為,  
祭祀供養眾神,眾神將你撫育,  
神人相互滋養,人獲最大裨益。  
食用祭祀餘物,免除各種罪過,  
只顧自食的人,將自食其惡果。  
諸根感覺心識,是貪欲之住所,  
貪欲迷惑靈魂,斷貪才能獲果。  
上文中的祭祀其意在相應,通過祭祀活動,而進入心相應的境地,即人心與宙心相應。而只有實現心心相應、相印,才可獲得加持。相應的關鍵、訣竅就是虔誠。歌中又曰:  
有為無為又是何物?智者也是迷惑不解。  
若能了知有為無為,解脫邪惡獲得正果。  
對於有為應該知曉,對於非為應該明瞭。  
對於無為應該懂得,有為之道確很深妙。
克利希娜見般度王子對有為無為還是未搞明白,於是又開示:  

在有為中得見無為,在無為中見到有為,  
在諸業中堅持瑜伽,誰就算是最有智慧。  
從事諸業捨棄意願,心常滿足隨遇而安,  
雖事有為不執業果,此是有為亦是無為,  
諸多貪求捨棄淨盡,沒有欲望而制身心,  
唯借身體從事其業,如此不會罪過染身。 

《薄伽梵歌》-05如何成就梵涅槃

《薄伽梵歌》-05如何成就梵涅槃
禦巫用天眼、天耳聽到黑天女神開示如何成就梵涅槃:  

眾生沉睡的夜晚,是瑜伽者清醒修煉的時間。  
眾生清醒的時間,則是善察仙人封閉的夜晚。  
猶如千流入大海,汪洋大海如如不動無盈溢。  
諸欲進入無欲者,所得到是不為所動是平靜。  
諸欲進入貪欲者,所得卻是迷惑愚癡不安寧。  
歌中曰:  
如若有為,而無所求,既無我所,亦無我慢。  
諸種欲望,全被棄絕,他便會有,平靜安恬,  
這就是梵,阿周那耶,達到此界,則無愚闇。  
如能安住,於此梵界,壽終則能,達到涅槃。  
黑天女神開示修行者:有為而無所求是關鍵的關鍵。這是瑜伽功法與各種宗教修持法的根本區別。黑天女神認為:凡人生在凡世,一味追求無為是不現實的。凡世之所以是凡世,與大自在天的區別就在於有為。沒有有為,凡人及凡世就不可能生存和存在。這並不是天尊定的規矩,而是先祖開創凡人、凡世時,用的就是有為。  
女神認為:波羅門教徒遷往森林遁世,出家修行是愚蠢的,不切實際的。欲望和煩惱是躲不掉的,正如戒食者,雖是遠離了物境——食物,但其味尚存,在心中仍有食物的滋味和形象。這就是小隱隱於山,大隱隱於市。  
女神的這段開示,使我們聯想到另一問題。在佈施眾鬼食物時,人們往往想不通,死鬼為什麼還要食物。形體雖死了,但食物的味和形象仍留在鬼魂心中,總使其產生饑餓感。  
鬼的能量極低,它不像天神有足夠的能量去幻化各種所需,以滿足“心”中所想。故鬼永遠生存在疾苦之中。  
中國的修行學也有如此觀點:小隱於山,大隱於市。佛門經典中也有這種教誨:出世法不離世間法。